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2071
标签:
教师随笔
上帝的背影
世纪中国 摩罗
一
张宇光兄,亲爱的朋友:
谢谢你多次来信,也谢谢你多次寄来你的文章。你的文章非常有
意思。我很喜欢你的风格。那种随意、那种坦诚、那种直抒胸臆,都
是我所喜欢的。很性灵,很无拘无束,这才叫写作。这是掏心掏肺的
写作,是能得到轻松和自由的写作。你谈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
那篇短文,显示了汉族知识分子的良知。你写西藏的长篇著作《拉萨
的月亮》,我和朋友们也很喜欢。这部著作一点政治腔调都没有,也
无意谈论民族问题和文化学术问题。你是以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兴趣,
从大地、从生命的角度写作的。全书充满了对西藏大地和西藏民人的
真情真爱。你是一个诗人气质很浓的人,你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温
情和礼赞。
你的写作方式也是那么随意,那么亲切,一点架子也没有,一点
也不故作高深。你对于那些为西藏民人所特有的、对汉族人来说很不
适应很不习惯的民风民俗,没有一丝一毫居高临下 的审视眼光。就
这一点而言,这部书在汉族人所写的关于少数民族的著作中,怕是绝
无仅有的。这本书的序言我还没有动笔。我本想前一阵子写好,后来
因故耽误了。我想还是等到出版社的答复再写也不迟。但我在读书笔
记中已经提到过它。其中的一些内容,还想写进日后的笔记中。 你
为钱理群老师、余杰和我所写的文字,我和余杰都很喜欢。钱老师的
看法怎样我还 不知道。我估计他也会喜欢的,因为他像你一样,也
是性情中人,一定会喜欢这种性灵化的字。
你对我的文字的肯定和阐发,让我感到非常亲切。你我文风虽不
一样,可是我们的感太接近了。正如你在信中所说的,“在这里给人
希望的不是希望,而是绝望。给人痛苦的是痛苦,而是快乐。给人快
乐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这是眼下中国最奇怪的地方。”我生活在
这样奇怪的境遇中,多半只有麻木和发疯两条路。我们如果既没有发
疯,也没有彻麻木下去,算是得到了天之大助。我们应该为此庆幸,
为此感谢上天的大恩大德。尽管我文字中常含怨愤之情,但在内心深
处,我是很有点蒙恩承德之感的。基督教中有感恩节,们因了自己能
平安地活着而体验到上帝的恩赐。我的意思差不多。我没有在绝望中
疯狂,是保持了平安和清醒,这真是造化的无量恩德。
至于那些复杂的文化问题,出于读书人的癖好和习惯,我也不是
完全不去想它。可是确实越来越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去面对它。我对身
外之事,好像越来越不关心了。前几年,我有点寄希望于个人,我的
一篇讨论知识分子精神资源问题的文章,最后一节就叫“成为个 人”。
那时我还准备写一篇文章专门讨论这个问题,提倡在中国来一个精神
哲学的转变,以有纯真的本性和强大的自由意志的个人,作为我们重
建文化的支点。可是后来,我对自西文艺复兴以来,在几百年间建立
起来的人本主义传统和个人主义精神,渐渐产生了怀疑。我终于知道,
人、个人,决不象西方人道主义者说的那样光明纯净,也不象他们所
说的那样值得我们坚定地信赖。我不是想从道德的角度对人作什么批
判和清算。我只是想说,人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当然也没有贯
彻、实施自己的心理愿望和精神信念的能力。
人几乎完全受着人性深处隐秘的欲望和冲动的掌握、控制和支配,
同时也深受与生命伦理相抗的历史逻辑的支配。尽管人类知道怎样才
是高贵、怎样才是幸福,人类甚至一天也没停 止过把自己引向高贵
和幸福的努力,可是人类所建立的一切理想,都被自己所毁坏。人类
所 建立的一切契约、禁忌和原则,都被自己所砸碎。比如说,人要
求自己遏制暴力冲动,建立 相互尊重、和平友好的伦理秩序,可是
人类竟然没有能力放弃战争与暴力哪怕一天或者一小 时。人一有机
会就掠夺,就使坏。你的笔下就写到了西藏原始部落之间的抢掠问题。
实际上 这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法布尔的《昆虫记》详细描写了屎
壳郎巧言欺诈、劫掠同伴食物的 情况。在远古时代,几乎所有的部
落都是这样掠夺成性、逞强欺弱的。一切战争最初的最根 本的原因,
都是掠夺。汉族与匈奴族之间的无数次战争,都是由掠夺导致的。中
国商周时 代弱者向强者进贡的规矩,实际上就是掠夺与征服的延伸。
对于强者来说,这是一种 不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的一劳永逸的掠夺。
周代用严格的礼制使得这种掠夺合法化、合 理化,从此掠夺成了天
