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617  
标签: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结构优化(网友来稿)
四川成都郫县一中 李国栋

      论文提要: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课题。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唯一途径就是优化课堂结构。结合教学实践,作者探索了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思路和操作模式。

      关键词:结构 优化 模式

      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的核心。可以说,所有教学改革都是围绕提高教学效率而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利益就是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唯一途径就是优化课堂结构。所以,优化课堂结构进而全面提升教学效率自始至终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笔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语文课堂结构优化课题的研究,以期能在新课程背景下将新的教育理念引进教学实践操作中,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文是我思考、探索和实践的一个小结。

      一、课堂结构优化的理论生成

      众所周知,正是在语文课堂结构优化的思想指导下,产生了各种语文教学方法和模式;而所有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模式也无一例外指向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这一目标。

      教学模式最初由美国学者乔伊尔和韦尔等人于1972年提出,其观点主要反映在《教学模式》一书,其意图是“试图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及教材、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

      巴班斯基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中说,“教学的效率有规律地依存于选择各种教授方法、激励方法和检查方法的最优结合方案。如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符合于所提出的任务,考虑到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那么,教学效率就是相应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最优水平)。”他提出了一系列最优化的原则、方法和内容,其中包括教学的整体规划、教学内容最优化、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等等。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创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的教学原则——“结构原则”,其核心是“按照最佳的方式”组织教材,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通过对青年心理活动规律的探究,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心理过程要经过“注意——期待——探究——行动”这样几种心态,提出教学程序也要符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流向,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他把课堂教学结构划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这之后,不少的教育学家孜孜不倦地从事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从此就涌现了形形色色的教学法。现代教学模式的分类由于基准不同,方法不一,类型也非常多。例如,有学者认为最有影响的包括:(1)着重于认知发展的教学模式。例如:原苏联凯洛夫五环节教学模式:西德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教学模式;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教学模式;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等等。(2)着重于技能训练和行为形成的教学模式。例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3)着重于整体优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模式;日本广冈亮藏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模式。(4)着重于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例如,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美国萨奇曼的探究训练教学模式;其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模式。(5)着眼于非理性主义的、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例如:美国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保加利亚洛扎洛夫暗示法教学模式。

      在我国,八十年代以来,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比较有影响的,例如:上海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模式”,北京景山学校“单元教学模式”,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黎世法的“六课型(因素)最优化教学模式”,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模式”,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模式”,顾冷源的“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等。

      人类进入21世纪后,教育仍然面临的一个课题是:我们如何设计最适切的教育模式?风起云涌的社会思潮给教育提供了启示,比如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等。人们也积极地从事教学模式的建构活动和课堂教学实验,并做出了可喜的成就。只是,我们的终极追求还是一个对教学效率最优化的期盼。

      二、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原则

      所谓课堂教学的结构,指的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或“环节”)及其顺序。它体现教学的整个过程,反映教学的组织形式。所谓优化教学结构,则指的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最恰当地解决教学过程中要素的组合和程序的编排,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语文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母系统,其中包括许多子系统。而按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论原则,我们首先要强调的是结构的整体性原则。课堂结构是指课堂诸要素(如教师、教材、教法等)之间的组合排列。夸美纽斯说:“教学的艺术所需要的也没有别的,也只是要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的加以安排而已。”(《大教学论》7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版)这实际上是在强调教学不能只重视局部,要着眼于整体优化,从整体目标出发,研究课的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使各要素相互协调。

      其次,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开放动态的双向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也应该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而语文教学过程也同样是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感知、理解、应用和巩固的心理流向过程,因此,注意学生的心理规律,树立心理学原则也非常重要,比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学科特点,我们可以分“感知——理解——运用”三个阶段来确定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心理轨迹和理论框架。赫尔巴特说:“教育者的首要科学,虽然不是全部科学,是心理学。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的概括,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地陈述了。”( 张焕庭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266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所以,我们在实施课堂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习心理、接受心理等影响因素,按照心理学规律和教育学规律办事。


