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262  
标签:教学论文
文言文教学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教师中心稿)
目录

1、中文摘要………………………………………………………………………….(1)

2、外文摘要………………………………………………………………………….(1)

3、引言: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必要的……………….(2)

4、第一部分: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2--3)

5、第二部分:论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3—4)

6、第三部分:论述文言文及文言文教学的特点………………………………….(4)

7、第四部分:论述如何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4—6)

8、结束语:综述全文,总结论述………………………………………………….(6)

9、引文注释………………………………………………………………………….(6)

10、参考文献………………………………………………………………………….(7)

[中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沿袭了二千五百年之久,其存在“合理内核”(1)是它可以传承不息的根本原因。面对现代社会出现的众多社会问题,用现代的方法手段和观念许多问题无法得到更好的解决。俗话说,观念思想是灵魂,是决定一个人行动的原因。在现代社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其积极的现实意义。而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它本身所负有的文化信息是不言而喻的。文言文是古人的留传之作,它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字记录体。这一特点决定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极其必要。它不仅有积极的现代意义,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达到文言文教学的深层的教育目标。而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而非糟粕,应采取多种方法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才是每一位文言文教学工作者应当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弘扬   传统文化

[Abstract] China ha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ese nation has followed for 2,500 years, it has " reasonable kernel " whether it pass basic reason of the interest on. In the face of modern a lot of social concern that society appear, and idea a lot of problem unable to get fine settlement by means of modern method. As the saying goes , the idea thought is the soul, and a reason to determine to take action alone. Carry forward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have positive realistic meaning extremely in modern society. And characters carrier of culture, it itself house shoulder some cultural information self-evident. Writing in classical Chinese whether whom ancient hand down to posterity make, it writing record body, China of traditional culture.Characteristic this is it carry forward China to be traditional culture essential extremely while study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to determine. It not merely has a positive modern meaning, contributes to student's understanding the text even more, deep educational objective reaching the culture and education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and studying. Should carry forward the quintessence but not dros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hile study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should take many kinds of methods to carry forward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 This's every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studies the question that workers should think deeply about ..

[Key words]  The education and study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Propag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文言文教学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文言文在当代学校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教学大纲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无论是中学生还是中文系的大学生都要认真学习好文言文。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产生了不小的波澜,他们都积极探索文言文的教法与学法,争取深刻挖掘文言文所蕴涵的知识,让学生能从中获取最大的收益。当然,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但无论是“串讲法”(2)还是“阅读法”,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对文言文进行理解,除了字、词、句的翻译外,我们不能忽视一个根本而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二千五百年的传统文化在文言文中有比较详尽的记载和体现。因此,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个新的教学课题——文言文教学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全文阅读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浅出的共同探讨这一教学课题。

                           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炼出来的理论化或非理论化的,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机构的共同精神、共同的心理状态、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3)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儒家文化是它形成的基础文化,其他各家文化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互相糅合,互相渗透,各取所需,各显所长,逐渐形成了以一为主,多家综合的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的比较完整系统的,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并延续至今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今天,我们所说的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等等,都是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浸染的体现。

文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这两点在传统文化身上体现的更为鲜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中逐渐塑造出来的。它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历史特征。它既不同于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希腊文化,又有别于注重人与神关系的中东及印度地区型文化,它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它的特征具体体现为:1、伦理本位。即人本注意,它既注重人的重要性,又注重人与人的关系。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这一特征的最好体现。2、关心现实政治生活。它不是脱离实际的,而是与现实政治生活直接接触。3、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不能为了私欲而不顾自然规律去征服自然。4、富于辨证思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都是辨证的而不是形而上的。5、强调整体观念。这一点是中华民族最优良的品质,也是中华民族分分合合的根本原因。6、重视人际关系。它弘扬人本主义,必然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

