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953
标签:
教学设计
粤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选修4)《碗花糕》教学设计
深圳翠园中学 严一些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选修课关于散文选读总体要求指导学生在初中语文及高中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鉴赏散文。具体分为3点:⑴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不同散文的艺术特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从而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⑵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优秀的散文作品,能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 ⑶培养学生鉴赏散文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修养,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据此,本文的教学定位是,引导学生与作家与文本进行多元的对话,通过品味语言,感受形象,领悟内涵等不同角度,用心体会作家笔下的人情美、人性美,领悟散文的艺术魅力,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同时,掌握散文作品概括要点的方法,从而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和结构特点,掌握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
教材分析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4 《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属于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系列中的一个模块,它与高中必修课程的五个教学模块紧密衔接,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会鉴赏、评价散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力求突出理解作品的人文精神内涵,探索作品丰富的文化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本册教材共有“珍藏记忆”“品读生命”“陶冶格调”“守望精神”“吟咏文化”五个单元,《碗花糕》属于其中第一单元,学生学习第一单元,通过赏析生活细节和特定的情景来理解记忆、珍惜记忆,组织学生自行探究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体会这种真挚的人性美,感知作者随事而感,借物感怀,或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或生发议论,表达自己的对于社会、人生的哲理化认识,阐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本文回忆的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讲述的是一件件平平常的事,抒发的是一个平常人的一种最质朴的情感。就是这人、这事、这情感,却非常值得我们去体验,去感受,去回味。它洋溢出来的是无尽亲情、友情和乡情。读此文,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作者那深情的双眸中充盈着幸福的泪水,透过晨曦中的水泥森林,遥望久别的故乡,品味着久违的“碗花糕”的芳香。
本课只需一个课时完成教学,通过三个环节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记叙类散文’是内容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表达方式以叙述描写为主的写作特点”;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和举一反三,高一时学生就学过不少抒写亲情的佳作,如:老舍《我的母亲》、归有光《项脊轩志》、李密《陈情表》、韩愈《祭十二郎文》等,其中的任何一篇都可以成为解读《碗花糕》参照系。
学生分析
学生从小到大学过不少表达亲情的经典课文,有歌颂母爱的,有赞美兄弟手足情的,有抒发夫妻深情的。但本文这种写叔嫂情的文章,学生还是初次接触,尤其是对当代独生子女来说,嫂嫂并不是一个很熟悉的称呼,也很难理解这种“亦嫂亦母”的亲情形式。所以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有关亲情的文章,再收集一些有关这种情感的的资料,包括王充闾生平以及他一些作品。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放映一些资料图片,让概念化的事和人变得生动形象,以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特别是激发那些对对平凡亲情“不敏感”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整体感知,学会从作品记叙、描写中提炼概括作者要表达的主旨或情感。
二、能力目标
⑴学习记叙类散文随事而感,借物感怀的写作方法。⑵体会王充闾自然、朴素的感性化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体会文中自然流露的故乡的真善,心灵的真善,情感的真善,亲人的真善这种温馨、朴素的人性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文中自然流露的故乡的真善,心灵的真善,情感的真善,亲人的真善这种温馨、朴素的人性美。
难点:学习记叙类散文随事而感,借物感怀的写作方法。体会王充闾自然、朴素的感性化语言。
教学方式
采取接受性学习,并结合问题引导和合作学习等方式组织教学。
教学用具
制作和使用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㈠:课前探究
资料汇集:
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老舍《我的母亲》、归有光《项脊轩志》、李密《陈情表》、韩愈《祭十二郎文》等高一学过的表达亲情的文章,比较这些文章立意写作的异同,为解读本文做好铺垫。了解王充闾的生平及著作,为体会他自然、朴素的感性化语言风格做好铺垫。
词语汇集:
晨曦(xī) 剁好饺馅(xiàn) 花翎(líng) 擀(gǎn)面皮
发酵(jiào) 鸡雏(chú) 趔趔趄趄(lièqie) 犄(jī)角
入殓(liǎn) 殁(mò) 窆(biǎn) 曷(hé)
趔趔趄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发蒙:犯糊涂;弄不清楚。
入殓:把死者放进棺材里。 雍雍乐乐:和谐快乐。
伤天害理: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
彼苍者天,曷其有极:那茫茫无际的苍天啊,我的悲哀何时才有尽头!
(以上环节由学生课前完成)
教学过程㈡:导入新课
导语设置:
播放电视连续剧《赵尚志》主题曲《嫂子颂》导入。同学们爱是世界上最纯洁,也是最温暖的。每个人都拥有爱,每个人也会在爱的关怀下成长。亲情、友情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欢笑。今天我们走进王充闾的《碗花糕》,来认识一位勤劳善良、可亲可敬的憨憨的嫂子,去体会那种叫人慨然潸然的情感。
展开全文阅读
知人论文:
作者 王充闾,当代作家。1935年生,原籍辽宁省盘山县。当过中学教师、新闻记者,以后在省、市领导机关工作。长期坚持业余创作,曾以汪聪、林牧、柳荫、任之初等笔名,在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上,发表过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散文和一些旧体诗词。1983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阶会会员。曾任中共营口市委副书记,营口市文联主席,现任辽宁省委宣传部长。王充闾散文集有:《柳荫絮语》、《清风白水》,杂文集《人才诗话》,以及旧体诗词选集等。(由学生介绍)
教学过程㈢:师生互动
板书课题: 第4课 碗花糕
—— 王充闾
PowerPoint演示1:第一教学环节
一、初读课文,领悟人物人性美
问题探究:从全文看,作者主要回忆了嫂嫂哪些事件?并说说这些事件表
现了嫂嫂怎样的性格特征?
