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2133  
标签:教师随笔
开匙:与鲁迅生命的相遇(钱理群)
钱理群

从去年10 月8 号病倒在床上,已经三个多月,还没有完全好,今天就带着这么一副疤痕累累的丑陋的面孔来跟诸位见面。人也很虚弱,不可能正襟危坐来谈什么,只能够闲谈,所以只能叫“闲话鲁迅”或者说“闲话我们这门课”。

   我在北大上“鲁迅研究”课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大概是1985年第一次给81级学生上课,接着给82、83、84级学生讲,到现在为止在北大讲鲁迅差不多有15年多了。到2001年,用时髦的话来说,在新世纪的开始又来讲鲁迅, 一方面是因为我是研究鲁迅的,上选修课就只能讲鲁迅;另一方面,是去年以来(也算是世纪之交吧)关于鲁迅有两个信息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个就是鲁迅的作品不断的被评为“第一”:《中华读书报》上评选20世纪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鲁迅的《阿Q正传》评为第一,听说《亚洲周刊》上评选20 世纪亚洲最有影响的作品 ,鲁迅的作品也是第一,据说因特网上选20世纪最伟大作家,鲁迅也是榜上有名。当然对这类投票也要作具体分析,相当多的人确实是出于自己的判断,另外也不能排斥从众心理,因为鲁迅太有名了,《阿Q正传》太著名了,好像我不选《阿Q正传》就显得我没有学问,有的人出于这种动机,也就选了《阿Q正传》。虽然不能太算数,但也能反映一些问题,就是鲁迅的重要性。还有一个现象,是去年在一些公开的报刊上以及在网上,有种种关于鲁迅的议论,我收集了一大堆。这些评说在我看来大概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过去对鲁迅争论的延续,鲁迅生前就不断有人对他提出非议,比如说一些年轻人觉得非得把鲁迅打倒不可,不踢开这块拌脚石自己就不能发展了;还有一些知识分子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说鲁迅“不宽容”、“心胸狭窄”等等,二、三十年代就这么说,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还是这番话,正是老调重弹,或者如鲁迅自己所说,是“老谱袭用”。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如今生活的时代和鲁迅的时代大不一样了,我们需要在鲁迅停止思考的地方继续往前思考,这样人们就有必要对鲁迅达到的和没有达到的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常常带有一定的批判性,我觉得这都是很正常的。以上两个围绕着鲁迅的“文化现象”,至少说明两点:第一,说明鲁迅是20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的遗产。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不喜欢他,你可能这样评论他,那样评论他,但你要是讨论、要谈论20世纪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思想,你就不可能绕过鲁迅,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存在。另外一点,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去年关于鲁迅的种种议论,我们就可以发现,人们对鲁迅的看法和他自己对现实生活,对现实思想文化界所提出的许多问题的看法是相关连的,这也就说明鲁迅的文学、思想具有当下性,也就是说他还活在现实生活中和我们一起对话。鲁迅的当下性,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1996年10月16号《光明日报》上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很有意思,题目叫做《鲁迅“论”九十年代文化》,鲁迅怎么还会活在90 年代呢?这篇文章写得很巧 ,作者把鲁迅当年写的文章照抄一遍,然后加一个小标题,譬如说,《鲁迅论某些报刊之增广“闲文”》,下面是鲁迅的原文:“七日一报,十日一谈,收罗废料,装进读者的脑子里去,看过一年半载,就满脑都是某阔人如何摸牌,某明星如何打嚏的典故。开心自然是开心的。但是人世却也要完结在这些欢迎开心的人们之中的罢。”——这是鲁迅30年代写的文章,但是我们读后的感觉却是鲁迅针对的就是90年代某些报刊上的文章。还有一个标题:《论出版社翻印之大量古旧破烂》:“‘珍本’并不就是‘善本’,有些是正因为它无聊,没有人要看,这才日就灭亡,少下去;因为少,所以‘珍’起来”。