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725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
《鼎湖山听泉》

学习目标:1、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2、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 

3、能分析课文以泉为主,兼及其他的详略有致、明暗交错的组材方式。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5、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

有层次地表达。

6、在“吟哦讽诵”的基础上,背诵优美语段。

重难点分析:1、“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本单元要重点学习的学习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教会学生在吟诵中有所“得”、有所“悟”。首先就要让学生产生朗读的兴趣,乐于沉浸其中,思考、感悟。因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是很重要的环节。

            2、“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

化,有层次地表达。”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在学习中,把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这种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鼎湖山秀美风光。

教师补充。 在优美的音配画中,学生介绍有关鼎湖山的相关资料。   

2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思考:勾画作者游山踪迹,寻找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作圈点勾画和旁批。

  

3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 

二、反复诵读,深入理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设计:鼎湖山可写之景很多,而作为游记,也应较全面地介绍。作者为什么要集中笔力写山泉?又是怎样做到以“泉”为主,兼及其他的?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3 指导学生重点朗读第二三段:1、体会比喻的妙处(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2、找出下文中与此相呼应的比喻。3、引用楹联有何作用?4、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揣摩语气语调、思考、交流、个别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播送音乐,指导学生用心聆听、感受。用一个比喻把自己所听所感写出来。 听音乐,写片段   

2 组织交流、评点 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 1、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2、收集古诗文中写自然美景的名篇。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课文分析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由《小石潭记》的由景生情引入对本文主题的认识。 学生背诵、复习有关知识   

2 指导重点朗读第八段。1、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设喻的?2、为什么先举乐音,再举本体?作者如何把泉景与人生感悟联系在一起的? 朗读、思考、讨论、个别读、交流 

3 指导学生沉浸其中反复诵读至背诵 诵读 

二、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引导学生交流列代写自然美景的佳作,进一步体会这种由景生情,由情而悟的写法。 交流古诗文、体会其表达的情感。   

2 语文活动:小小辩论会

是拉动经济发展重要,还是自然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重要? 学生按所持观点不同分组,合作辩论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1、写一个议论片段,把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

          2、预习《林中小溪》熟读课文,并收集有关作者资料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鼎湖山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鼎湖山听泉》教案
下一篇:《鼎湖山听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