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1262
标签:
备课资料
《祭十二郎文》中十二郎死于哪年(网友来稿)
内蒙古扎赉特旗一中 李殿林
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因为它关系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细心的读者初读此文时常常会对文章的两处产生疑问。
一是开头的一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这句是说作者在十二郎死后的第七天写了此文呢,还是在听到十二郎死讯的第七天写了此文?
二是文章中间的一句话:“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这句作者旨在说明孟郊说的十二郎死的日期是不准确的。问题是,十二郎的信是去年写的,而孟郊的信一定是今年写的。因此这个“六月二日”很容易使人认为是今年的六月二日。那么韩愈把两年的日期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合乎常理吗?
以上这些疑问就是为什么要弄清十二郎死于哪年的原因。
首先开头的那句话意思不是说作者在十二郎死后的第七天写了此文。因为后文作者明确说“汝殁吾不知日”。所以这句的意思应该是在听到十二郎死讯的第七天写了此文。什么时间听到的死讯,这个好解决。本文写于贞元十九年(803年)五月廿六日,则听到死讯应在五月十九日。怎么听到的?“东野之书,耿兰之报”。至于最先听到的是哪一个,那就搞不清楚了。
其次,就是十二郎死于“今年”还是“去年”,即贞元十九年还是十八年。不细心的人一定会认为是“今年”(贞元十九年)。因为孟郊的信一定是“今年”刚刚写来的,按定势思维的常理,似乎孟郊的信与十二郎的死应在同一年;且去年的十二郎还给韩愈写过信,怎么可能去年就死了?这些因素都给理解文意造成了障碍。然而,作者之所以把两个日期放在一起,就是说明,十二郎是去年就死了,而韩愈是转年后才得到消息的。虽然死的具体月日无法确定,但肯定要比孟郊说的六月二日晚得多。原因一是从“去年”十二郎给韩愈的信中看,他虽有病,还不至于突然死去;二是即使突然死了,也要设法尽快告知韩愈。因为这时只有韩愈是他最近的亲戚了,且又是朝廷要员,从身份地位上看,韩愈都必须是首先要通知的人。从河阳到长安再远也不会走太长的时间。实际上韩愈后来一定知道了十二郎死的具体日期,因为十二郎还有子女和乳母在,只是我们现在无从考证而已。
2006年4月1日
作者邮箱: lidianlin_1969@163.com
标签:
备课资料
祭十二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寇准《江南春》词鉴赏(网友来稿)
下一篇:
“万能”修改病句法(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