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659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巨人和孩子》的教学设计
《巨人和孩子》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生词。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理出文章结构。
3.体会本文生动精彩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讨论,领会作品主题,认识作品意义。
2.体会文中人物的变化过程,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
3.初步掌握运用拟人手法增添文章色彩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爱心能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的含义。
2.培养学生待人真诚、无私的品质。
教学重点:
1.体会文中人物的变化过程,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
2.赏析文中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体会拟人修辞方法的妙处。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巨人禁止孩子们进入花园后,花园从此没有了春天,夏天和秋天?
教学课型:
自读课
教学体裁:
童话
教学方法:
教法:设疑、启发、诱导、分析、归纳、总结
学法:朗读、查资料、讨论、领会、圈点批注、概述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爱心能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今天我们学习的童话《巨人和孩子》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板书课题《巨人和孩子》
二、课前检查
1.本文是( )国作家( )写的一篇( )。
2.童话有什么特点?(生答后出示小黑板)
3.读准加点字的音并解词
栖( )息:停留。 肆( )意:由着自己的性子;任意
聆( )听:恭敬地听。 翩翩( )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4.回忆作者的写作思路。(师生共同完成)
三、授新课。
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理出文章结构。
明确: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巨人不在——孩子玩耍————春驻花园
第二部分(3—10):巨人自私——禁孩嬉戏————冬驻花园
第三部分(11—21):巨人省悟——与孩共玩————春回花园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什么变化?
2)巨人是怎样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设题意图)意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思路点拨1)巨人由于自私带来什么后果?
2)孩子到来,花园发生什么变化?
3)哪件事使巨人深受感动,深深觉悟,变得充满爱心?
引生归纳主题:爱心使人欢乐,自私使己痛苦。
3、能力迁移。
例:人们常说“爱心无限”,“爱心千秋”,在爱的蜜缸中长大的你们,也能向爷爷、奶奶,父母、老师亲朋好友表达一点爱心吗?说说你想怎么做。
设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思维点拨:调动自己的体验,做到爱的回报就可以。
参考答案:做卡片,用压岁钱买礼物,打扫一次卫生,做一顿饭等。
四、总结全文
献“爱心”能使自己终生受益,也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师生齐唱《爱的奉献》结束全文。
五,布置作业。
1、探究性问题。
课文结尾说:人们看到巨人和孩子们在他们所见到的最美丽的花园中游戏玩耍。请想象 他们是如何游戏、玩耍的,描述当时 的情景,不超过150字。
剖析:可描写花园如何美丽,也可描写巨人和孩子玩耍的内容。
2、 知识拓展
搜集三条赞美胸怀宽广的格言。
3、积累
将文中优美的拟人句抄到摘抄本。
附:板书设计
巨人和孩子 巨人不在 孩子玩耍 春驻花园
巨人自私 禁孩嬉戏 冬驻花园
巨人省悟 与孩共玩 春回花园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巨人和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荷塘月色》说课稿
下一篇:
《筏子》(北师大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