展开全文阅读
      课堂结构优化一定要研究语文学科特点。语文是一个兼具人文和工具属性的学科,加上它在教学上的语言性、情感性、形象性等特点,决定语文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特点。语文学习中的心智活动有两个鲜明的个性特征。一个特征是,心智活动始终借助内部言语展开,同时大多要伴随动口、动手等“动作技能”;另一个特征是,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以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为例。从训练的角度看,阅读能力大体包括六个要点:整体感知内容;深入领会内容含义;把握行文思路;理解写作意图;体会写作技巧;揣摩语言妙处。不言而喻,阅读的全过程就是内部言语的流动过程,同时,常常要辅之以动手、动口等动作技能,如读读课文,画画要点,分分层次,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等等。“口诵心惟”生动描绘了阅读心智活动的这个特点。

      课堂教学结构是一个动态系统,其外化的直接形式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活动设计的质量是不容忽视的。教学活动首先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即师生的双向刺激——反馈系统;从学生的活动层次看,又是群体的多边活动,即学生群体内的多向刺激——反馈系统。设计教学活动,要兼顾两个系统的活动质量,特别要追求学生群体多边活动的质量。学生群体接受教师每一个“刺激”,都不可能形成相同层面相同质量的反映,必然出现差异。特别是在讨论某个问题,完成某项操作的时候,差异表现得就更加明显。这种差异,是课堂上形成“交流——相互影响——推进认知活动”的情景的基础和根据。可以这样归纳:教学过程,即教学活动的展开,应当与教学内容固有的特点相协调,应当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协调,教学活动设计追求的正是科学而艺术地创设能推进学生认知活动的课堂情境。

      三、语文课堂结构优化模式

      我们知道,课堂结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而课堂结构优化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课堂内容的优化、课堂环节的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技术的优化、学生活动的优化,练习设计的优化等等。而每一个子系统又可以划分得更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把课堂环节划分为预习、导入、整体阅读、讨论训练、总结等步骤。巴班斯基认为,优化教学主要是优化教法,而教学活动主要是组织、刺激、检查三方面。所以,优化教学方法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即优化组织学习活动的方法、优化刺激学习活动的方法、优化检查学习活动的方法。

      教学最优化理论提出后,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做了大量的实验实践,总结了许多有效的经验,推广了许多模式,这也就是形形色色的教学法。查有梁教授在《课堂模式论》一书中说:“简要地说,模式是一种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他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总结了一些课堂教学模式。比如,语文课堂的“读经”模式、语文课堂的整合模式、语文课堂的教材分类模式等。近年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涌现出来了,语文新课程确立了“人文性“、“学生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学理念。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话模式、自学模式、合作模式、活动模式、探究模式等逐渐建立。为了契合新的语文课程理念,笔者致力于探索凸现 “主体性”、“人文性”、“探究性”等新理念的语文课堂模式,下面分别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建立以“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模式:

      1.自学辅导式。以自学为主,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辅导。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为:自学——质疑——讨论——点拨——自结。

      2.质疑探究式。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思路,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宗旨进行教学设计。课堂结构设计为五个步骤:①设置问题;②探索问题;③讨论问题;④归结问题;⑤问题迁移(由一个问题引入另一个新的问题)。

      3.分层递进式。课堂教学中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实行分层教学。教学贯穿一个基本思想,即“承认差异,适应差异,面向全体,分类推进”。教学设计实行“四分”:①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差异,将学生分为a、b、c动态的三类。②目标分类。教学目标的制定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③训练分层。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训练。④评价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如a层学生90分为优,b层学生85分为优,c层学生80分为优。

      4.点拨导引式。对学生相机诱导,进行点拨教学。教学中注意“启发引导,拨开迷雾,画龙点睛,开启思维”。点拨教学的操作结构设计为“六步”:①吃透两点,摸清障碍(重点、难点、学生心理障碍);②认清方向,选准“口子”;③相机诱导,适时点拨;④讨论交流,理解消化;⑤双向反馈,总结提高;⑥迁移训练,举一反三。

