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456  
标签:教学论文
从沉默学生的归队谈兴趣的诱导和激发


      喀左县南公营子蒙古族中学 孟庆武

      “沉默学生”是指课堂上不发言或不善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归队”是指他们经过缄默、旁观和犹豫之后鼓足勇气,也纷纷努力争取课堂发言机会的自觉的活跃行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沉默学生”,他们又是怎样“归队”的呢?这要从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兴趣的诱导和激发谈起。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初中基础上,高中学生说话能力要求有新的提高,要学生能“在课内即席发言”,并且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以及较高的表达技巧。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形成,仍如既往,靠教师的设疑、提问,学生的被动答问是解决不了或不能解决很好的,这是因为:第一,提问只是一种测试手段,是一方意识向另一方的影响或灌输;而学习是一种自觉行为,如果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回答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那么提问永远是保守的,甚至是失败的教育,所以有人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不要教育”,作为教育辅助手段之一,提问,显然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第二,教师的提问很可能干扰或阻断学生的正常思索,而使其思维出现无效兴奋,继之而来的结果可能是思维焦点丧失或转移。第三,由于师、生心态的差异,由于学生素质的不同,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被动答问可能造成教者和学者间心理反向,其结果往往是课堂局部受阻,整体受挫。第四,这种几乎延续几千年的教学模式机械、古板,作为一种程式化的教学手段,它已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受。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变得迟钝和犹疑了。发达国家当前口号之一是:向学习化社会迈进。也就是说,目前国际教育中,过去那种被动的教育正在被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化所代替。现实特点敦促教学方法的更新。这就是说,如果可能,课堂提问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它必须变为课堂发问,即由课堂提问的方向性、情感性和单一性向课堂发问的辐射性、目标性和整体性教学方向发展。我做了尝试。

      课堂问题的问与答变成了平等的、互动的教和学关系:教师就某一问题的思考要求是针对每一个人的,但其回答或表述则要靠每个人自己来争取,教师不指名提问,谁想好,谁回答,不必举手,不必求教师允许,大家互修互补,互议互论。课堂活跃,既体现了“精讲多练”原则,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又使学生的兴趣得到诱导和激发。由于它的新颖、有效,由于它对旧模式的合理否定,很快得到学生认可和欢迎,克服高中生心理弱点,越来越多的人纷纷加入到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的行列里来。

      那么,新的课堂运作方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效果呢?第一,以新颖、平等的特色,它唤起了学生的好奇与自信,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兴趣和参与意识。第二,以思索、竞争的氛围,它诱发了学生扩充自我、提高自我的雄心和朝气。第三,以争论、表现的方式,它适应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调动、活跃了他们的思维。总之,自主式发言,这种课堂的群体化合作,以其互补互感互激效应影响了整个课堂。它发掘了学生的潜意识、潜能力,它像一面镜子,让学生照见了自我,重新认识和评价了自我,进而兴奋和激发了他们投入和表现的愿望、兴趣和热情。这种运作的良性循环,较大程度地调动了全体学生课堂思考和表达的积极因素,而它的最终级效果便是促进教学相长。

      
标签:教学论文 从沉默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一年级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从“和谐教育”入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