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598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论求知
论 求 知
弗兰西斯·培根
学习重点:
1、比喻论证、归纳论证的作用
2、选择名言、警句制作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语:
人类为什么要“求知”?因为“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求知能改变人的天性,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所不可缺少的。那么求知有哪些目的?哪是求知的正确目的?求知有哪些方法?求知有哪些作用呢?请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求知》,这里面有上述问题的答案。
二、学生阅读课文
三、关于培根
培根对求知论述的非常全面。他生于1561年,卒于1626年,享年65岁。他和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是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培根少年时就才华出众。12岁入剑桥大学读书,15岁作为英国大使的随员到法国工作,回国后当过律师和国会议员,1596年被聘为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1613年被任命为首席检查官,1617年担任英国大法官,其地位是相当高的。主要著作有《论说随笔文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四、品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画出名言警句。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主要论述求知的目的。分析种种不同目的和偏向,指出“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第二部分(6—9)主要论述求知的方法。对于好书、一般的书、粗糙的书采取不同的读法,提倡多读、讨论、笔记。
第三部分(10—11)主要论述的求知的作用——塑造人的性格,弥补人的精神缺陷。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文内容点拨:
1、本文如果以《论知识》《论学问》为题如何?
《论读书》范围窄,《论知识》范围宽,不具体。
2、怎样论述求知的正确目的?
提出三种目的 → 三种偏向→对学问的不同态度→正确的求知目的(正反两方面归纳得出)
3、找出这部分的比喻论证(第四段),论证了什么论点?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这样写的好处是:运用比喻论证,能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并使语言生动形象。
4、第二部分: 如何对待书(知识)?提倡什么?
对待:浅尝·粗知·钻研
提倡:多读·讨论·笔记
5、第10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用如何?
排比修辞,层次清晰,句式整齐,造成不断列举的气势,有力地证明了论点——知识塑造人的性格。
6、这是什么方法?
归纳论证。前面分项列举事实,后面归纳得出结论。
7、哪些段落运用了排比论述的写法?2、10、
附板书:
消遣 ╲ ╱弛惰
装潢 — 求知目的 —自欺欺人
增才干╱ ╲ ╲书呆子
╲
寻找真理 ——求知目的——启迪智慧
╲
多读 ╲ ╱浅尝
讨论—求知方法—粗知
笔记 ↓ ╲钻研
求知的作用
归↓纳论↓证
塑造人的性格 弥补人的缺陷
二、本文归纳为三个哪些(1、求知目的 2、求知方法3、求知作用)
三、有关词语:
消遣:用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情来度过空闲时间。
弛惰:松懈,怠惰。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加以指摘。
炫耀:夸耀。
揣摩:反复地思考推究。
浅尝:对知识及各种问题不往深处研究。
梗概:大致的内容。
狡猾:狡诈,刁猾。
掩饰:用各种手法去掩盖自己的缺点、错误等。
繁琐:繁杂,琐碎(多指说话或写文章)
高谈阔论:大发议论。
自欺欺人:用自己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四、布置作业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论求知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发问的精神
下一篇:
散步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