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117
标签:
教学论文
学生习惯养成略见(网友来稿)
何立新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而习惯就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应该怎样养成学生良好习惯呢?
一,习惯的养成要与时俱进
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我们常常十分重视学生传统习惯的养成。如:“认真学习、独立完成作业”、“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考试不作弊”、“尊敬老师”等。这些传统的好习惯固然重要,但社会在发展,时代科技在进步,仅有这些传统也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了。我们应该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通过上网、进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阅资料获取大量有用的知识”等现代习惯上多下功夫。特别应当注意培养学生之间协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共同劳动的习惯,逐步褪去他们身上“小皇帝”习气。培养和谐相处的习惯,鼓励他们多交往,多沟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搭好舞台。培养他们敢担当,讲文明,爱环境,肯钻研的时代习惯。要求他们文明上网,拒绝网络游戏,远离网络不良信息,养成克己容人的习惯。
二,习惯的养成要内外兼修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只重视要求学生“坐得端、行得正、不穿奇装异服、不佩带首饰、不留长发”等外显的或动作性的习惯的养成。更应该重视内在的学生心智习惯的养成。如:善于反思,形成自省的习惯;乐于提问,形成探究的习惯;勤于阅读,形成积累的习惯等。这样学生的习惯养成是立体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习惯的养成要异中求同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习惯不可能尽然。我们对学生的个体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因材施教,这是好事情。但我们不能忽略了他们处于集体、社会中的好的习惯的养成教育。如:“遵守规则,讲诚信,见义勇为”等这些公共性的习惯的养成。为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四,习惯的养成要同中求异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有勇于表现自己的习惯,敢提问,发表见解,个性张扬。如果在课外,在社会上处处勇于表现,好习惯可能变为“坏习惯”,遭人讥讽;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场合保持或克制自己的行为习惯,同中求变,稳中有变,让好的习惯更好地服务于他们的人生。
总之,好的习惯一经养成就能终身受益。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健全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要善于观察学生,有的放矢的教育;要经常关心学生,言传身教的教育;要严格要求学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教育。这样既教书又育人,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邮箱: helixing7283@sina.com
标签:
教学论文
学生习惯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用心理学的“鲇鱼效应”避免职业倦怠(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送你一轮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读(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