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930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巧审题——广取材——求创新
巧审题——广取材——求创新
湘潭县第六中学 谭伟
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巧审题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但许多学生却连怎样审题都不知从何下手。虽然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更趋于公平、公正,就作文而言表现在话题开放、文体淡化,同时《考试说明》作文部分又明确“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那就意味着命题者不限定考生运用何种文体写作,但一旦选定哪种文体就得符合文体要求,准确表达题意。因而作文训练中给材料议论文写作仍不可忽视。但从写作实际来看,材料议论文写作现状却不容乐观。笔者认为首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应有的切实有效的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的方法,故先就材料议论文审题,谈谈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一)、单项材料
1、查原因
俗语“无因不成果”,是说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原因。我们一旦知其结果,只要顺藤摸瓜,层层推进,总能探求其原因。材料分析查原因法,就是根据结果去推求原因,在原因处立论,确立文章的观点。
[示例1]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这是一则叙述性材料。事情的结果是小孩子切苹果发现了规则的五角星图案。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难道小孩真的不懂如何切苹果?不是,而是小孩有一颗好奇心。小孩的好奇心是发现果核而成无角星图案的原因。好奇心就是人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稍作引申就能得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2、明关系
材料中人或事物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总是以一定的关系而依存,我们可以从分析他们间的关系入手而立论,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相互关系,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正常关系是怎样的,不正常的关系又该怎么办。这样准确抓住了他们间的关系就能正确立论了。
[示例2]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
人们知道“三字信”以后,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中学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抒情等写法)
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敬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3、抓关键
提供的材料总是有一个中心,为了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的精髓,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论。
[示例3]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清江盈科《雪涛小说》)
这则文言材料中“其人自护所短”便是关键句,这一关键句意在告诉人们“自护所短”是要不得的,因此可以教容易地得出结论:不可自护所短。若抓不住这一关键句而赞颂北人不同凡响的壮举就不足为怪了。
4、辨是非
命题者在提供材料时,时而在其中将自己的褒贬爱憎的感情或明或暗地体现出来,这就是材料的是非倾向性,对此不可视而不见。辨明材料中的倾向性,可以判断自己提炼的观点是否正确。
[示例4]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徒趋之若骛。他们提出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这则材料的倾向性非常强。材料称想接上断臂的人为“好事之徒”,称他们的行为是“趋之若骛”,“好事之徒”“趋之若骛”贬斥之情溢于言表,也就是材料中对想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好事之徒”的做法实质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据此,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要有独特的美(从断臂维纳斯的角度);②要顺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从好事者的角度)。显而易见,如不顾材料中的倾向性而提炼“攻关不怕难”,“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以上仅仅是分析单项文字材料提炼观点的四中方法,结合具体材料分析还可以总结出其他方法。同时,在分析材料提炼观点时,可以采用几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得出多个符合材料内容的观点。
(二)、多项材料
1、同中求异
相同的材料,从他们的相同点出发可以提炼观点,但往往缺乏深度,如果我们从相同的材料中寻求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挖掘深度,得出有份量的结论。
[示例 5 ]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以上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展开全文阅读
2、异中求同
相异的事物,有时是形异而实质相同的,因此,对于多项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
[示例 6] 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这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3、异中辨异
有些相异的材料,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点,我们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处入手提炼观点。
[示例7] 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 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见事。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3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 3个和尚心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委,不往一处使劲儿, 3个和尚没水吃。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齐心协力。抓住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4、互补叠加
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示例8]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以上是多项材料提炼观点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综上所述,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只要读懂了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能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那就好比“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取材
审好了题,还只是作文的第一步,要写出好的文章就还必须有充足的写作材料。
翻阅当今一些中学生的作文,其水平实在不能恭维,甚至于不忍卒读。记叙文写作,无非是夜半窗前的灯光、课本衬托下苍白的脸色、放学后循循善诱的促膝深 谈……写同学,无非是一件小小的珍贵礼物、一次难以说甭的误会、搬家与转学引起的终身遗憾……议论文的论据,也不外乎陈景润、张海迪、孔繁森……知识面何等的偏狭,内容何等的空洞。实际上,那些写作文的学生,何尝不是苦不胜言——从何处去寻找写作的材料?