问题引导:记叙类散文概括要点的两种方法:⑴从结构入手;⑵从人物或事件入手。⑴从结构入手:本文共三大部分,有序号没有标题,可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概括。⑵从人物或事件入手:将文中记叙、描写嫂嫂的材料按性质归类,抓住嫂嫂性格特征进行概括。
设计意图:通读全文,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赏析散文,理清思路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讲述:⑴从结构入手:勤快的女人;快乐天使;高尚女性。⑵从人物或事件入手:嫂嫂爱我;嫂嫂逗我;嫂嫂护我;嫂嫂疼我;嫂嫂念我。这个问题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嫂嫂的爱不是生母胜似生母,不是胞姐胜似胞姐。初步感知嫂嫂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人性美。
PowerPoint演示2:第二教学环节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人情美
问题探究:文中的场面描写生动、传神,请你从文中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场面描写,和同学一起品读,并说说你喜欢这段场面描写的理由。
问题探究:另选一个自己熟悉的身边生活场景,仿照此段写一个场面。
设计意图:精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从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角度赏析散文,掌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体会文中自然流露的故乡的真善,心灵的真善,情感的真善,亲人的真善这种温馨、朴素的人情美。并训练学生仿写能力。
讲述:在《碗花糕》中,学生无时无刻不读到与“情”有关的字眼。嫂嫂对“我”的喜爱之情,嫂嫂对公婆的孝顺之情,父亲对哥哥的愧疚之情,公婆对儿媳的疼爱之情……无不跃然纸上,真的是一个“情”字了得!这些场面描写细节描写都是学生可选的、会选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
PowerPoint演示3:第三个教学环节
三、品读课文,鉴赏作品艺术美
问题探究:本文描述的对象是勤劳善良、可亲可敬的嫂嫂,可否将文题改为《嫂子颂》,为什么?
设计意图:品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记叙类散文随事而感,借物感怀的写作方法。
讲述:在这篇散文里以浅花瓷碗为物象贯穿全文。“关于嫂嫂的相貌、模样,我至今也说不清楚。”“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嫂嫂蒸的‘碗花糕’。”嫂嫂从她的舅爷那儿学会做一种蒸糕。由于家中没有大碗,于是,嫂嫂便把舅爷传下来的浅花瓷碗捧了过来,给我们做糕吃。除了蒸糕,平素这个浅花瓷碗总是嫂嫂专用。书中提到嫂嫂做“碗花糕”的事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嫂嫂说要“露一手”;第二次是“我”被大黄牛挑伤,晚上嫂嫂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碗花糕;还有一次就是嫂嫂在改嫁那天给“我”做了最后一次“碗花糕”,盛在浅花瓷碗里,“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吃这种蒸糕了,泪水刷刷地流下,无论如何也不能下咽。
嫂嫂走了,留下了浅花瓷碗,后来,“我”进了城,长期在外,再也难以见上嫂嫂一面了。一次,“我”回家探家,听母亲说,嫂嫂去世了。“我”感到万分地难过,万分地悲戚。“我”从她身上得到的太多太多,而“我”给予她的又实在太少太少了,作者深感对不起这位母亲一般地爱“我”、怜“我”的高尚女性。浅花瓷碗这一线索,这一物象,会引起学生也应该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在关注嫂嫂命运的同时,也关注了浅花瓷碗的最后结局,作者在结尾处通过母亲的转述,委婉地道出了浅花瓷碗悲剧性的结局。“你走后,我和你父亲加倍地感到孤单,越发想念她了,想念过去那段一家团聚的日子 。见物如见人。经常把碗端起来看看,可是,你父亲手哆嗦了,碗又太重……”“就这样,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嫂嫂,再也见不到那个浅花瓷碗了。” 浅花瓷碗的命运、结局也如嫂嫂的命运、结局一样,永远地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这一物象也完成了在整篇文章的使命。如果说物在人亡,睹物思人,会勾起亲人对逝去者的无限思念,是一种悲伤,但却是一种很好的寄托,比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写道妻子虽死,但她手植的枇杷树却“亭亭如盖矣”;而本文这种人亡物碎,“玉石俱焚”式的结局,却叫人禁不住慨然潸然,哽咽难语。
问题探究:从文中找出一段最能打动你情感的语言,和同学一起品读分析交流,并说说打动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品读语言,旨在体会王充闾自然、朴素的感性化语言。
讲述:例1,第一部分第7自然段,“大年三十吃饺子的场面描写,一派雍雍乐乐、笑语欢腾的气氛”;与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哥哥突然病故,家庭突遭变故,坠入悲伤低谷,哀云四起”相比较,嫂嫂对“我”的喜爱之情,父亲对哥哥的愧疚之情……无不跃然纸上,真的是一个“情”字了得!
教学过程㈣:课堂总结
通过该文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了作品的人情美,探索了作品的人性美,领悟了作家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记叙类散文随事而感,借物感怀的写作特点,并能进行片段仿写,以表达自己的对于社会、人生的哲理化认识,阐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附:板书设计
碗花糕
---王充闾
把握情节 领悟人物人性美
品味细节 体会人物人情美
鉴赏章节 感知作品艺术美
课后作业
1、文章洋溢着无尽的乡情,请找出具体实例分析。
2、读完《碗花糕》,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精神领域怎样的向往和追求?
3、篇断仿写。课本29页。
4、将本文写到的民俗和民谚整理归类。课后再通过其他渠道收集一些与之相类似或相关的民俗和民谚,并写出自己的体会,办成手抄报,与同学交流。
标签:
教学设计
粤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粤教版《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愚溪诗序
下一篇:
惠与美杂谈(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