中国传统文化丰姿多彩,它有着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长期以来,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许多优秀的生活品质和人文习俗,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熏陶下所形成的。这些基本精神我们概括为: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点在塑造个体和整体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体都拥有这一品质,我们的民族才能在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2、人本精神。即人本主义,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它包括民贵君轻的基本政治思想。3、天人合一精神。即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4、礼治精神。即把礼升华为一种社会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独特的,它是一种辨证的、直觉的、中和的思维方式;它的价值取向是伟大的,它讲究一个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注意伦理,重义轻利;它同时具有尚古倾向,理想上追求平均大同。

                           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事物形成的同时,旧事物便被人们慢慢的淡忘或自己消逝。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东西便慢慢的被人们所淡忘而不再发挥它潜移默化的作用,代之而来的是新兴的现代文化。然而现代文化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中有些弊端是只靠现代文化所改变不了的。比如说: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的耗费和匮乏;人际关系的疏离、个体与群体的价值对立等等,所有这些弊端正是现代人们在现代文化的促使下才导致出现的,它是现代文化的产物,只靠现代文化是不足以解决的。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二千五百多年的传承,它已深深的溶入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并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是不言而喻的。存在即是合理的,更何况存在二千五百多年的呢。之所以说它具有“合理内核”是因为它包含了许多人类的一般命题。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在集会的宣言中,有这样一个令人注目的口号:“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里的“孔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要想解决以上出现的弊端,只有重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影响现代人们的一举一动。我们说重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说传统文化比现代文化优秀,可以取代现代文化,而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关注和穷究的问题,包含了“人类一般精神”。对于现代的中国社会,重新拾起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代意义。

第一,在现代社会弘扬中国传统问有利于中国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所弘扬的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而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良精神品质正可以改变现代社会人们歪曲的价值观、人生观,使中国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加速进行。比如说传统文化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一精神,无论是对个人奋斗者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企业都是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人人都有这种人生态度的话,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会是何等面貌!再比如说,传统文化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思想,在现代社会提它似乎有点封建守旧,但只要我们稍作变化的加以弘扬,同样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党把民看做君,民把党看做臣,父爱子,子敬父。如此一来,党爱民,民爱党,当官的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同样爱护当官的,家家和睦,再也没有贪污受贿、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这样的气氛一旦形成,当今的精神文明建设将会取得何等成果!

第二,在现代社会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不能违背自然、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征服、破坏自然,而只能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利用、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这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十分吻合的,与现代自然界中所出现的许多弊端是截然相反的。其实,从根本上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只有充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大自然重新回到自由发展的环境中去,才能使人类生存在更自然的大自然中。

第三,在现代社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加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中国的繁荣与统一。贵和尚中,重和谐统一,重实际与稳定,所有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都培育了中国人民追求和谐、反对分裂的整体观念,滋养了崇尚中道,不走极端的平和心境。这对加强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及现在都深深的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能激励起台湾人民的爱国情结,同时使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爱国情结更加巩固。由此可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中国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这里所说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弘扬的精华而非糟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是广泛而深远的,它同时也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在此只从几个大的方面论述了它的意义所在。

                          三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人类文化不仅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习惯、风俗中表现出来,更主要的是在人类的文字中记录下来,要想真正理解并搞清楚古代文化,你不可能回到古代人们中去体会他们的生活,接受他们的文化熏陶,只能更多的靠研究他们遗留下来的记录他们一言一行的文字。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是指从春秋后期、战国到西汉的书面语,以及后代仿古写成的‘文言文’”。文言文用来记载五千年中华文明,知识的海洋何其浩繁,学术的人文精神何其深博是不言而喻的。汉字记录汉语,汉语表达文化。文字本身所负有的文化信息是巨大的。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文言文中有深刻的蕴涵。这是文言文的一个异常重要的特点。


展开余文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记录体,是古人留传下来的。其历史性和文字的发展性不言而喻。因此,现代人学习文言文是要费一番工夫的。我们不仅要从文字的发展上去弄清楚字、词、句的含义,更要从古代文化的底蕴中去理解文章的含义。文言文负载中国传统文化信息这一重大特点启示我们广大文言文教学工作者——要想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理解文章含义,我们必须弘扬文章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与氛围中来深刻学习与领会文言文。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才能更上一层楼,才能从根本上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广大文言文工作者的夙愿。文言文的特点决定了文言文教学的这一重大特点。