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文明行为,成了叫孔子眷恋不已的“礼”。孔子
最急切的政治主张就是恢复周礼。人们甚至给“礼”赋予高贵神圣的
意味,真是滑稽得很。 这是人类的思想家在百般无奈中所作的万般
无奈的选择。今天,我们已经很少有人注意到, 这种制度化的掠夺,
就是强者的一次性暴力所获得的利息。
我们总是用居高临下的眼光审视古人,好像我们比古人文明了一
些,聪明了一些。这是现代人一相情愿的妄断。发生在现代世界的那
些战争,与古人的战争在性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现代人的残酷,与古
展开全文阅读
人的残酷也没有什么区别。仅仅只是方式略有改变。当我们知道玛雅
人把人的头皮剥下用于祭祀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嘲笑他们的愚昧无
知,更不要产生什么优越感。希特勒的焚尸炉与玛雅人的剥皮刀,谁
更残酷?仅仅一颗原子弹,就可以杀害几十万个生命,这样的残酷,
是古人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为了一种虚妄的信念,不惜杀害十分之一
的人口(如前苏联),甚至五分之一人口(如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
也是古人不可想 象的。
古人大约没有思想罪,现代社会大量大量的人因为怀有某种思想
而被剥夺生命,或者像胡风和那些右派分子那样被剥夺做人的权利。
有时候,甚至所有认字的人都要被关进集中营,这种有理说不清的痛
苦,不会比面对玛雅人的剥皮刀时的痛苦小一些。我真真切切地 相
信,现代世界的残酷和罪恶,一点也不比古人少。仅仅只是方式有所
改变。如此而 已。
也就是说,人类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一点也没提高。人类依然
深陷在欲望的汪洋大海中,无力自拔,大多数时候也无意自拔。由于
受到人本主义思潮的鼓吹,现代人很少考虑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很少
面对人性中阴暗下流的东西。我们几乎是无限夸大了人性中光明的一
面和高贵的一面,我们甚至常常相信人类是万能的。尤其可怕的是,
我们竟然常常相信个人是万能的。以人类亿万之众,竟然常常愚蠢地
拜倒在某一个凡身肉胎的脚下,把世界的一切希望和个人的身家性命
都交付给这么一个个人。这一点更深切地说明了人是多么残缺不全
的一个物种。
多年以前,莎士比亚剧本和诗歌中对于人性的礼赞,布克哈特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的自尊自信和人格理想的充满诗意的描述,拜
伦、普希金、莱蒙托夫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和捍卫,歌德、惠特曼对
于人的内在创造力的展现与歌颂,卢梭和马克思对于公正、平等、正
义的呼唤和信赖,康帕内拉、布朗基、克鲁泡特金、车尔尼雪夫斯基、
杰弗逊改造人类生活的伟大热情和伟大生命力,托尔斯泰、甘地、泰
戈尔浩荡无边的人性之爱,——所有这一切铸就了我的精神生活。所
有这些人,都是文艺复兴以来人类所诞生过的最伟大的人物,他们的
思想和行为,是文艺复兴以来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财富。很长
一段时间,在最闭塞的地理死角和社会死角,我一直独自承受着来自
人性深处和社会深处最阴暗力量的挤压和蹂躏。可是,由于对上述那
些伟大的财富怀有坚定的信念,我一直保持着饱满的神气。我甚至形
成了具有人格主义色彩的思想倾向,认为人有能力按照自己认定的理
想人格铸造自己的形象。二十世纪具有怀疑主义色彩的各种思潮,对
我的影响很少很小。我常常不无骄傲地说,我是十九世纪的人,我愿
意永远生活在十九世纪。可以说,我是近代人文主义精神传统的 最
真实的作品和最坚定的信徒。
可是,最近两三年来,我渐渐感觉到人文主义的思想资源没法解
释我对于人类历史、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整体观察和整体体验。我所认
识的人和人性,跟他们所描述的人和人性,差距很大。人类虽然一直
在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可是这些努力的有效性很小很低。人文主义
者对于人和人性的礼赞、信赖,越来越显得不真实,显得苍白无力。
人根本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意气风发,灿烂辉煌,也不象他们所想
象的那样具有具有决定自己命运的道德能力和理性能力。
