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6949  
标签:教学论文
古诗鉴赏——景与情的关系
河北迁安一中教师 韦秀平

      诗是文学中的精品,是文学国度的王子,她涅盘于诗人心底的软泥,羽化于景与情的无声默契,是诗人穷其一生去追求的美丽新娘。在我国灿若星河的文学宝库中,古诗则是这其中最耀眼的一颗,因为她地位险要,艺术动人,这才要我们努力的去学习和研读,从而才成了高考中的一个热点。既是精品就会让人快意而无从下手,那么方法就显示出了高手的不凡,如何才能作到答案准确而不失分呢?我觉得体会诗人在诗中赋予的情感,把握情感与其附着物——景,的关系很重要。这里我就对鉴赏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作一下探讨。

      “诗言志”,诗人写景的目的是抒发感情。要鉴赏诗中的景 ,就需留意写景的角度,如远近、高低、俯仰;要把握和分析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色、绘声;要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明暗、虚实、香臭、酸甜、苦辣、冷暖等。诗人写景是为了衬托(包括正衬、反衬)情,具体关系为:乐景写哀情,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写出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喜悦之情;哀景写哀情,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用落叶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哀景写了情,如李白的《塞下曲》写到“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表现的却是“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样的保家为国的豪情;乐景写哀情,如,“劳歌一曲斛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以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用色彩明丽之景表现的是依依惜别之情。

      上面在形式上谈了关于景和情的关系,下面我们再谈一下在内容上鉴赏写景抒情诗的具体做法:

      一、 先找准诗中诗人所描写的意象,再看这个意象的修饰词(形容词、动词等),从而把握意象的特点。

      如:(05年高考全国卷Ⅰ)考的是李华《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诗人写的意象:草、涧水、树、花、山、鸟。其特点(修饰词)分别是:萋萋、东流复向西、芳、自落、春空啼 。诗人所描写的是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但反衬的却是诗人凄凉(伤春、惜春)的心境。

      二、运用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景物氛围特点(要忠实于原诗)。

      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写的意象有:阳光、江山、春风、花草、泥土、燕子、沙滩、鸳鸯。其特点是:丽、香、融、暖。对诗中明净绚丽的春景我们可以描绘为: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月,花草散发出清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

      三、分析情感 时,除注意景物特点外,还要注意诗的时代背景,做到准确、具体、针对性强。

      如第二点中说的杜甫的诗,若不考虑背景,就可能理解为对初春景象的喜爱之情;结合背景就能准确理解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四、组织语言,运用模式,规范答题,可用动宾形式表述。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总结表述思路:景+特点+意境+(效果)+感情,表述模式为:描绘了——的景,创设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感情。

      如:韦庄《台城》诗诗人描绘了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昔日日的六朝已成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古城的柳树依然枝叶繁茂,如绿烟笼罩长堤的景象,创设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盛衰兴亡的感慨之情。 作到正确的鉴赏诗歌的景和情,就能我们读懂写景抒情,答好鉴赏景情关系的题,自如的鉴赏写景抒情古诗,从容对待高考。

      [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借景抒情是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全篇写景,但惜别之情充溢其间。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描写是如何表现惜别之情的?

      2、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3、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展开全文阅读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船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思路点拨]

      1、诗歌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用“柳条藤蔓”将“离情”系住,表面写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实际上表现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黄莺的’频啼“,更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运用了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更浓烈地抒发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湖上亭春风骀荡、景色宜人的乐景,衬托了诗人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哀情。

      2、:“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3、:”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调。“客船” “无灯”“野店” “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下,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条、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标签:教学论文 古诗鉴赏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教师作品:洪山纪游(网友来稿)
下一篇: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