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042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剃光头发微
<剃光头发微>教学设计
剃光头发微
一 导入
以前在旧式的小街上闲逛,看到这么一幅对联:
提起刀人人没法,
拉下水个个低头。
大家猜猜看,这是写哪个行业的?为什么呢?
提示:
此为旧日理发店店联,联语采用谐音双关法,上联在“法”字上大做文章,粗读“没法” 即没有办法,又指没有头发的意思。下联虽无谐音字,依然一语双关,“拉下水”会被人误解为受人贿赂、动摇思想之意;这里则是说洗头时,无论地位贵贱,你都得听理发师的。品味此联,一定会对我国汉字的妙用叹服不已,同时又让我们觉得理发师好象也有点不小的权力。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看一下著名杂文作家何满子对此有何说法。请大家把书翻到52页。先把文章熟读一遍。
二 解题:
我发现咱们这篇文章的题目有点意思,似乎有好几种理解,大家能不能试着分析一下。
例:剃光头发。微。意思是,剃光了头了,就没有了,因为“微斯人,吾谁与归”中“微”就是“无”的意思。还有一位同学读成了:剃光头发!微!大家把目光都投向张微,这又变成命令张微理光头了。他们大笑。
师:你们一定不会错了吧?他们齐答:发微,就是探究奥秘的意思。“剃光头发微”,就是要探究剃光头一事中所潜在的人的心理,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以及现象后的内在本质。换句话说,本文是采用了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的写法。
看到剃光头三字,你联想到什么?
生1:和尚。
生2:尼姑。(你的回答也太没有创造性了。)
生3:葛优、陈佩斯。
生4:体育比赛被对方以几比零战败时,或是考试没有一个考上,叫做“剃光头”。
生5:理发师。(哦?)因为光头是理发师剃的,他手里有理发权,就可以决定给谁理怎样的发型。
师:(对着前排的男生)那他要是给你剃光头,你乐意吗?
生5:那是对我人格的侮辱!
师(板书:光头——人格的侮辱):为什么光头有这种意味?
三 分析课文内容
请大家齐读第五自然段。
头发、光头到底有何历史渊源呢?
古圣强调: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
隋唐以前:“髡钳为城旦舂”,是在政治上或人格上有差池的象征
师:可是这种刑罚很久以前就废止了,为什么人们还是不愿被人剃光头呢?
生:时至今日,为了保护头颅和美观上下班的讲究,这才有人不愿剃的。那个“乡下佬”就是为了怕剃光头后太冷才想剃平头的,那么他剃平头的要求有没有得到满足呢?
没有。
课文里面是怎么说的?
“乡下佬”只好悻悻而去,乃至悻悻也不敢悻悻
“悻悻”可以怎么理解呢?谁来说说看?
悻悻,是无奈愤恨的样子。(那三个有什么分别?)第一个应该是怀着无奈愤恨的心情,而后两个是指表现出愤恨的样子。
我们常说“顾客是上帝”,就算理发工人没这个观念,也不应断了自己的财路啊,那么,这位理发工人是凭借什么拒绝这一要求的呢?
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
请大家听老师把第七段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段文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不满,讽刺。
“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小权,如果他掌握了用人的权,分配房子的权,乃至更大的权”。理发师明明没这么大的权,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假设?
理发师就这么点小权,他要想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还对我们构不成威胁。可是如果其他有权的人都跟他一样,有权就弄权,那么我们这些小百姓就亏大了。这样,作者就把主题从对理发师的批评深化到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了。所以做这样的假设,是为了由此及彼,由小及大,为了将矛头指向社会上有权力的人。
“如果有权就想弄权,就想顺自己的意思胡来,那么,至少要在‘读者来信’栏里让他亮亮相,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为什么要在“读者来信”亮相?
因为,读者来信意味着这些当官的要接受群众监督,而舆论力量是反腐败的重要措施。
“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用了拈连(甲乙两种说法同时连说时,趁便就用甲项的说法所适用的词来表现乙项观念的说法。如“这水流进了瓜地,更流进了瓜农的心里。”)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上“有权就耍”的人的深恶痛绝和对纠正不正之风的迫切呼声。
回到我们前面所提的以小见大的写法上来。那么本文的“小”和“大”是指——?
板书:
小:理发师——握刀——拒绝理头
大:当权者——掌权——办事没门
本文就是这样从平凡的小的生活现象中引发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思考。
本文是写于1983年,那么现在还有没有有权就弄权的现象呢?(有)举个事例说说。
有的同学值日,关系好的就不记名,关系疏远的动不动就记名。
可见,这篇杂文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剃光头发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荷塘月色
下一篇:
胡同文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