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921
标签:
教学论文
从打破水缸,救出同伴——想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网友来稿)
汇川区团泽中学 何祥成
小伙伴掉进水缸,多数儿童是去找到大人,从缸中救出同伴,而司马光则是打破水缸救出同伴……
以人为本。
现在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就是打破传统被动的“理性的奴性”(荣格语)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需要、情感,从学生心深处灵挖掘创新潜能、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构建多向互动的创新型语文课堂,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切,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了如下方法:
一、尊重学生,采用发现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发现法是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是一种进行素质教育的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大意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在教学实际上,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教材或材料结合老师提供的一些问题或提示,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己发现并掌握知识,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
我在教学《白杨礼赞》(语文版)时,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学生积极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讨论热烈,发言积极。作者赞美白杨树“不平凡”,却又多次说它是“极普通”的,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作者通过抓住白杨树的某些特征,来赞美北方的农民和我们民族团结奋进,不被一切恶势力压倒的精神,以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的重点上。
二、爱护学生,呵护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突破思维定势,逆向思考。领悟司马光令水离开人,破了“把人从缸中救起”的思维定势。接受“知足者常乐”,在进取者看来“知不足者才常乐”的观念。学会“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施教者能动之以情,变“忠言”顺耳不是更妙的方法。用心培养学生到班门去弄斧,在急流中勇进的创新精神。
三、鼓励学生,注重质疑交流,开发学生自信潜力。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限于学生思想和认识水平,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相信课本,相信资料。这就要求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广泛质疑,进而独立分析判断,而不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境地。如教学《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均是将“情”注释为“实情”)有学生提出,鲁庄公既然不能将大大小小的案件一一详察,他又如何能根据实情处理呢?对这一质疑,最终经过师生讨论研究得释:“情”是“诚”的通假字。应将“情”理解为“诚心诚意做好本职工作”之意。如此理解课文,鲁庄公对老百姓“忠之属也”,民心所向,因此“可以一战”。这样的质疑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潜力。
四、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抓住中学生具有好胜的特点,运用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很好地发挥。在教材中有些篇目,如《陈毅市长》、《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情节曲折,人物不多,但个性鲜明,对话较多。我在教学中便激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既做演员,又当观众;既做表演者,又做评论家。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表演能力,写作能力,同时学生在实际演出中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参与,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有所提高。
作者邮箱: lijiyong_163.com
标签:
教学论文
从打破水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稳中有变,变中有新——简析2006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网友来稿)
下一篇:
蔚蓝的王国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