      5.学教结合式。让学生先自学,然后由老师来教,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教结合”的课堂结构设计为“五个阶段”:①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②自学阶段。学生围绕目标自学。③议论阶段。让学生自我表现,相互质疑,相互交流,启发理解。④点拨阶段。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让学生心领神会,豁然贯通。⑤延伸阶段。这一阶段是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升华。延伸阶段要做到“三化”,一是知识的深化,二是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三是学习方法的固化,即演练巩固,牢固掌握其方法。

      (二)建立以“大力推进文学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主的课堂结构优化模式:

      1.以文学阅读欣赏为主。对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类型的作品进行语言和艺术特色方面的鉴赏。这种课堂的一般结构模式是:粗读---对话讨论---品读---总结。可以倡导学生用旁批法、沙龙茶座、观看影视、阅读相关的文学评论文章等方式组织课堂。比如在阅读沈从文的《边城》时可以通过网络课堂的方式,让学生欣赏电影,从而获得对文学形象美丽心灵的初步感受。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搜集相关的创作背景、评论研究资料,对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2.以文学研究为主。在文学课堂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找答案,进行扩展。采取的模式可以是:发现---阅读---讨论---解答。布鲁纳说过:“学习的全部趣味在于发现。”文学欣赏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感知的基础上的,而研究则是从中获得创新的愉悦。所以,发现问题成为了对文本进行纵深认识的关键。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疑惑归结起来,也许就是一个新的发现的起点。在学习王维的诗歌《山居秋暝》时,学生就对“空山”提出了疑问,通过对王维其他诗歌的研究,我们发现王维晚年诗歌大量使用“空山”意象,“空”意识流露明显,我们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这正是王维晚期沉于佛法禅理的明证,“空山”不是山空,是心空。

      3.以文学创作为主。适当地进行文学创作,对于学生语言表达,文学构思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在教学中,可以用课本剧对作品进行再度“创作”;可以用新的艺术形式重新演绎;可以撰写文学评论;可以改编影视剧本。比如,把郑愁予的《错误》改写成小说,把《装在套子里的人》改编为舞台剧,把柳永的《雨铃霖》画成《离别图》,把《天净沙》改成散文诗。学习了古诗词,就可以自己写几首。


展开余文
      自从语文的人文性得以确立后,文学教育就正大光明地走进了课堂。但我们还做得很不够。中学语文课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学素养,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人文素养。

      (三)建立“探究型课堂结构优化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教师建立常态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今年来,许多学校都在开设研究性学习,并且在逐步引入学科教学中。但是稳定的、常态的研究性学习课堂还没有真正建立。要把学生培养成学习型创新型人才,要让我们整个国家成为学习型创新型社会,我们就得在教育教学中大胆探索“探究型课堂模式”。教师可以将最新的学术理论成果引入课堂,通过质疑、激趣、愤悱,让学生逐渐感受、颖悟、探究某个问题,达到发现、求证、创造的目的。比如,笔者在高一就开设了本土研究性学习课程《“望帝啼鹃”典故源流考》,最后,撰写的论文在大学学报上发表。

      2.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自己选题,进行探究。学生可以就学习内容中的某一个疑点、分歧点采用合作或独立的方式进行深度研究。比如,有学生在周记中对《促织》和《变形记》中的“异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有学生综合研究了中学课本所选古诗中的“月”意象。

      3.指导学生写小论文。“指导学生写研究性小论文,既是治学方法的综合训练,也是对学生独立钻研课文、形成独到见解能力的有效检验。”(李镇西 《从批判走向建设》第119页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99年10月版)在教学中,小到字音字形,大到思想内容,都可以探幽探微。学生养成了习惯,自然就具备了探究创新的意识,这为他们今后的探究创新活动埋下了伏笔。

      上述的三种模式只是笔者结合课标精神探索的基本模式,三种模式的相互渗透、综合运用又可以衍生出许多新的模式,根据不同的课堂目标和侧重点,同一教学内容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四、语文课堂结构优化课例说略

