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370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9
获得教养的途径

南京市大厂中学  陈文忠、赵晓雷

【教学设想】

    任何科学与哲学的发展都取决于问题探讨,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问题探讨”的教学方式。研究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探讨”,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推进新课程大有裨益。

  一、“问题探讨”的教学方式定位

  1.从科学与哲学的角度看,问题探讨是一切发展的动力。从本质上说,它也是人们发现思维的客观要求。任何发现都是首先发现问题,其次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意识。

    2.从学习方式角度看,问题探讨并非凭空而生。首先,它有科学及哲学的理论基础;其次,它已有实践,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已经使用“问题探讨”方式进行文本教学,成效显著。

    问题探讨的目的是培养语文素养,探讨不能游离语文学习目标。提出问题、深入探讨的基础应当立足学习文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文本,通过文本的语言和文学内涵,理解和感悟作者的观点和情感,领会作者的表达方式,从中获得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

    问题探讨,最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中有独立思考意识。阅读文本,就是和作者作心灵对

话,这种心灵对话的价值不仅在于沟通和理解,更在于积极思维,推进了人透视问题的深度,拓展了人的观察视野。课改要求有创见地阅读。学生通过文本阅读能发现问题,对学习材料作比较辨析,对问题作假设推理,在探讨在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思维过程中,他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提高。

  二、用“三步法”完善问题探讨全过程

  一般认为问题探讨学习方式侧重的是探讨。具体来说,就是在文本阅读中,借助教科书预设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和交流,从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发展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应该说教科书预设的探究题既是解读文本的钥匙,也是提示学习方法的例子,价值很高,但这些探究题的预设是一个引子。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进而自主探究。不仅仅在课堂学习如此,一切阅读都要有此意识,有所运用。

    问题是思维的种子,治学第一要略就是培养问题意识、发展问题思维。当然课堂学习要有序高效,必然要有问题的预设,必然在问题提出后加以思考,讨论解决。所以问题探讨应该包括两部分:提出问题,深入探讨。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缺一不可,二者互相促进,统一体。

    科学的问题探讨应该包括以下三步:

    1.围绕专题和文题,自我提问,回答。阅读文本,对照比较,初步探讨。

    2.抓住核心和关键,提出有价值高质量问题,深入探讨。

3.落实文本,品味语言,咀嚼回味,细细探讨。

【教学实录】

    教学要点:

    1.能理解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性。

    2.对读经典获得教养这一命题,在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品析优美语句。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课前自读《贵在一个“新”字》明确:

    (一)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是独立思考的结果。

    (二)1.疑点无处不在;

    2.要重视积累;

    3.要有批判和怀疑精神;

    4.要注重方法,勇于实践。

    重点:遇到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是什么”明确对象,“为什么”追究原因,“怎么办”提供对策。

    [新课导入]

    师: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教养是有教养人的第二个太阳。”也有人说教养是人生命的文化灵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聆听大师的教诲。

    [自我问答]

    师:看到文题,你有哪些问题?你是如何认识这些问题的?

    生1:我的问题是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读书、欣赏、创作艺术作品、家庭熏陶。

  生2:还有体育、旅游、朋友。

  生3:我的问题是什么是教养?我的回答是言行文雅、善良。

  生4:还有帮助他人,真诚待人。

  生5:有内涵,内心丰富、细腻。

  生6: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人要有教养?我的回答是人有教养,别人才会尊重你。

  生7:有教养体现了人的价值,活得有意思。

  生8:有教养人活得自在。

  生9:有教养人内心舒服。

  (学生自我提问、回答基本上围绕文题,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三个角度提出的,学生能系统地自问自答,不但使自己从文题人手,对文本相关内容有了独立性初步认识,而且正式阅读文本时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作者的差异,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文本独特的价值;一改以往阅读文本的被动、隔膜为主动、亲切。)   

 师:下面请大家阅读这篇文章,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认识我们提出的三个问题的?对照

我们自己的认识,你有什么看法?


