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2036
标签:
作文指导
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创新精神
广西河池地区巴马民族师范学校 黄文吉
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 经济竞争异常激烈。为了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 能否培养大量高质量的人才已经成为国家事业成败的一个决定因素。开发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是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教育需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牢固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作为新世纪主人的创新的精神。人才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必须依靠创造教育,而创造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依据创造规律、通过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教育。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的工具性不能从文化中抽象出来而独立存在,即它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就语文与人而言, 语文也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 它同人的思维、情感、交际密不可分,一个人离开语文也不成其为人。这就决定了真正的语文训练必然是思维、情感、人格、审美等的训练,通过训练所形成的"不是单一能力或复合能力",而是"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所以说,语文教学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而作文,作为语文知识的综合作用,是创造性劳动,通过训练培养创造能力,是其本身就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都是更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大胆创新。一篇文章要不落入窠臼、独具新意,就得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进行求异思维,展开联想,以丰富的想象力给写作的材料赋予强劲的生命, 创出新意, 从中展示社会变革、人类的进步、事物的新生,从中开拓人们的视野,点燃智慧的火花,这是我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终目的。
当然,要使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创新,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笔者以为,在作文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树立"我要写"的意识,把不愿作文的被动心理变为主动心理,作文才能创出新意来。
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呢?
一、创造条件,丰富生活,诱发动机憘
"作文是学生认识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将自己对客观事物感受的理解、认识用书面语言外化出来的过程,是学生心理活动全面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别人是不能代替的。而这个"主动性"参与,往往有其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生活单调,就缺乏表现欲。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大多是在课堂上定个题目(或范围),而它又大多是老套的,狭隘的,远离生活的。以致学生在这个老套的, 狭隘的甚至陌生的圈子里腾挪不动手脚, 练就不成本领。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鲁迅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许多学生害怕作文,主要是因为生活单调,缺少题材。因此,教师务必使写作内容贴切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让学生走出围墙,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再用自己的笔把这些感受物化,这样作文与写作欲望就大大缩短了距离。
具体的操作是:
1. 观察引导, 培养探求精神
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就是说,要给学生自我发挥主体性的机会。对此,观察引导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欲望的方法之一。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是提高表达能力的基础,通过观察,使学生获得写作材料,便可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例如,要写一篇记叙文,可先让学生参加某项实践活动,让学生眼看脑想手记, 回来再写。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观察, 起到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观察要做到细致、有序、突出重点,运用多感官以及边观察边边联想,对观察对象要努力探求,找出新意。同时要帮学生由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比如,通过参加某项活动后写记叙文,应事先向应征说明写的是"记人"的还是"记事"的记叙文;一路所见所闻的材料、景物会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哪些材料和要表现的主题相关等。通过这样的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索,形成自己的东西,通过内化以后,便会产生自己要说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2. 实践带动,打破思维定势
知识和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更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写作材料。尤其是学生走出教室,他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以及和教材中所固有思想形成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打破了思维的定势,积累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材料,一旦"量"已足够, "质"便不会沉默太久,"灵感"来了,写作动机就会产生,作文所表现出来的就会是自己在实践中所获得的新的看法和思想。
3. 把握时机,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我们知道,批判性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特征,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把握时机,引导学生不要"迷信"前人既成的定势,敢于向权威挑战,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鼓励学生在写作中敢于评判前人的得失。这样,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只有对所要写的对象、对写作活动本身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的看法,作文才不致于落入窠臼。
怎样把握时机呢?教师要千方百计使学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前人的感受作对比,使他们在头脑里产生激烈的碰撞,然后接纳一个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主张,把它"外化"出来,作文自然有其创造性。
4. 形式多样,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除了正常的课堂作文辅导训练形式之外,应对学生辅之于一些有效的形式。如口头作文。口头作文常常分散在其他课堂教学过程中或单独放在作文课,还可以放在基本功考核上,笔者常常采用的形式是课前5分钟演讲或描述:在每一次课即将结束时先出一个或是议论或可描述的题目,要求两个以上的学生针对这些题目展开联想,然后到第二次课前上讲台对全班进行演讲或描述。题目诸如"锁头"、"圆"、"竹子"等。两个学生描述完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小结。由此达到思维的多样和广阔性,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演讲或描述中发挥了主体性的作用,参与评判的学生也体现了主体参与的精神,也从中得到多角度、多向性的写作材料的积累,有创造性的作文也就由个中产生。
展开全文阅读
二、体验成功感 激发创造性
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基础的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 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并不是说一定要使爱教育的学生都成为作家或评论家。我们认为,创新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在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教师的目的地分层次在教学生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和创造,以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因此,对于学生作文,我们的评价就应该采取灵活的鼓励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的创造性。
美国学家杰丝. 雷耳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 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中师学生虽然不好喜欢表现自己我, 但也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尊心。因此,教师对他们的作文要求不要过分地吹毛求疵。我们首先应该解放我们的思想,打破束缚学生思想的写作模式,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作一番反思,不要因为学生作文不围绕"标准"进行写作,就胡乱"枪毙"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不但不能发挥学生自我意识,更谈不上培养灵活、开阔、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还提及什么创新,就连学生的写作兴趣都自然而然地淡化了。
文章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个性特色应该是最明显的。由于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应该不同。因此,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多方面正确地、客观地去评价,只要合乎基本要求,都要加以鼓励、表扬,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打破束缚思想的框架,给他们思想、言论以自由,他们便会毫无顾忌地道出自己的心声,讲出自己要讲的话,这样文章才个性,才能创出新意。
总之,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所创新,必须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以自主。我们培养的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他们应 该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独特个性的开拓型人才。我们应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新世纪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纪,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人的素质的核心,新世纪的人是具有个性的人,有个性的人,应该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标签:
作文指导
在作文教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创新——中学作文教学的生命
下一篇:
读诗足以怡情——介绍《太阳的旅行:英美短诗诵读》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