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798
标签:
教师随笔
李广缘何难封侯
司马迁因为好友李陵兵败降敌说了几句直话,触怒汉武帝,被处以腐刑。他“隐忍苟活”,发愤完成了《史记》。在《史记》的一篇《李将军列传》文中,对充满悲剧色彩的西汉名将、李陵的祖父李广的遭遇寄于无限同情和感慨。对他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却不能封侯抱不平。由于受历史的局限,只能哀叹是“数奇”使然。后人多有此论。唐朝诗人王维在《老将行》诗中曰:“卫青不败乃天幸,李广无封缘数奇。”
为什么只算下中等之才的李广的堂弟李蔡能封侯?李广的一些部下也被封侯?在攻击匈奴的战争中,各部队好多校尉以下的官的才能不及上中等,却能立功封侯?而李广每次战争都在其中,但没有一点功可以封侯呢?其实,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李广不能封侯不是没赶上机遇,而是因其个人的因素。汉文帝时,他没有征战立功的机会,正如文帝曰:“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到哉。”可是到了景帝时,李广有了立功的机会。吴楚叛乱时,李广跟随太尉周亚夫攻打吴楚军,夺获吴楚军旗,昌邑一带都知李广有功有名。但是,作为朝廷命官的李广,却私下接受了梁王授给的将军印章。当时的汉皇朝对诸王存有戒心。而李广这一举动无疑是一个“政治错误”。所以李广虽然有功,也不得受赏。这能是因“数奇”吗?只能说明李广政治素质太低,没有政治头脑。这能怨谁呢?只能怨自己没有很好把握机遇。且不说他因何等理由“杀降”,就是处人办事也不够宽宏大量。一次霸陵尉喝醉,没让李广路过。等李广管人家时,就公报私仇,把霸陵尉杀了。
待到汉武帝时,变文景的“无为而治”为“有为进取”;变过去对匈奴的和亲政策为反击进攻政策。战争由过去的防御战法转为用骑兵军团纵深突袭的战略打法。这本是军人立功封侯的大好机遇。但李广只善于近战格斗骑射,突发事件的机智应变,满足过去的经验,没有树立新的军事理念,没有学好新的战役打法。所以李广有五次大的机会,但一次也没立功,虽然在败中表现的十分英勇机智,叫敌人胆寒。有时小战赢得精彩,但整体的大战却输了。多一次机遇多一次立功的机会,不管什么原因,但绝不能每次机会都不好。卫青等年轻将领敢于突破旧的军事理念,标新立异,抓住机遇,纵深突袭,以奇制胜。多次立功,也没有值得奇怪。机遇是给那些有准备的素质高的能者。李广多次把握不住良好机遇,只能说他是个两军对阵的智勇战将,而不是一个善于指挥战略性的大战役的将帅之才,非“数奇”也。
当今,一些人进步慢,怨天尤人,就是不从主观找自己的原因。有时同学中年聚会,对一些人成了上流社会的显赫人物既羡慕,又感慨。有的不服气地说,他当年念书的成绩大比如我好,也没有我聪明,他有今天的辉煌是命好,我是属李广式人物,命运不济。一个人的一生的命运或者说机遇固然很重要,有时甚至起关键性作用。倘若你没有把握时机的素质和本领,给了你机遇也是枉然。一个人满足于青年时期的聪明和本事,不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不在新的发展领域下苦工夫钻研和创新,到了中年以后,即使有了机遇,也不会建功立业。“龟兔赛跑”的故事最使人受启发。有的人虽然过去比如你,但人家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开拓进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当然会赢得美好的前程。 (本文由帆网友推荐)
标签:
教师随笔
李广缘何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李广简介
下一篇:
无用的李广(2)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