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442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浅谈比较法在《我的空中楼阁》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比较法在《我的空中楼阁》教学中的运用
《我的空中楼阁》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李乐薇的一篇意境优美情采飞扬的写景散文。在这篇文章中,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多姿的风景图:有眉黛似的远山,有苍翠欲滴的山林,有虚无缥缈的小屋。那么,如何教好这篇课文,使学生真正的理解作者笔下的所蕴涵的深刻含义,掌握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这成为本文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将本文与刘禹锡的《陋室铭》进行三次比较的方法来传授。
首先,在明确了本文的学习目标之后,由学生背诵初中学过的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初次明确两文在写作对象的相似点:《陋室铭》一文写的是作者的居所,而《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也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美好超脱的艺术世界——山上一所家居小屋。从而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形成一个比较的意识,去认真学习课文。
其次,在赏析完这篇文章优美的语言之后,再次明确本文与《陋室铭》一文在表现手法上的相似点——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并采用设疑、提问、探讨、解答的方法对课文进行赏析。如问题(1)《陋室铭》一文托什么“物”言什么“志”?(2)本文又是托什么“物”言什么“志”的?(3)作者用绘画般的笔调写出了他对小屋的偏爱,为什么小屋使作者如此钟爱呢?作者又写出了他心爱的小屋的哪些特点呢?……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探讨、分析,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在比较中较好地理解了作者笔下的小屋独有的风格特点,以及对这一特定意象——“小屋”情有独钟的缘由,原来,小屋的“小、静、别致”、“含蓄而有风度”、“轻灵而自由”,以及“山坡”成了“幸福的阶梯”,“山路”成了“空中走廊”等,都无不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这一切作者没有明写,而是通过外在景物的美好,来抒写这一内在精神的,虽不言情明志,却处处写情志,这种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不正与《陋室铭》中借陋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等表达作者厌倦官场生活,安贫乐道的思想的艺术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最后,在明确了两文相似点之后,请同学们再次浏览全文,归纳总结,列表比较《陋室铭》一文与本文的不同点。
[板书如下]:
《陋室铭》 《我的空中楼阁》
1表现的是封建大夫的清高思想、安贫乐道的精神 1表现的是现代人的追求
2以写室内生活为主 2以写四周环境为主,即将小屋放在大自然中写
3着重批判官场生活 3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含而不露
这样,就层次分明地把两文的不同点展示出来了,比较点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比较教学法,既可以让学生品味到文章的含蓄隽永的意境美,感受到作者独特的人生追求,又能在比较中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求同、求异的能力。相信比较教学法的恰当运用,课堂教学一定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浅谈比较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我为什么生活说课稿
下一篇:
阅读教学:学生自我的迷失与回归(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