——这是鲁迅《杂谈小品文》中的一节,读起来好像也是在针贬当下的现实文化现象。鲁迅当年写的文章可以一字不动地在90年代发表,让你觉得他就是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在发言,这种“正在进行式”的存在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不多见的,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鲁迅这么有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由以上“鲁迅现象”可以引发出跟我们今天的课有关系的两个问题。首先,既然鲁迅作品是20世纪不可回避、绕不开的中国文化遗产,那么,凡是要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文化史的人就必须读鲁迅作品。在我看来,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有三个作家的作品最好读全集,一个是鲁迅,一个是周作人,再一个就是胡适。今天来听课的大都是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生,还有些是对现当代文学有兴趣的本科学生,你们就应该在研读这“三大家”著作上多下点功夫,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你的基本功。读完了作品你怎么评价这三个人,那是你的事,但你必须读完,因为他们三个人都绕不开。根据我自己的治学经验,你把这三个人抓住了,你就把基本的东西拎起来了。所以我这门课其实就是引导同学们读鲁迅著作的课,是所谓“导读课”。大家上这门课时最好是能读《鲁迅全集》,特别是研究生最好是读全集,本科学生有时间至少要读选本,我和王得后先生为浙江文艺出版社编的《鲁迅小说全编》,《鲁迅散文全编》和《鲁迅杂感全编》比较全,你读了这三大本,鲁迅的作品差不多读了80%,最好是按照我的课的顺序往下读,本课一共讲八讲,一周两节,两周一讲,我们的读法很特别,从1936年鲁迅临死前的作品读起。第一讲讲1936年的鲁迅,然后第二讲再从头读起,讲鲁迅的早期著作,第三讲鲁迅的《呐喊》、《彷徨》,第四讲讲鲁迅五·四前后的杂文,再下面讲两个专题,这两个读题和五·四时期有关,一个是中国的生存,另一个是知识分子的分化,然后讲《野草》,然后讲鲁迅后期的杂文。这是一个很系统的导读课,我希望同学们能跟着我的课,我讲到哪儿,讲什么作品,你就读这些作品,我希望这门课完了以后,你基本上把鲁迅著作读一遍。这就是这门课的基本内容,我已经把“底”交给你了,反正我就是这么讲。至于参考书,除了我刚才提到几个选本之外,大家如果对鲁迅的生活各方面有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鲁迅回忆录》,这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书很厚,有六卷,收的很齐。如果再有兴趣做点研究,想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看看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孙郁、黄乔生主编的《回望鲁迅》系列,特别是其中的“论文专著”部分,包括了瞿秋白、茅盾等老一辈对鲁迅的研究,近20年来对鲁迅的研究,也包括国外的学者,比如伊藤虎丸、李殴梵的研究著作。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认真读鲁迅的原著,至于我的讲解并不重要,只不过是告诉你鲁迅写了什么东西,以引起大家阅读的兴趣。所以我在这里姑妄讲之,大家就姑妄听之,记不记笔记都无所谓,我希望读原著时就把我讲的全部丢掉,这叫做“过河拆桥”。我考试时决不会考我讲的内容,我要考什么呢?考我的一个传统题目,我讲了15年的鲁迅,每一次讲都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题目是《我之鲁迅观》,就是你怎么看鲁迅。我的要求是两条:第一,说真话,你怎么看就怎么写,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应该讲真话;第二,要言之有理,你骂要骂出道理,不能不讲道理,你捧他也得捧出道理来,你光说鲁迅伟大伟大,不讲道理不行,而且得言之成理。我想这两条不会成为大家的负担,学期结束你交一份《我之鲁迅观》就可以了。当然你如果实在不愿意谈“我之鲁迅观”,那么你写一个关于鲁迅研究的文章也可以,但是千万不要抄,因为鲁迅研究的文章太多了,要抄太容易了,那是自欺欺人,骗我也骗你自己,多没意思。这是课结束后对大家的要求。课程的大概的设计,为什么要上这门课以上我都讲了,我想同学们可以根据我的介绍,来决定你下次听不听,你觉得没什么意思就可以不来听,这么多人挤着听一门课也没意思。


