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高考范文
阅读:2250  
标签:高考范文
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简析(教师中心稿)
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简析

      瓯海区梧田高级中学  王茂坤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是,以“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这题目与往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前几年的作文命题的思路是这样的:注重传统美德(2001年的“以‘诚信’为话题”作文)、注重道德修养(2002年的“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作文)、注重人的思想认识(2003年“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认知’为话题”作文)、注重人文和人的认识(2004年的“以‘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为话题”作文)、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2005年话题作文“一枝一叶一世界”)。总之,这高考作文考的是人的道德修养,人的思想认识,人文素养的提高等。这和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紧密相联 ;是现实社会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么今年的题目则是引导大家关注人生,关注生命,关注生命的价值。这也和我们的时代发展有关系。在我们这个社会,科学、经济水平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快,那么怎么处理好工作和休息的关系,怎么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不应为了工作,而不珍惜生命,也不应蹉跎岁月而不思进取。我们既要懂得“生无所息”的道理,及时努力,不懈地追求,积极进取,充满斗志;也不能忽视生命,玩命的工作,精力透支,疲于奔命,过分地劳累,要懂得“生有所息”。这两者的辨证关系我们要搞清楚。因此这个作文题十分切合我们的社会现实,充满着辨证哲理性。这是和以前的作文题最大的不同之处。

      再者,这个作文题审题难度和以往相比显然降低了。面对这个作文题大多数同学都感到有话可说,都知道要怎么说。它不存在审题上的问题。因为作文要求注意中已经有提示,学生可任写其中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那么学生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几个例子知道应该写哪一方面好。总之,没有听到学生说不会写。有的学生写生有所息,谈劳逸结合的道理;有的学生写生无所息,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道理;有的就兼写两个方面,既说生有所息,又说生无所息。由于审题难度降低了,学生们写作文时,能够入题,这样他们写作过程中那些套话空话就会少得多了,就容易谈真实话,就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还有,这个作文题给我们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但又比较新奇。说它似曾相识,是因为这种作文材料源自于高中课本赵鑫珊的《人是什么》。由于材料是学生学过的,那么学生对作文的题意理解就容易了。理解得是否深刻那就看学生对课文中心的掌握程度如何了。这样的题目,既是考学生写作能力,又是考学生学习课本的情况。这确实是有点回归课本的意味了。

      说它新奇,这题目虽然是从课本中脱化出来,但不会被文本所属限,而且能够富于思辨性。这确实是平中见奇呀。面对这既熟悉,又陌生的题目,学生虽感到有话可说,但又很难说出深刻的道理。因为这大家都熟悉的话题,想说出自己的新意,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来确实有点难。所以,这样的作文题,想写出有深度的作文,写出特别出彩的作文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样一来,这作文水平好坏的区分度就明显了。那些想凭套用或靠侥幸得高分的就行不通了。这样就容易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这对于考试来说就显得公平多了。

      
标签:高考范文 2006年浙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今世的五百次回眸(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2006年浙江语文高考试卷的五大变化(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