比如说,在讲授《苏武传》一课时,文中写道“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4),待到苏武牧羊北海时,苏武是旄节不离手,“卧起操持”。当我们讲到这时,学生不免有疑问:苏武出使匈奴为什么“持节”呢?他为什么对旄节情有独衷,卧起操持呢?那么,授课老师要想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就必须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就必须对什么是旄节,旄节的意义何在?以及“忠义”思想的内涵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讲解,只有让学生们明白:旄节是用牦牛尾做装饰的一种旗帜,是汉朝是出使者的信物。也就是说,匈奴人只有看到你手持旄节才会相信你是使者,否则不予接纳。旄节就好比现在的介绍信,或者说就好比现在的印章,没有印章的介绍信是不可信的。古时的忠君思想是很浓厚的,这一点在苏武身上有深刻的体现。苏武正是深刻铭记“忠于皇上”这一中国传统忠君思想,才会对象征自己国家的旄节情有独衷,卧起操持,不让它落入匈奴人之手而让自己国家的荣誉受到侮辱。

当授课老师给学生们讲解完这些知识之后,我相信,学生一定会对文章的含义以及苏武这一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由此可见,在文言文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必要的。

                           四

通过以上几部分的论述,我们可知: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优秀的成分,这些传统文化精华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第二,在文言文当中蕴涵并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文言文负载着传统文化信息,文言文教育工作者要想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掌握文言知识,吸取更多的有益成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教法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文言文教学不能不顾及传统文化教学,弘扬传统文化能更好的实现文言文教学目标。

那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到底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什么东西,以及如何来弘扬呢?我们下面来展开论述。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是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首先,从文学艺术上,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学艺术。教师在讲授优秀文言文篇章过程中要着重它的艺术造诣的讲解,鼓励学生从古代文学和古代文人思想中吸取优秀的艺术创造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达到古为今用的艺术教育目标,真正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最直接的现实意义。中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可以选入少量带有消极因素而艺术性较高的名篇。

我们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过程中,要从多方面进行弘扬,充分发掘一篇文言文的长处,使之大放异彩。比如:我们要从语言方面来鼓励学生学习并体会优秀的辞藻,看看古人是如何创造出如此优美的句子的,自己应当试着去做。《桃花源记》就是一篇在语言艺术上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文言文。“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等等。如此优秀的语言,我们要是不注重去体会去感受去学习的话,那简直是一种浪费。此外,一篇好的古文,必须有上乘的思想内容,缺乏灵魂的文章不会成为优秀的篇章。因此,我们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还要注重文章思想内容的学习,看看作者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作者的思想内容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写文章怎样才能塑造出如此之深的思想高度。我们在学习《出师表》这篇文章时,正是要深刻体会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忠君思想。授课老师如果忽略了这一方面的讲解,那么他的整个授课都将是失败的。因为他丢掉了文章的灵魂。此外,我们还要注重从文章的写法上、结构上、修辞上等等来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只有多方面的弘扬才能真正作到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否则的话,只能是触之皮毛。

其次,在文言文教学当中我们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目标。比如:我们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授课老师要花大力度来歌颂与赞美焦中卿与刘兰芝的高尚忠贞的爱情,让学生在爱情观上有一个纯洁而高尚的认识;同时还要大力赞颂刘兰芝为爱而死的高尚的中华传统女性形象和道德传统;再次,还要大力抨击封建礼教对爱情与婚姻的无情束缚与破坏,以此来衬托焦刘二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此一来,学生对《孔雀东南飞》一课必定有深刻的印象和体会,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必定会有很好的掌握。