人是一种希望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永远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的动
物。他不但是历史的奴隶、社会潮流的奴隶,也是自己的奴隶。人主
宰自己的愿望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不真实的,或者说是自以为真实,
实际上并不真实。历史上许多了不起的人物,为人类的生存作出了各
种各样充满光辉的解释,设定了各种各样引人入胜的生活意义,这表
明了人性深处对于生命之虚无与虚妄的恐惧。但所有这些假设都没法
把生命本身的虚无填满,也没法使得人性中阴暗下流的东西得到实实
在在的改变。人类对于生命之虚无与虚妄的恐惧将是永恒的。
看清了人类的有限性,并不意味着对人类的幻灭和蔑视。我所幻
灭的是对于人性的过于光辉过于单一的礼赞和信赖。我的文字如果像
你所说的打开了一个什么口子,这个口子就 是幻灭。人性深处的痛
苦和无奈,时时都在启示着我们调整对人类的态度。尽管人类也有
值得礼赞的东西,可是更根本地说,人类更需要悲悯。尽管人类必定
要为掌握自己的命运继续付出不懈的努力,但人类更需要得到某种内
外相通的力量的拯救。跟礼赞比 起来,对人类的悲悯是更为深刻的
感情。这是领悟到人类别无出路而生长起来的最真 挚最温柔的爱心。
当我们这样爱人类的时候,内心已经体验到了精神得到拯救的可能性。
在没有出路中寻求出路,这也许就是人类唯一的出路。这唯一的出路
不在于幻想自己 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在于看清人性自身的有限性,
向人类之外寻找拯救。人类的根本缺陷 决定了人必须放弃人类万能
的虚妄信念,必须到人类之外和人性之外去寻找精神出路。 这就要
求人学会真实,学会谦卑,学会虔敬。如果说人性确实还有光明因素
可言,真实、 谦卑和虔敬就是其最充分的体现。说到底,爱的力量,
拯救的力量,依然来自人类生命的 内部。
张兄,这封信写得够长的。我算是向你交代了我的思想历程。我
的这些思想变化,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在最近两三年间,一丝一
毫地逐渐出现的。这期间是我精神上最虚弱的时期。对于人本主义思
想传统的幻灭感深深地折磨着我。这种折磨还没有完全过去。用悲悯
的眼光悲悯自己也许是有效的,可是用拯救的态度拯救自己却难于做
到。在我从人本主义精神资源中渐渐退出的时候,没有另一个同样丰
富的资源为我提供支持。我企图从宗教世界汲取营养,企图从基督、
佛陀、托尔斯泰、甘地、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得到启示。可是我们的
文化传统和生活环境使得我们与宗教隔得太远。尽管我想尽快跨过去,
却感到步履沉重,虚弱无力。我只能远远地打量他们,极力从他们模
糊的背影里感受希望之光。我几乎为此耗尽心力,无法去关心更加广
泛的问题。我不知道这种虚弱感何时能够结束,但我们总该好自为之
才是。你在信中说,“我给自己定了个大致的目标,以后试着努力去
做。这种时候只能多要求自己。”你的想法对我具有鞭策和鼓励效果。
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应该永远保持最大的善意,保持最真诚的祝福和
祈祷,但永远不要抱有什么指望。指望太多,其实是为难自己。即使
是对于自己,我们也很难有多少期待和信赖。人性如此,历史 和现
实如此,我们作为人性的承载者,作为历史传统和现实环境的创造物
和体现者,怕是也难于超越诸般缺陷和罪孽吧。我的意思并不是要取
消人的主体性,更不是主张自甘堕落,成为心安理得的无赖。我只是
说,对自己也要低调一些。你所说的试着去做,其实就是低调。低调
不等于放弃对自己的要求,这正如你紧接在“试着”之后,没忘记加
上“多要求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对自己的要求,这就是人
类值得我们敬重的地方,这也是我们把绝望当作希望的理由。
你说“给人快乐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这就使得我们拥有最
多的快乐。为此我要记 住这句格言。 敬祈秋安!
摩罗
1999.10.09
北京黄村
(摩罗 102600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系 电话010-69221410)
标签:
教师随笔
上帝的背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作为一种人生信仰的本质”——张灏的传统文化更新观
下一篇:
地外文明:一个现代性的神话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