展开全文阅读
   这是一个方面:鲁迅作为20世纪一个不可急略的存在,鲁迅作品应该成为中文系学生的必读书;但是作为个人的阅读来说,鲁迅作品并不是必读的。这什么意思呢?去年在关于鲁迅的讨论中,有一个研究者提出一个观点我很赞同,他说,我们要走进鲁迅的话,首先要摆脱“阅读政治学”的纠缠,把阅读重新还原为个人行为。

他在这里提出一个概念叫“阅读政治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读鲁迅作品成为一种政治行为,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年轻的时候,读不读鲁迅作品,读的态度如何这都是政治问题。所以长期以来把阅读当作政治行为就产生了很多弊病,我们现在应该提倡个人阅读,还原为一种个人阅读,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你和鲁迅的个体进行相遇、对撞。既然是个人阅读那就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个人阅读是带有很大的排他性的,其中有些道理说不清楚。比如说托尔斯泰就最讨厌莎士比亚的作品,莎士比亚的剧作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托尔斯泰的地位也是无可比拟的,但是托尔斯泰偏偏就不喜欢莎士比亚,他在文章中把莎士比亚贬的一钱不值,但并不因为托尔斯泰的批评莎士比亚就完了,也不因为托尔斯泰批评了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又不怎么样了。都无所谓,这是个人行为,喜欢鲁迅就喜欢鲁迅,讨厌鲁迅就讨厌鲁迅,不必要讲道理,个人阅读就是纯粹个人性的东西。鲁迅这个人有个特点,正像他对别人爱憎分明一样,别人也对他也爱憎分明,要么爱他爱得要命,要么恨他恨得要死,所以读鲁迅你很难把他排在相当的距离之外,然后客观地来看他,非常难,也许有些人能做到,但我觉得非常难,他要进入你的内心,你也要进入他的内心,然后纠缠成一团,发生灵魂的冲突或者灵魂的共振,这是阅读鲁迅的一个特点,这是由他这个人与文的特性决定的。我说灵魂的冲突或者灵魂的共振,其实更多的是灵魂的冲突,这也是由鲁迅的特点所决定的。《祝福》中的鲁四老爷说祥林嫂不迟不早,偏偏死在这个时候,可见是个“谬种”,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这么说,鲁迅是整个中国话语系统中的一个谬种,如果用学术语言来说,就是一个异端,是另一种不同的声音,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因为鲁迅的著作是对我们的习惯性的思维、习惯性的语言提出挑战。大家知道鲁迅喜欢论战,有许多论敌,其实每一个读者都是他的论敌,更进一步,他自己也是他的论敌。你读他的著作,你突然会觉得,难道可以这样想问题吗?难道可以这样写吗?中学生经常问老师:鲁迅很多文章都不通啊!许多句子都不通啊!中学老师毫无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的许多语言你拿正规的语法来分析就是不通。所以你读他的东西,你觉得不懂,别扭,甚至反感,本能要抵制、拒绝,这是初步阅读鲁迅最早的情感上、心理上的反应,但他的价值也就体现在这里:如果你对自己很不满意,对自己听惯了的话,听惯了的思想,习惯的思维过于凝固化了,你不满意,老这么想你挺别扭,老是这么说话你挺难过,你想冲出你几乎命定了的环境,想突破自己,你最好读鲁迅的东西,你可以听到另外一种声音。你有意的和自己捣捣乱,有意的和鲁迅碰撞一下,这个碰撞有两个结果,一个是自己发生了某种变化,这个变化并不是说你接受了鲁迅的东西,而是由于鲁迅的撞击,你自己激发了内心深处一些被遮蔽的东西,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某些被遮蔽的东西,你自己不自觉,由于鲁迅的撞击这些东西被激发了出来。你和鲁迅产生了共振,这种共振的结果不是说你服从鲁迅,而是你说出自己的新的话,那些潜藏在你内心深处更加深刻的话,所以跟鲁迅发生心的碰撞,其实是对你新的唤醒,对自我的新的发现,你就会发出更加属你自我的一种新的声音。这就意味着,你读鲁迅的作品,却不说他的话,仅在他的启发下,更好地说自己的话,现代青年人的真话。

