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971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平武县古城初中  谭虎陈

(一)导语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读诗,不但可以借助诗句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还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陶醉于诗中形象所构成的或含蓄凄美或开阔奔放的意境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步入诗的殿堂,去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迷人风采。

(二)讲授学习

1、初读感知。

(1)配合节奏明快、感情愉悦的音乐,教师朗读全诗,调动学生的情绪。

(2)学生配乐朗读,体会诗歌中作者在四川听到官军打了大胜仗收复了蓟北时的喜悦心情。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4)学生就词句理解质疑。

(5)点拨,突出:

涕泪:眼泪  

却:再、还

漫:随便

青春:美好的春天

2、品读鉴赏:

(1)再次播放乐曲,学生齐读全诗。

(2)用两个字概括诗人的感情》

  欣喜

(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诗人为何“涕泪满衣裳”,他到底是悲还是喜?

生讨论后明确:诗人是悲喜交加。这泪里既有听闻官军胜利的喜悦,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3)颔联、颈联是如何表现诗人一家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波动的?

生讨论后明确:“愁何在”,多年流亡的艰辛,满布于妻子儿女们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去。“喜欲狂”,他们高兴的好象有些颠狂了。而诗人自己更是一扫积郁,豪放的饮酒歌唱,想象着春天和妻子儿女为伴还乡的日子。

这些生动的细节把作者全家听到这一消息后的激动与欣喜表现的淋漓尽致。

(4)尾联中把四个地名用“从”“穿”“下”“向”四个词串在一起有何作用?

明确:把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串得瞬间即至,表达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理感受。

(5)诵读巩固,背诵全诗。

(三)拓展延伸

选读诗人其他表现安史之乱的诗歌,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论美(教学实录)
下一篇: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