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在回答“在你的学习中,问题一般来源是什么”时,回答“老师提出”的共301人,占60.56%;回答“同学提出”的共79人,占15.90%;回答“自己发现”的共117人,占23.54%。4人未答。“善学者善疑”,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学习,而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学生中竟表现得如此严重!
G. 在回答“你在上课时提出问题的情况如何”时,回答“从来没有提出问题”的共171人,占34.41%;回答“偶尔提出问题”的共298人,占59.96%;回答“常常提出问题”共28人,占5.63%。4人未作答。其实,阅读中产生自己的疑问是很正常的,但关键的是会不会、敢不敢提出问题。这一点看来也是不容乐观的。
H. 在回答“上课时,你喜欢思考和回答哪一类问题”时,选择“自己很有把握的问题”的共113人,占22.55%;选择“有一定把握但不敢十分肯定的问题”的共205人,占40.92%;选择“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的共58人,占11.58%;选择“自己有疑问的问题”的共125人,占24.95%。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一种技能操练,大多数的学生希望在阅读中有挑战性,这正是他们希望通过阅读获取新知、获得美感享受的具体表现。
I. 在回答“发现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说有不当之处,你一般会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时,选择“马上提出自己的发现”的共53人,占10.58%;选择“怀疑自己的答案可能出错”的共91人,占18.16%;选择“再思考一下再向老师提出”的共275人,占54.89%;选择“先服从老师的答案”的共82人,占16.37%。接近90%的学生没有马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可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这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权威。作为老师,如果没有很好地爱护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则必然会最终丧失学生的信任。
J. 在回答“当你对课文的理解有一定的创见,而且与老师的答案不同时,你怎样处理”这一问题时,选择“马上提出,与老师同学共享”的共125人,占25.35%;选择“暗自高兴而已,不想说出来”的共50人,占10.14%;选择“告诉同学,但还是服从老师”的共220人,占44.62%;选择“试图说服老师”的共98人,占19.88%。8人未答。44.62%的同学选择“服从老师”,这一数字应该引起我们的严重关注——我们要让学生口服心服;当然,希望与老师同学分享创见者达到25.35%,十分可喜,而19.88%的同学“试图说服老师”,更是值得我们好好爱护和引导。
展开余文 K. 在回答“上阅读课时,你常常会有下列的哪一种方式”时,选择“自己先有一个对课文的理解”的共180人,占35.92%;选择“老师讲完,记完笔记了事”的共86人,占17.17%;选择“把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理解相对比”的共136人,占27.14%;选择“随便”的共99人,占19.76%。对阅读方式的选择折射出在阅读经历中形成的态度和习惯,虽然持应付态度者的比例只有不到40%,但还是可以看出,许多教师对阅读主体的自主感受不够尊重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L. 在回答“对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你一般会如何处理”时,选择“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加以分析和判断”的共279人,占56.14%;回答“不予深究,等老师说”的共79人,占15.90%;选择“十分兴奋,慢慢体会”的共76人,占15.29%;回答“理解不了,放一边算了”的共63人,占12.68%。4人未答。抱消极态度的不在少数,这也正是文本解读权威话语对学生自主感知的伤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