另一个结果就是你拒绝鲁迅,你不能够接受他的作品,不能够接受他的思想,不能够接受他的艺术,于是你和鲁迅摆手,说声“拜拜”,这是很正常的,你不必非读他不可。或许你现在拒绝,再过一段时间某一天你清理自己时,突然又觉得应该读他的作品,那时再去读也不迟。我想这就是一种个体的自由阅读,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正说明读鲁迅作品是要有“缘份”的,你拒绝他的时候就说明你和鲁迅无缘,无缘就各走各的路,天下大得很,可读的书多得很,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缘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心灵的接通,心灵共振。所谓阅读鲁迅,用学术的语言来说,就是“读者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凭借自己的悟性或理智,通过鲁迅作品,与同样独立的鲁迅生命个体相遇”,有缘份就相遇,没缘份就不能相遇,两个生命都是独立而自主的。不仅对于鲁迅的著作,对很多作者都存在一个有缘无缘的问题,不知道同学们怎么样,我读作品有两种阅读经验,一种作品我只是想从作品中获得纯粹知识性的东西,我可以有距离的去欣赏,另一种作品,它要进入我的内心世界,我要同它进行心灵的撞击,鲁迅显然属于后者。其实有缘无缘不仅涉及像鲁迅这样现代的经典作家,对古代的经典,也同样存在有缘无缘的问题,这使我想起我在指导研究生的一个经验:曾经有一个学生,他有一天突然对我说:“我在研究鲁迅的《野草》,我发现鲁迅的《野草》和佛教很有关系,老师我要研究佛教”。他征求我的意见,我就说了这样一番话:第一,佛教著作相当难读,你要读佛,就别去看些阐释佛经的小册子,你就直接去原文,什么也别管就这么硬读。第二,你读佛经(不仅指佛经,也包括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难关,或者说有两大危险。首先要读懂就很不容易。这个“读懂”有两个意思,一是读懂字面意思,恐怕现在很多中文系的学生读古文都没有过关。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即使文字懂了也不等于真懂,中国传统文化讲“悟性”,你有没有悟性,你感悟不到,文字搞懂也没用,这就是有缘无缘。读佛经你没有缘份的话是读不进的,你得有缘份,你得“读进去”,读进去以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你“出不出得来”,佛经和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博大精深,你进入这博大精深的世界以后,就被他征服了。征服意味着什么呢?被他俘虏了,你跳不出去,像如来佛手掌,你跳来跳去跳不出手心,你越读越觉得他了不起,越觉得了不起你就越跳不出来,不知不觉间你成了他的奴隶,那你就完了,你何苦去读呢?所以跳出来更难。记得当年的闻一多先生他先前是学西洋绘画的。开始在青岛大学讲中国古代文学,学生反对他,贴“打倒闻一多”的标语,原因之一就是他于古代文学有隔,学生对他的讲课没有兴趣,闻一多就生气了,他说我就不相信我进不去,于是下决心,画也不画了,天天埋进故纸堆里去,一埋就是十多年,抗战时逃难到云南去时,流传他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每到晚上,大学教授喜欢在校园里散步,闻先生老是坐楼上读书,不肯下楼,所以教授就跟他开玩笑,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何妨一下楼”,叫不肯下楼教授。这下就读进去了,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堪称经典的研究著作。但他正待出来的时候就被国民党的特务杀害了,所以郭沫若在追悼会上致词时说了一段话,说得很沉重:“闻先生有目的地钻了进去,并没有丧失目的地又钻了出来,刚刚钻出来,正有资格‘创造将来’的时候,就牺牲了,这是一个学者的‘千古文章未竟才’的悲剧”。


