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675
标签:
教师随笔
人间已无骆宾王
巫唐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之中,王勃、骆宾王都是神童。但两人命运都很不济,让人想起“天妒英才”那句老话。骆宾王七岁时便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咏鹅》诗,但此后的经历却非常坎坷,清人陈熙晋曾用四句很悲惨的话概括他的一生:“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
骆宾王年轻时曾在道王李元庆府中做属员,但他生性孤傲,不肯托人情、走后门,于是坐了好几年冷板凳。有一天李元庆忽发奇想,要手下人各写一篇文章说明自己的长处,骆宾王却拒绝“自我表扬”,不肯奉命。后来他看出,不“自我表扬”便没有出路,于是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频频给大小官员们上书自荐,大谈自己品德如何高,学问如何大,“九流百氏,颇总辑其异端;万卷五车,亦精研其奥旨”,昔年所深恶痛绝的脂粉,开始往自家脸上大把涂抹,连“少希顾复,辄布悃诚”,“伏乞恩波,暂垂回盼”之类低三下四的话都说出来了。然而这般前倨后恭、费尽心力,也只弄到长安主簿之类的小官。
仪凤三年(678),年逾不惑的骆宾王总算被提拔为侍御史,当了一生中最大的官。他急欲大干一场,多次上疏言事,不想触怒了上头,结果被安了个贪赃的罪名下狱,然后打发到浙江任临海县丞。他郁郁不得志,很快弃官而去。接下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光宅元年(684)9月,开国功臣李勣(即《说唐》中的徐茂功)之孙徐敬业以“匡复皇唐”为名,自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突然现身军营,替徐起草了一篇《讨武曌檄》,辞锋警利,气势不凡,极富煽动性。武则天开始读到“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之类的句子,还嘻嘻地笑,但等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禁瞿然一惊,问:“这是谁写的?”左右告诉她是骆宾王,武则天不满地说:“宰相怎么能漏掉这种人才!”
檄文虽壮,无奈徐敬业军实力不济,不久兵败。至于徐、骆二人,后来的史书有的说他们死了,也有的说,两人其实是逃走了,但武则天的部下怕被治罪,于是找了两个长得相像的人斩首献功,后来虽然知道两人没死,也不敢再去捕来自找麻烦,徐、骆两人得以投入僧寺,了却残生。还有人说,骆宾王落发后曾遍游名山,四海为家。按佛家的说法,出家也等于离开了尘世。总之不论是死是活,人间已无骆宾王。
又是若干年过去了,武则天也已经失势。这时开始流传这样一件奇事:
曾在武后朝中得宠的诗人宋之问遭到贬谪,后来被放还,经过江南,游灵隐寺散心。这一夜月色清明,宋之问长廊漫步,望着夜色笼罩的西湖和灵隐寺对面的飞来峰,吟出两句诗道:“鹫岭郁岹峣,龙宫锁寂寥。”可是后面的怎么也想不出来,搜肠刮肚,徘徊良久。这时有个老和尚走来点佛前长明灯,见状问道:“年轻人这么晚还不睡,有什么事呢?”宋之问答道:“我想以贵寺为题做首诗,可是现在思路接不上。”就把已做成的两句又念一遍,老和尚微微一笑,立即接口道:“下一联何不说:‘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听到这样遒丽贴切的佳句,惊愕得说不出话来,再想说什么时,老和尚已飘然而退。宋之问得了这个提示,很快就把整篇诗做成了。第二天天亮之后,宋之问迫不及待想再向老和尚请教,找来找去,整个寺院里却再看不见老和尚的身影。询问其他寺僧,都推说不知。被他逼问急了,才有一个人悄悄对他说:“这位师傅云游四方,在家时的俗名好像是骆宾王。”
可惜,这只能是个传说。也许确曾有人在唐时明月下遇到传说中的落发诗人骆宾王,但这个人不可能是宋之问;也许确曾有人忍不住技痒指点宋之问做诗,这个人也不可能是骆宾王。翻翻《骆临海集》,题赠宋之问的诗有好几首,如《在兖州饯宋五之问》、《送宋五之问得凉字》、《在江南赠宋五之问》,两人应该早就认得。这让我有些失望,也存了些幻想。
标签:
教师随笔
人间已无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唐朝著名诗人骆宾王生死之谜
下一篇:
骆宾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