(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教训儿子的名句。意思是说,真正要学写诗,必须在诗外下功夫,也就是需要生活实路。学诗如此,学文何尝不是?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如果仅仅限于作文课上的冥思苦想,那只能是“从何处去寻找写作的材料”。
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
归有光那篇脍炙人口的《项脊轩志》,借一座“百年老屋”的兴衰史,回忆订切的家庭琐事,表达了睹物思人、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怀今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句句传情,处处动人。这对当今的作文写作,应是不无启示的,养分是当今那些教作文者和学作文者能否从“写重大题材”、“表现严重主题”中解放出来。写教师,完全可以写写他的日常生活,写写他与上级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写写他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写写他个人的喜怒哀乐,写写人了以往失败的教训。写同学,完全可以写写下课后的打打闹闹写写某次上课时的调皮捣乱,写写做完作业后的无比轻松,写写好朋友之间的窃窃私语,写写某次课余时的恶作剧。写自己,何必一定要写如何如何认真刻苦学习,如何如何“改邪归正”?生活琐事都可入文,另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书中自有
生活的一大内容是读书。美国的约翰·卢保克在《读书的乐趣》中说:“书籍所赋予我们的思想比现实生活所赋予我们的更加生动活泼,正如倒影是面反映的山石花卉常常要比真实的山石花卉更加多姿迷人一样。”从书中汲取写作的材料,是一条被事实证明正确的道路。
(三)、语文课本——人人具备的写作素材
考试的指挥棒,繁重的课务,家长的脸色可能不允许学生去涉猎那些所谓的“闲书”,那么,也可将自己的视点放到手中的语文书上,去“天经地义”地看“正经书”。
人教社新版的这一套语文课本在书前“说明”中指出:“多数课文后面介绍一则与课文有关的,有趣味的小知识,(或小资料,小言论,小趣闻等),以便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随便读读,不检查,不考试。”
确实如此,这套课本的大多数课文的后面,都有一段被学生称为“花边文学”(放在小花方框中)的文字。如在《紫藤罗瀑布》后有一段唐弢关于生命的名段;《梅岭三章》后加上了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名句“人,最宝贵的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在每一篇古文后基本上都有典故,可以丰富我们的古文化知识。……如此等等,二三百则,可供学生在记叙文中展开纵横驰骋的联想;可供学生作为议论文的依据,已足以应付一般性的作文需要了。
主要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语文书,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文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只要作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真所谓是“就地取材”。
此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到处都有写作的素材,它存在于你的前前后后,随时随刻准备着为你服务,但是,这取决于你的思想解放,取决于你的发现,取决于你的归纳整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求创新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好的文章除了准确的立意、充足的素材,也还必须具有让人眼睛放光的新意,即要求学生要具备独特的创新能力。
创造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车轮;创造是托着人类理想飞翔的翅膀。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素质之一。在作文教学中,我试着寻求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读写故事。教师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开头,让学生根据材料,多角度的进行故事接龙,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创造能力。如我以《小不点皮皮》为题,提供了这样一个开头:“一个晴朗的日子,小红正在后山采蘑菇。忽然,听见有人向她热情地打招呼。小红回头一看,只见小不点皮皮混身湿漉漉的。问他原因,他却一个劲得摇头……”根据这一材料,学生们积极想象,有的说是皮皮在苦练跳水本领,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跳水比赛,有的说是皮皮在救落水的小女孩,有的说皮皮为救过马路的盲人,被洒水车冲湿的,也有的说皮皮在向爷爷学钓鱼,不小心掉进了湖中,还有的说……不久,一篇篇同一开头,不同故事的作文写成了,大家写得高兴,想得奇妙,作文质量也很高。
展开余文
(二)、创编童话。写童话,编故事,由于不受时空的限制,任凭学生自由翱翔,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作文方式之一。教师引导学生选好内容之后,放手让学生自由编写,以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力。如我提供给学生这么些内容:一只仗着父亲财势而不学无术的小猪,和专会拍马的狐狸和黄鼠狼,小猪想去竞选森林国王。材料一出,学生们就议论开了,或几人讨论或一人独思。不久一则则主题接近,而内容又有变化的故事编成了。象一位学生以《一张选票》为题编了这样一个故事:森林王国住着一只小胖猪,他仗着父亲的财势好吃懒做,整天东游西荡,什么事也不过问。他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森林国王竞选,结果只得了自选的唯一一票。竞选前口口声声说一定选他的拍马朋友,都争着主那一票是他们帮小猪选的。结果小胖猪说出了是他自己选的,羞得狐狸黄鼠狼转身就跑。这时小胖猪也领悟到了没有真才实学是得不到别人支持的。 创造童话由扶到放需要一个过程,在训练中教师要根据材料的难易,扶放结合,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扶放有度,既让学生感到创编童话不是太难的事,又觉得其乐无穷。
(三)、针对现实问题,构思解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日益繁难的环境问题,有些现象和问题人们至今还不得其解。教学时,以此为内容,让学生奇思妙想,创造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当然对其可行性并不作具体要求。如看到母亲河水被不断污染,大家心情很不好受,都想为母亲河出点力。针对这一情况,我除要求大家能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好母亲河。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提一些保护母亲河的方法,大家积极想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同学说:“我要发明一种专吃垃圾废物的机器鱼,让它吃进垃圾,吐出鱼食。”有的同学说:“我要发明一种堵污草,只要有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这种草就会在那里旺盛地生长,直到把排污口堵得严严实实,不让污水流入河里。”还有的同学说:“我要发明一种长手的树,把这种树种到河边,当有人向河里倾倒垃圾时,它就会伸出手来,把它牢牢拉住。”大家各抒己见,谈得非常热烈。之后,我又引导学生以《保护母亲河畅想》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完成得也不错。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定能发现更多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让学生在高考这个大舞台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巧审题—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下一篇:
新课标人教版文言文复习资料分类汇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