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821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
 26、曹刿论战

《左传》

学习重点:

1、了解词的古今义差异

2、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

3、背诵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关于《左传》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全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候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史。一般认为它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记,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善于描写战争和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和行动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相当大。

二、齐鲁长勺之战背景

公元前684年发生此战。齐是强国,鲁是弱国,他们借口鲁干涉其内政: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孙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杀,公孙白抢先回国得到君位。随之鲁庄公送公子纠回齐国夺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从此齐鲁结仇。第二年齐国进一步想报仇,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结果,鲁胜。这次战役成为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三、范读课文,注意有关字词

刿guì      帛bó      将jiāng      间jiàn

通假字:徧biàn 同遍,遍及。

师:部队、军队

鄙:目光短浅。

加:虚报

狱:案件

福:动词,赐福。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名词。

四、就本文的艰难字词句进行解释,学生译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朗读课文

二、课文内容点拨:全文共分三段

第一段:叙述了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开篇指出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对象、战争性质及鲁庄公的态度。“公将战”说明战争的被动地位。曹刿却请见鲁庄公,说明他早有深谋远虑。

在与鲁庄公的谋划中,曹刿先否定了鲁庄公“衣食分人”,又否定了他的“取信于神”,肯定了作战取胜的条件是“取信于民”。表现了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之鄙。

第二段:叙述长勺之战的概况。文章着重写曹刿如何帮助鲁庄公正确地指挥作战,又一次把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之鄙”作了对比。写鲁庄公“将鼓”“将馳”,跟上文的“将战”相应,表现了他在作战中不察敌情,急躁冒进。写曹刿则以两个“未可”“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他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把握作战时机,至于他为什么待“齐人三鼓”后可以击鼓进军?为什么“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作者先不说明,这是有意设伏,留待雨下文去说,这样写成的战役概况,有利于文章中心的突出。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胜利的原因。先用“既克,公问故”承上启下,“既克”而不知“其故”,足见鲁庄公之鄙,既印证了开头的“肉食者鄙”又自然引出曹刿的论述。用两个“夫”字带出两层意思:第一层,提出选择“彼竭我盈”的有利时机发动进攻,回答了“齐人三鼓”之后才说“可”的问题;第二层提出要判断敌方真实动态的观点,解释“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下令追击的原因。曹刿这些论述都是以弱胜强的经验总结。

三、写作特点

1、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本文主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问题的论述,而写曹刿着眼于写他的远谋,与“远谋”无关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参战人数、战争的激烈程度”等一概不提;对论战起引线作用的事件,如“请见、从战、克敌”等只是一笔带过,这样的剪裁使文章中心突出。

2、语言精练,辞约意丰。全文222个字却是一篇有价值的战略战术的军事论文。开头用10个字就将作战的时间、作战的双方、战争性质、鲁庄公的态度这么多内容交代清楚。再如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3、过渡自然,前后照应。第一段用“战则请从”过渡;第二段的“从战”;第三段用“既克”过渡等都十分自然。前后照应的“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互相照应。第二段设伏,第三段解释等(齐人“三鼓”之后“鼓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逐之”与后面的解释相照应。)

换角度:鲁庄公任人唯贤,放手让曹刿指挥;如果鲁庄公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君臣相互掣肘战争也不会取得胜利。

作战取胜的三个重要条件:

1、战前的政治准备;2、有利的反攻时机;3、追击的可行之时

      (取信于民)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附板书:

庄公之鄙:公将迎战 衣食分人 忠诚神灵 依情查案 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 公问                                其故

曹刿远谋:曹刿请见 民弗从也 神弗福也 可以一战 三鼓后鼓 观察后逐 陈述                                理由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墨池记》简案
下一篇:上枢密韩太尉书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