展开余文
研读中国古代的作品如此,对鲁迅这样的现代文学经典同样如此,也存在一个进不进得去的问题,因为你能不能读懂他,你和他有没有缘,你能不能感悟他的东西,你的心灵能不能和他相通。第二个问题你读了以后能不能跳得出来,“吃”透了,又保留一个完整的自主的自我。这需要更强大的独立、自由的精神力量,更活跃的思想创造力,成为一个深知、真知传统(包括鲁迅传统)又能驾驭它的主人:这才是我们的阅读、研究的目的所在,真价值所在。这对我们每一个读者、研究者都是一个真正的考验。我这里不仅是讲大家,也是说我自己,我也反省我自己,我跟鲁迅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我想大概可以说我进去了,这很难很难,做到进去也很不容易,但是应该坦白的承认,我没有完全出来,当然我努力的想出来,想挣扎着出来,但还是没有完全出来,大家看我的研究鲁迅的著作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弱点。这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你能不能做到,你自己有没有更强大的一种思想独立的力量,文化力量。你没有这个就很难出来,我觉得我自己最大遗憾就是在于进去了,没有整体跳出来,也不能说我完全没有跳出来,局部跳出来了一点。我希望在座的同学进去以后能出来。当然对你们来说,眼前最重要的还是先进去,还不是出来的问题。但你得意识到进去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完善自我,获得自我精神的丰富,独立与自由。这一点必须非常明确,我特别要提醒研究生同学:你们一定要过好“进去”与“出来”这两大关,最大危险是失去自我,如果变成一个“书橱”或研究对象的“奴隶”,那你读研究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这里要跟大家谈谈我的阅读经验。或者说谈谈我怎样和鲁迅发生灵魂的相遇的。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生命的两次相遇》,副标题是“我与鲁迅的《腊叶》”。每个人与鲁迅相遇的途径不一样,机遇不一样,这说起来有点神秘:什么时候因某种机缘你和他相遇了,这是说不清楚的,每个人都不一样,你现在读也许不一定和他相遇,过了很久很久你和他相遇。我是通过鲁迅的《腊叶》这篇文章第一次和他相遇的,而且一生中有两次相遇。我读到鲁迅的第一篇作品就是《腊叶》,那时候我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年纪虽小却是个书呆子,觉得课本不能满足自己,喜欢翻课外的东西。我哥哥当时是大学生,我从他抽屉里翻出一本“文选”,好像是开明书店编的读本,现在记不清了。一看有一篇正好是《腊叶》,是一个叫“鲁迅”的人写的。我就开始读,读了一段,当时我记不清了,但是印象在,就是这一段文字当时打动了我,我现在读给大家听:“他也并非全树通红,最多的是浅绛,有几片则在绯红地上,还着几团浓绿。一片独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视。”——作为一个小学生,我当然不可能读它的意思, 在我的感觉里只是一团颜色:红的、黄的、绿的颜色中突然跳出一双乌黑的眼睛,在看着我,当时本能的感觉这非常美,又非常奇,更怪,那红、绿、黄色中的黑的眼睛一下子盯着你,你被看得很难受,甚至觉得很恐怖,就这样一种莫名的感觉。但就是这个感觉,在一瞬间留在自己的心上了。以后,长大了,从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慢慢读鲁迅作品,并开始从事鲁迅研究,不知读了多少遍鲁迅著作,对鲁迅的理解也有很多很多的变化,但总是能从鲁迅的作品背后看见这双藏在斑斓色彩中的黑眼睛,直逼着你的心坎,让你迷恋、神往,但同时让你悚然而思,这就是鲁迅著作给我的第一印象。后来我写了很多关于鲁迅著作,但是我从来不提这篇《腊叶》,为什么呢?因为这是第一印象,太神圣了,不能随便翻动,应该把它留在记忆的深处,甚至生命的深处。什么时候才打开这记忆的闸门的呢?那是在前几年,领导布置我一个任务,让我给北大理科学生讲大一语文课,教材由我自己来选编,我当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篇《腊叶》。于是,为了上课,我又重读了一遍,但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是和鲁迅相遇,只不过按照教师、学者的职业习惯来备课,开始研究这篇文章。我注意到,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12月23号,发表在1926年1月4号。、如果查查鲁迅的日记就可以发现,从1925年9月23至1926年1月5日止这一段时间正是鲁迅肺病发作病重的时候,25年9月23号发病,写在12月23号,26年1月5日病好了,发表时在26年1月4号,写作与发表时间都在鲁迅的病重期间,而且26年1月4号,写作与发表时间都在鲁迅的病重期间,而且26年1月4号发表到36年10月19号,鲁迅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据说当时医生对他说,你这个中国人实在很顽强,按照一般的情况,你早在10年前就已死了,也就说在写《腊叶》的时候,鲁迅正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鲁迅写《腊叶》,是留给后人的遗言。所以他在文章中说,希望“爱我者”,想保存我的人不要再保存我。这也就是说《腊叶》是鲁迅最具个人性的一个文本,是作为一个个体生命,在面对生命终结的时候,一次生命的思考。意识到这一点,我的心突然一动:我自己就已经是60岁的人了,也开始走人生的最后一程了,那也就是说我在小学四年级,在人生开始的时候和《腊叶》相遇,在60岁,走向人生最后一个历程的时候又和鲁迅的《腊叶》相遇。这是在人生的起点和终点和鲁迅的一篇作品发生两次相遇。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遍《腊叶》——

   “灯下看《雁门集》,忽然翻出一片压干的枫叶来。(这“压干”两个字给你什么感觉?)

   这使我记起去年的深秋。(这“深秋”既是自然的季节,也是人的生命季节)。繁霜夜降,木叶多半凋零,庭前的一株小小的枫树也变成红色了。(注意,“繁霜夜降,木叶凋零”,鲁迅不说“树叶”说“木叶”,记得林庚先生专门写过文章叫《说“木叶”》,一想到木叶,就给人以生命的质感和沧桑感。)我曾绕树徘徊,细看叶片的颜色,当他青葱的时候是从没有这么注意的。(当你注意到它颜色的时候,一定是它的生命快要结束了,于是你徘徊,细看。在青葱的时候,在生命旺盛的时候,你是不会注意这一切的,因为你觉得这是正常的,而一旦注意到了,去“绕树徘徊”时,就别有一番心境,这些地方都要细心体会。)他也并非全对通红,最多的是浅绛,有几片则在绯红地上,还带着几团浓绿。(你看这颜色:浅绛、绯红、浓绿,多鲜艳的一种颜色。但是)一片独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视。我自念:这是病叶啊!(注意这“病叶”,这颜色,这红的、绿的,黄的生命的灿烂颜色同黑色的生命死亡的颜色是并置在一起的,这是生和死的一种并置。)便将他摘了下来,夹在刚才买到的《雁门集》里。大概是愿使这将坠的被蚀而斑斓的颜色,暂得保存,不即与群叶一同飘散罢。(尽管病了,但希望这生命能够保存下来,这是“爱我者”,喜欢他的人的想法,希望把这个“病叶”保存下来。)

