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388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我的四季(网友来稿)
黄陂区武湖东风中学 王永华

      【教学构想】

      按照新课标的特点,本课教学按“朗读、领悟、赏析、延展”四大块来层层推进。

      “朗读”是基础环节,首先强调的是教师的示范作用,其次要注意多种朗读方式的灵活运用,按照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从语速、语调、重音等方面做一些指导,使学生有感情的读文,达到“美读”的要求。

      在“领悟”的环节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质疑、答疑、讨论、评价,注意渗透情感、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

      “赏析”就是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延展”就是将语文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密切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同时也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培养了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使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3.体会文中形象、生动的词语及富有哲理的语句,从而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生命四季”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年年有四季,但每个人的四季却又迥异的。谈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和喜欢的理由。

      二、朗读

      1. 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体会作品的语感和感情。

      2. 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学生示范朗读,几名学生各选择读一季的内容,比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 举例示范朗读要点。

      5. 学生挑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三、领悟

      1. 师:文章以“生命的四季”点明题旨,那么“春、夏、秋、冬”各寓意人生哪个时期?

      2. 作者给“四季”赋予了深刻的寓意,结合本文思考每个季节具有怎样的生命特点,从文中找出依据。同时谈谈每个季节中作者所持的人生态度。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进一步感知,赏析文章。)

      3. 师:大家有过作者这样的人生感悟吗?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季,写一段话说说你在这一时期将如何去做?

      (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相互交流讨论。)

      四、赏析

      师:本文许多语言有生活哲理。能够引发人们对人生诸多思考,请同学们从中选择你欣赏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或欣赏的理由。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析后再朗读。)

      五、延展

      1. 师:在作者眼中“生命的四季”、在你眼中生命如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2. 在四季中任选一季,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绘你眼中这季的景象。字数100—200字。

      (写完后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

      六、学生读“生命的春季”,“生命的秋季”,试背诵。

      七、作业

      1. 从网上或书籍中找寻其他有关描写四季的文章,选取片段与本文比较,写出异同点。

      2. 背诵“生命的春季”、“生命的秋季”两段。

      [板书设计]

      我的四季

      张洁

      春——少年时期——播种劳累

      夏——青年时期——艰难探索

      秋——中年时期——获取收获

      冬——老年时期——检点品味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我的四季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海燕
下一篇:直观修改的作文教学初探(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