展开全文阅读
  学生认真阅读,勾划要点。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初步探讨比较]

  生10: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作者认为“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

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对照我们自己的认识,我感到途径通常是多样的,但我们要学会选择一个最好的,最重要的。

    生11:我补充明确一点,最重要的途径应该是研读世界文学中的杰作,书本37页倒数第四行是这样说的: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的幸福。

    生12:什么是教养?作者认为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

    对照我们自已刚才的回答,黑塞的认识专业、深刻、透辟,深入精神和心灵,自我意识层面上思考,揭示了教养的本质。

    生13:为什么人要有教养?黑塞认为教养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

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对照我们开始时的回答,他和我们的认识有相通之处,说得严谨周密。

    生14: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对照我们开始时的思考,黑塞的认识着眼于教养本身,实在深刻。

    [细读质疑]

    师:大家讲得很好,正式阅读文章之前,根据文题自我问答;通读后对照比较,这只是问题探讨的初步阶段,下面请大家研读课文,抓住文本核心和关键,提出有价值、高质量问题,深入探讨。

  学生细读质疑。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深入探讨]

  生15:我们组提出的问题是: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的追求,这不是矛盾吗?我们经过思考讨论后认为,这看起来矛盾,实际上是不矛盾。真正的修养不追求直接的功利,它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二者不是一回事。

    生16:从人的生存来说,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层次,准确地讲,是生存的境界。

    师:分析得很清楚,大家明白了吗?    生(众):明白_『。

    师:那好,我们齐读第一段,准备复述。

    生齐读后,师指名复述。

    师:第一组开了好头,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使我们对教养的认识更上一层楼了,下面哪一组接着汇报?

    生17:文章第二自然段说,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获得教养的途径之间真地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吗?我们讨论后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对其它途径,研读世界文学是最基本、最普通、最有效的途径;但对于具体个人,情况千差万别,音乐家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可能就是音乐欣赏与创作。

    生18:我个人认为,从本质讲,获得教养的所有途径同等重要,而且一个人获得教养可以从多个途径中获得,既可以研读世界文学,也可以欣赏世界音乐,各种途径之间是统一的。

    师:这位同学想得真深刻。各种获得教养的途径同等重要,它们是统一有机的,有思想,了不起。大家鼓鼓掌祝贺他。下面继续汇报。

    生19:黑塞说读书使人获得教养,荀子说读书使人智明而行无过,还有人说读书使人幸福,读书的最重要作用是什么?我们讨论后认为,读书学习使人智明行无过,这是从修身养性角度说的;读为使人幸福,这是从人生主观感受角度谈的;读书使人获得教养,读书本身就有意义,这已经深入到行为本身及人的自我。三者是统一的,又是逐渐深入的。

    生20:我们组的问题是有人读了许多书,为什么却没有教养?而且有人认真读了许多书,

学问很大,为什么也没有教养?经过讨论,我们认为要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是读书,但读书并不一定能获得教养。一是怎样读,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肯定不会获得心的教养。二是关键在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师:这组同学运用文章的词句解答疑惑,融会贯通,好!

    (问题探讨的重中之重是质疑,是提出有价值、高质量的问题。如何提出高质量问题是问题探讨高下成败的关键,应重点研究。)

    [品味精辟语句]

    师:同学们,黑塞在谈到读书能使人获得教养时,意味深长地指出,没有爱的阅读,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对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21:这句话是说读书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只有这样才会获得心的教养。

    生22:有心灵的教养,才是有价值的阅读。

    生23:想想我们自己阅读时,大多数是隔膜的,没有爱的追求,没有对知识的敬重,所以老觉得没有多少收获。

    师:说得很中肯,我们读作品,要联系自己实际,理解就会真切。大家一起读背这句话。大家看文中还有哪些精辟语句,找出来讨论讨论。

    生24:文章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我认为这句话既形象又深刻,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以“体育”为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很形象。“完成又是激励”是说完成了一个目标,又有新的目标,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激励。

    生25:第七段中有一句:“他们把这个世界当成一所小小的美丽幼儿园,园内有种着郁金香的花坛和金鱼池;后来,幼儿园变成了城里的大公园,变成了城市和国家。变成了一个洲乃至全世界,变成了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永远以新的魅力吸引着他们,永远放射着异彩。”我感觉这段写得告别美,细细想又特别有意义。阅读经典给我们带来了神奇的世界,阅读过程是获得教养的过程,是愉悦的精神旅行,它让我们不断地感受到惊喜。

