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961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1
《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创新阅读
镇江市润州中学
开课类别:教师发展学校公开课
开课时间:2005年10月5日
教学设想:在学习了本专题后过一段时间,让学生重新阅读、思考本专题中所涉及的问题,使赞同的观点更清晰、更深刻,使反对的意见讨论得更深入,从而形成更符合学生个性的、更具有操作性的观点。
课 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引出“温故而知新”(1分钟)
1、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先贤大儒,他是思想家,更是教育家,他的许多关于学习的论断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大家还记得孔子强调“温习”的一些句子吗?
(生回答)提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温故而知新”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那么,我们该怎样“温故”从而“知新”呢?(停顿,学生思考)我想,要“知新”,“温故”就不是简单地浏览旧知识,而应当整理、反思、质疑旧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 (板书:温故而知新)
3、“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专题就有许多值得“温故”的内容,一个多星期前,我们学习了这个专题,上次周记中有11位同学说:这几天,回过头来读读这个专题,发觉自己又有了新的思考。课代表很是热心,将同学们的反思记录收到我这里。今天,我们就《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的学习也来一个“温故而知新”。 (板书:《获得教养的途径》)
二、“温故”——整合、浓缩专题知识(5分钟)
1、什么是“教养”?
2、结合课文说说追求“教养”的意义是什么?(课本P37)
提示: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3、专题主要内容(教师提问,指名回答)
提示: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从质疑到创新”(板书)
第一部分,经典的力量。重点谈研读世界文学,出发点是一个“读”(板书)字。强调反复阅读,不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读”,就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第二部分,求学之道。这部分议论的出发点可以用一个“学”(板书)字来概括。《劝学》强调个人的学习,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三个角度论述“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师说》讲的是“从师而学”,阐述了关于“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而学的重要性和应持的态度。
第三部分,从质疑到创新。这部分谈“思”(板书),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
三、过渡: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揭示了阅读个性化、人本化的道理,我们在阅读作品时不能做作品的奴隶,应当站在他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对作者的观点要勇于质疑,如果你赞同某观点,应当以例为证,使之更丰富、清晰,如果你反对某观点,应当以例为证、以理服人,通过反思,形成更自己的、个性化的观点
四、“知新”——质疑、探讨,形成新见解(38分钟)
(一)“读”的反思(11分钟)
1、请同学们就赫尔曼•黑塞和王梓坤(P48-50)关于读书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组织、引导)
提示:(1)读什么?
赞同:
质疑:如,阅读应当向上看(读经典),还是向下看(大众读物),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2)怎样读?
赞同:
质疑:如,赫尔曼•黑塞主张反复研读经典,这与韩愈所主张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王梓坤所提倡的“倘有余暇,何妨多读”的观点是否矛盾?两者有没有借鉴意义?你怎么理解的?(黑塞——研读经典 王梓坤——有知识,才有比较,有比较,才能发现问题。知识渊博的人见解比较深刻,思考比较周密,而且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常有远见,预测也比较正确,主张“精于一而后博”)
2、读书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提示:读书人有句名言:万卷诗书勤参看,自得人生万载长。讲的就是读书对人生的启迪(板书)意义,使我们的人格、心灵更充实、更完善。
3、对我们获得教养具有借鉴意义的还有没有其他途径?
提示:经验等(板书)
(二)“学”的反思(13分钟)
1、请同学们就荀子和韩愈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组织、引导)
提示:
(1)赞同什么?
(2)质疑什么?
A、“学”与“思”有什么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对“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有什么不同见解?
○韩愈“道”指什么?即韩愈主张人们学什么?
提示:儒家之道
○新时代的我们该学什么?如何对待古代文化?
提示:古代精华+时代内容
○教师到底该起什么作用?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如何理解才正确?
2、有人说: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求取(板书)的过程。你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1)诸葛亮《戒子集》中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2)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我们除了自己求取、向老师求取,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还有哪些渠道可以求取?
提示:网络等。
(三)“思”的反思(14分钟)
1、请同学们就王梓坤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组织、引导)
提示:
(1)赞同什么?
(2)质疑什么?
如,有同学认为:王梓坤十分强调“独立思考”的作用,观点有些偏颇,新时代讲究高效率、快节奏,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应当讲究“合作探究”,没有必要“终日而思”,那样做浪费时间,而且往往不够全面。你认为就获得教养的途径而言,有没有必要提倡“合作探究”?
展开全文阅读
○王梓坤强调“独立思考”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独立思考的根本目的,就是尊重客观存在,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中国教育落后,主要在于灌输代替了独立思考。无论在具体的学习还是研究,“不思想”终将一事无成,充其量只能得“死的知识”,只有独立思考才有可能获得教养,获得智慧。
○王梓坤是不是反对“合作探究”?
提示:P52“当我们的思维难以深入时,可以向群众学习,向书刊学习……”
○独立思考能不能和合作探究有机结合?
提示:“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板书)
2、一个人借鉴了许多、求取了许多、独立思考了许多,是不是就一定能获得教养呢?
提示:还必须注重实践(板书)。
3、王梓坤引用了清初思想家唐甄《潜书》中的话来强调反思与实践的关系,“心,灵物也;不用则常存,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有同学提出疑问:“大用之”则一定“大成”吗?
五、课堂小结(1分钟)
反思是一种品质,经验从反思中来,智慧从反思中来,反思使我们对旧事物有了新的认识,反思使我们对新事物有了更深的体悟。今天,我们一起“温故”、“知新”,从“启迪”、“求取”、“反思-实践”三个方面拓宽了获得教养途径,在一些问题上形成各自的见解,获取了文化,在道德修养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完善并丰富了自己,这本身也让我们获得了教养。
附:板书
获得教养的途径
温 经典的力量 求学之道 从质疑到创新
故 读 学 思
知 启迪 求取 反思-实践
新 书籍+经验等 古代精华+时代内容 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 …… ……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获得教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0
下一篇: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2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