   但今夜他却黄蜡似的躺在我的眼前,(颜色变了,一种蜡黄色,是接近死亡的颜色;而一个“蜡”字却使你想起了“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诗句。)那眸子也不复似去年一般灼灼。假使再过几年,旧时的颜色在我记忆中消去,怕连我也不知道他何以夹在书里面的原因了。(这生命最后就要消失了。)将坠的病叶的斑斓,似乎也只能在极短时中相对,更何况是葱郁的呢。(是和“斑斓”但却是“将坠”的病叶默默“相对”:这里涌动的是怎样的心绪呢?)看看窗外,很能耐寒的树木也早已经秃尽了;枫树更何消说得。(注意“说得”,古人说“好一个愁字了得”,请体会这“得”字给你的感觉。)当深秋时,想来也许有和这去年的模样相似的病叶的罢,但可惜我今年竟没有赏玩秋树的余闲。(这话是说给“爱我者”听的:我这“病叶”迟早要死的,没有必要来赏玩我,没有必要把我保护下来,因为没有这样的余闲,最后人们是要忘却的。)

   这篇文章写的正是生命的深秋的季节,但却如此的灿烂,乌黑的阴影出现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这是生和死的并置和交融,这使我想起鲁迅在《野草》中说过一段话:“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这是典型的鲁迅式的思想:因死亡而证实生命的存在,因死亡才证实了生命的意义,生命之美也包括死亡之美,或者说死的灿烂正是出于生命之美和爱。为什么说小时候那红绿当中乌黑的眼光看着我使我悚然而思呢?我们现在可以做理性的分析,这是因为它示显了灿烂的死和灿烂的生互相渗透,互相映照,互相交融、并置,这时我才懂得在人生起端和终途,我和《腊叶》两次相遇,这大概就是缘份吧:“我将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但是反过来想,又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和鲁迅相遇有两次,第一次它完全是一种直观的感觉,是对语言和生命意识的一种直观的朦胧的感悟。第二次相遇是理性的分析,是对意义的追问,这两种方式哪一个更有意义?哪一个更好?我说不上来,或者说可以互补吧。这说明与鲁迅的生命相遇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可以是一种直感,也可以是理性分析式的。我自己感觉到,这种直感恐怕是基础,首先你要有一种朦胧的感觉,然后才有理性分析,有时候理性分析反而会将直感简化,因为直感它是更丰富的,理性分析要抽象出一些东西,我们现在搞文学研究的人喜欢理性分析,这是肯定需要的,但那种感悟,那种朦胧的把握可能是更重要的。这里说的是说我自己同鲁迅相遇的生命经验,带有很强的个人性,并不是大家都需要这样,你们应该找到自己的渠道去和鲁迅相遇。我们这一代人差不多是通过文革才体验到鲁迅,文革之前都读不懂鲁迅,经过那场灾难,进入绝望的境地,这才找到了鲁迅,与他相遇。而我最近一次与鲁迅相遇,却是在这次大病中,也是有了一种绝望的生命体验。这门课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次相遇的生命记录。人在春风得意、自我感觉良好时大概是很难接近鲁迅的,人倒霉了,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充满了困惑,甚至感到绝望,这时就走近鲁迅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与鲁迅的特点有关?——当然,这或许只是我们这一代的经验,不知道你们这一代会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刻,什么瞬间,和鲁迅相遇。我们这门课就是要帮助同学们找到自己和鲁迅心灵交流的渠道,和鲁迅一起发生生命的相遇。但我已经说过,你听完课,也读了鲁迅作品,很可能仍然找不到感觉,那也不要紧:这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以上是我的开场白,如果加个题目,就叫做:“与鲁迅生命的相遇”。

标签:教师随笔 开匙:与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钱理群:重新认识纯文学
下一篇:我看钱理群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