      下面是一个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彰显新课程精神的课案:

      《山居秋暝》课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推敲诗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风格特点。

      3、培养学生探究、质疑、批判的文化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抓诗眼”,“品意境”,“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究“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难点)

      教学安排:

      一学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者简介

      由英文诗歌《红豆》引出诗人王维。王维字摩诘,太原人。其思想以四十岁为限分前后两个时期。早年王维积极用世,是至情至性之人,用诗笔写爱情,如《红豆》,写亲情和友情,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四十岁后,则清心寡欲,流连山水,寄情田园,于是有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他在长安东南置下宋之问的辋川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从此,暮鼓晨钟,青灯黄卷,沉迷于佛法禅理当中。今天我们选学一个反映他后期生活的篇章《山居秋暝》。(出示课题)

      二、教师范背或指名学生背诵默写。

      三、诵读指导。(节奏停顿,语气语调)

      四、学生谈初读感受,自由评析,教师点评。

      五、鉴赏全诗。(引导学生探究、质疑、批判。)

      要点:1、 新雨——清 空山——幽 秋意清明 首联交代节令天气,秋雨过后,群山如洗,空明清幽。“空”为全诗之眼,言山空实则为心空,诗人晚年已经参悟世间万相,看透人事纷争,心境归于宁静。

      2、颔联起笔写景,先高处着笔,神圣静穆,展现画面的高度。再低处收束,流动延伸,拓开环境的深度。这是一幅清泉映月图:朗月如镜,纤尘不染,照彻诗人灵魂,清泉自流,逝者如斯,当为人生倥偬。一静一动,一色一声,和谐安适。“松、泉”两象言归隐之情趣,古人归隐,均言埋迹林泉,遁形江湖。

      3、前四联写自然万象,此联起,写人物活动。“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因要符合诗律,故用倒文,实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此山中之趣,除天籁,尚有人籁。故诗人并不孤寂。“竹、莲”均为高洁之物,浣女渔舟则写出乡居安适之氛围。

      4、最后一联乃言志之语,自然万物盛衰荣枯已不为诗人关心,“自可留”是自可隐,顺应天性,恬然自适在结尾显露无遗。

      5、小结。法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诗歌亦如此。此诗之“意味”在于诗人心中埋迹山林,闲适自足之真性情。中国古代也有“歌咏言,诗言志”的说法,本诗之志又体现在诗的景和画中,因此苏东坡曾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

      6、关于“空山”。《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空”不光写出清幽安闲之境,也正是诗人皈依佛法之悠悠禅心,不是山空,是心空。

      7、质疑和批判。黄培芳在《唐贤三昧集笺注》评“写景太多,非其至者。”

      六、学生将此诗改写成散文短章,相互交流。

      七、课堂迁移训练。(见课件,从略)

      作为一个诗歌文本,《山居秋暝》的文学性教育因子不得不置于教学设计的优先地位。本教案很好地解决了文学的语言鉴赏和情感熏陶的二元统一问题。在教学行为方面,既有自主的探求,又有常规的习得。学生既从语言层面完成了诗歌形象的感悟和领会,又深入了诗歌的思想层面,对晚年的王维遁于佛法,参悟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课堂既贴近文本自身,又扩展到了王维其他诗歌内容;既有继承吸纳,又有批判和扬弃。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语文老师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在课堂结构优化方面,提供了许多典型范例。但是,巴班斯基在创立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时指出:“最佳”并不意味着“理想化”,“最优”的意思是说“根据一定的标准衡量对当时条件来说是最佳的”。作为教学的终极理想,最优化始终是无法达到的完美境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探究永无止境,我们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应该把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作为终生的课题来研究,教学不止,研究不停。

      作者介绍:李国栋,大学本科,中学语文教师,有三十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通讯地址:四川成都郫县一中 邮编:611730 Email:l.g.donne@163.com

      作者邮箱: l.g.donne@163.com

      
标签: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06高考热点话题作文指导(网友来稿)
下一篇:《长亭送别》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