    生26:我认为写得更精彩的是它下面的这句话:“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目的地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出现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这句话把人们读书过程的个人性、随机性、无止境性写得特别形象,好象讲故事,很吸引人,又发人深思。

    师:这位同学真是慧眼,我们齐读这句话,好好感受一下。

    师:由于时间限制,我们不能再交流了,相信许多同学还有很多感受,请大家课后写在书上,互相交流。

    (品味语言也是问题探讨,探讨最后必须归结到文本上去)

    [课堂小结j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获得教养的途径》,文章阐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途径,既有感性描述,也有理性发微。许多论述精彩之至。我们的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请哪位同学小结一下本节课我们是怎样问题探讨的。


展开余文
    生27:科学的问题探讨应该包括以下三步:(一)围绕专题和文题,自我提问,回答。阅读文本,对照比较初步探讨。(二)抓住核心和关键,提出有价值高质量问题,深入探讨。(三)落实文本,品味语言,咀嚼回味,细细探讨。

[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明确问题探讨三步。

2、以“修养”为话题,写一段话。

【教后反思】

    提出有价值、高质量问题是问题探讨的核心,怎样提出有价值、高质量问题呢?

    第一问,面对专题和文题,我们要自问自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只要我们多问几个问题,我们阅读文本时就不会头脑中一片空白,就不会阅读时感到十分隔膜。第二问,作者是怎样认识以上问题的,对照自己最初的自问自答,有什么差异,说明什么。可以说,这时你才真正进入文本,真切体会其妙处。第三问。我们的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认识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这时,你还要反思一下作者的认识一定正确吗?条件变了,他的论断还成立吗?从本文学习而言,获得教养的途径真有重要不重要之分吗?对于艺术家,艺术欣赏和创作难道不是最重要的途径。随着这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与探讨,我们的问题探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问题链,这才是真正系统的问题探讨。

    对于真正问题的追问探讨,是从文本层面,现实层面向作者主观认识层面、理想观念与前瞻观念中的问题进行飞跃的,是思维量的筛选与质的追踪。

    其次,要学会在细节处进行深入的问题探讨。何谓细节?我们在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遵

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在文艺创作中我们还必须将理性的、抽象的思维成果“物化”为具体生动的典型形象,即符合个别——一般——个别的艺术思维规律。我们要注意艺术思维中的个别形象,因为它已被心灵化“而不同于当初的形象了,这个“个别”本身还具有无限丰富性,它既是外部有形世界的代表,也是内部心灵世界的象征,即这个“个别”之中还包括许多具体生动的“个别”,这就是细节。它是典型中的典型,个别中的个别。通过细节把握整体,这是有价值、高质量问题的共性。

    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开头,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不是看似矛盾吗?看起来,这是对本文局部的一个细节发问,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它是深入理解教养的窗口,对这个所谓细节问题的探讨大大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

    最后,我们要落实到文本语言上去品味。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我们在阅读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时,一定要学会欣赏和热爱语言。语言美的最高境界是创造。创造性的文学语言,来自于“千锤百炼”,形成了“陌生化”的话语蕴藉特性,区别于“自动化”的日常生活语言。

语言妙在何处,通常包括内容与形式两方面,两者是统一的。但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语言形式上的赏析。尽管本质的东西——即意义——是常在的,但表现它的形式却会不断变化;不同的语言形式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不同的境界。可见,通过形式破解内容,并非纯粹的形式主义。

语言形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作品的本体性问题和区别性特征。提出有价值、高质量问题,千万不能疏忽语言,尤其有意味的语言赏析。我们要努力通过问题探讨积淀语言形式的素养。

    怎样提出有价值、高质量的问题,必须明确:

    追问是问题探讨的基础与起点,通过它发现问题,细节关注是其支点,通过它梳理问题;    品味语言是其亮点,通过它升华问题。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使问题探讨的课堂生机盎然,精彩纷呈。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获得教养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8
下一篇: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0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