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947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案3
《我与地坛》教案3

我与地坛(节选)

一、作者照片:苦难中的智者

二、读了这篇文章,对作者有没有新的认识?(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18岁)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 20岁时,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1972年(21岁)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他在做了七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作品以关注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

在突然而至的人生悲剧面前,有着相当文化修养的史铁生,产生这样的信息:“我们不能指望没有困境,可我们能够不让困境扭曲我们的智慧。”他的作品带来了肌体健全的作家所不能具有的抚慰人类灵魂、振奋人的精神的热力。(摘自《20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

本文写于1989年,全文约13000字,当时他39岁,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三、朗读研习第一部分

1、为什么“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到地坛的?这是怎样的一个古园?写地坛古老荒芜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1)“我”与地坛的缘份。文章从“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了与这“废弃”、“荒芜”、“冷落”的古园的某种命运联系。 “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

(2)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另一方面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3)“失魂落魄”的“我”与“荒芜冷落”的“它”相怜相惜,褪去昔日荣耀的“古园”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容纳了忽地残废了双腿的“我”。园子荒芜到了一定程度,而“我”失魂落魄到了一定的程度了;地坛被人遗弃,而我被生活遗弃,“我”与地坛同病相怜,历尽沧桑。所以作者说“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2、园子里只有荒芜的景象吗?“园子荒芜但不衰败”表现在哪些地方?荒芜但不衰败的园子给作者以怎样的启示?

写园中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世界,使“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第6节中,作者从“荒芜但不衰败”的园子中找到了答案,对于“死”的新的看法: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3、文章第7段,写到怎样活,文中仍然有一段景物描写,作者由此获得了怎样的启示?为什么“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第七节景物描写也是对生命的解读。作者在此发现了生命的种种状态,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地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古园已经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四、小结第一部分

所谓“宿命的味道”,不仅因为“我”家与地坛很近,也不仅因为“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废,“我”残废,而且更重要的是地坛的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我”解悟到生命的内涵了,于是顺理成章地,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而不再恐惧,因而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死”,视之为“节日”。“死”不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了,那么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

古园已经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

作者并没有很明确解答怎样活的问题。

第一部分是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

    

四、朗读研习第二部分

1、阅读第1—3节,思考:“我”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为什么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明确:第1至3节,写“我”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母亲理解自己的儿子,尊重自己的儿子,维护着他的自尊,送他去地坛,但是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她又无法不为儿子担忧,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同时她还希望儿子找到一条走向幸福的路,但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自己的不幸;母亲则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所以,母亲是活得最苦的。作者用“空落的”、“不眠的”等词句形象地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2、阅读4---6节,思考:作者为什么写自己的创作动机和小说发表、获奖?

(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道明了作者的写作动机是什么?“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中,“上帝的考虑”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这是“对的”?)

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的创作取得了成功,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

儿子想着通过写小说回报母亲,这是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后的希望,而母亲来此世上似乎只是替儿子担忧,她的悲苦太深重了。所以作者说上帝召她回去,也许是对的,因为这对忍受着巨大苦难的母亲而言是一种解脱,而作者也只能以此作无奈的安慰。此时的“我”已经理解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

3、阅读7—8节,说说这两节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为什么反复说“母亲已经不在了”?作者为什么要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他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展开全文阅读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此时“我”已经懂得了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4、阅读9—10节,思考:母亲的苦难和伟大给了作者怎样的启示?

(母亲盼望儿子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作者现在知道了却不说出来,这是为什么?)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加坚强。母亲盼望儿子应找的一条自立、自强的幸福之路,这是一条抽象意义的路。作者不说出来,是因为想表明母亲的希望并不是用言语说出来的,而是以她伟大的爱向儿子暗示的,而“我”实际也正是在她的暗示下找到了一条自立自强之路的。

5、补充《秋天的怀念》一文

五、小结第二部分

写母亲,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六、总结全文

1、《我与地坛》的这两个部分,从内容上看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是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写了在地坛这个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从主题思想上看,也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文章结尾说:“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至此母亲与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

可以这么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这构成了我精神的支点。

2、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的中心是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作者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带入到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之中。

七、阅读推荐

1、阅读《我与地坛》其余部分(自读课本)

2、《活 着》  作者:余华

3、《爱伦•坡传》 作者:周启超

附:《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进入教学论坛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我与地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亡人逸事》教案3
下一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3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