第三,我们要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古代“英雄形象”和“先人形象”的优秀个人品质的弘扬,以此来极力鼓舞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素养,达到以古为范的教育目标。在历代古文中不乏塑造或体现优秀任务形象的精华篇章。如:《出师表》中的诸葛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杜甫,《游天姥山吟留别》中的李白,《归去来兮辞》中的陶渊明,《满江红》中的岳飞等等。授课老师在讲解这类课文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章中心人物或作者中心思想的弘扬,以此来熏陶、激励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情操,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四,在文言文教学中还要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弘扬。中华民族曾经一度遭到外族的入侵与骚扰,但中华民族从没有屈服害怕过,而是进行了最为顽强的抵抗。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文言文中是蕴涵极为深刻的。弘扬这种精神在学生的思想上注入了强心剂,为当代中国的更快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的骄勇善战,林则徐的为国禁烟,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显现。

另外,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弘扬,比如风俗习惯、民族服饰、文化习俗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知识离我们现代已很久远,学生不可能大都了解,授课老师只有注意去讲解,才能激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才能是学生对古代社会有更好的认识,为中华优良传统的沿袭做出贡献。

在文言文教学中,授课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在这三个时间 过程中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光靠课堂讲解显然是不够的,光靠教师的讲解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想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结合课文内容,适时渲染气氛,在强烈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来进行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能一味的只知道讲解课文而忽略文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知识,而要随机应变,随时进入传统文化的宝库,给学生以不时的讲解与点拨。比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不仅要讲解课文,还要将思维很自然的涉及到“三苏”,甚至能引出朱德元帅的题词: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学习《狼》自然要谈到蒲松龄和《聊斋志异》,自然要提及他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品质。只有这样,文言文教学才会更有意义,更有趣味,更有前途。

第二,鼓励学生在课前课后,积极查阅资料,主动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教师在授课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塌实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生需要了解掌握的有些是零碎的,只靠教师的课堂讲解显然是不够的。比如我们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在课前就应当让学生去查阅资料,看看陶渊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官场是怎样的,但是的陶渊明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想法——隐居桃源。

第三,鼓励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篇章和名著,从中吸取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使文言文教学在更好的传统文化认识基础上进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可谓丰富至极,这些优秀的篇章和著作不可能全部选入课本,比如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的大部分等等 ,学生不可能只学习课本中的文言文,更要课下积极主动的自己去阅读这些作品。久而久之,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便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厚的积淀,这不可不说是一种好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

第四,教师应当进行影视教育,用影片最直观的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多播放一些带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影片,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等等。这些优秀的影片可以让学生受到最直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说,这种方法是快捷有效、熏陶浸染的最好的方法。

通过以上四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教学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达到古为今用的教育目的,而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更为现实的积极意义。而且可以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教育目的。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必要的,是每一个文言文教学工作者都应当深入研究的教学方法。

[引文注释]

(1)即包含人类的一般命题。

(2)一般是指以句子为单位,对文言诗文等进行字面的讲解,以疏通文意,便于进一步像白话文那样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3)引自陈茵《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第10卷第一期。

(4)引自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2单元《苏武传》。

[参考书目]

(1)陈茵《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第10卷第一期   广西

(2)潘繁生《从西方现代病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西北师大学报》  第37卷第4期   甘肃

(3)卢华英《中学文言文教学改革的一种战略思考——文言文教学与弘扬传统文化》  《辽宁教育学报》  1995年第6期   辽宁

(4)金元浦  谭好哲  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57——229页

(5)张振国《文言文教学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四题》   《语文教学通讯》  1997年03期

(6)顾笑寒《简论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极其扬弃》  《学术交流》  2004年第4期   黑龙江哈尔滨

(7)高建国《关于加强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2年第10期   甘肃

(8)常宝国《文言文教学应联系古代文化》   《中学语文教学》   1994年第10期

(9)王宁《文言与白话》  《语文建设》  2004年第12期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10)树郁  张爱春《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管理》1997年01期  黑河市黑河中学    黑河市教育学院

(11)周进仕《文言文——人文教育的载体》  《内蒙古教育》   2002年06期   湖南省安乡县四中

    

标签:教学论文 文言文教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暴笑短信(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