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636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烛 之 武  退 秦 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 课文学习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一、 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展开全文阅读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1.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3)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贰:从属二主;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4)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 

     “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5)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2.第2段 

(1) 男生齐读本段。 

(2) 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 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 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一、课文赏析    

1.第3段 

(1) 一生范读本段。 

(2) 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 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 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 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 ”;    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 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2.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 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 人物形象分析: 


展开余文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 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 伏笔与照应得当。 

(2) 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3)叙事详略得当。

四、参考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五、 作业

归纳整理

(一)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二)古今异义词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2.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三)一词多义 

封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 

之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

以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四)词类活用 

1.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2.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3.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4.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板书 

        秦晋围郑 

      烛         临危受命 

      之         智退秦师 

      武                第一步:欲扬先抑  以退为进 

      退                第二步:阐明利害  动摇秦君 

      秦                第三步:替秦着想  以利相诱 

      师                第四步:引史为例  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教后记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 

    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习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与朱元思书》改写
下一篇:祖国山川颂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