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2388  
标签:备课资料
说《荷塘月色》多用叠词的原由(网友来稿)
湖北省襄樊市第八中学 余茂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传世之作,是现代文学中散文的精品,是美文中的美文。《荷塘月色》全文一共有26处运用了叠词,并且运用得都很准确到位。所叠的词有名词﹑形容词﹑副词及量词。所叠的名词有:日日﹑星星等等;所叠的形容词有:蓊蓊郁郁﹑阴森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曲曲折折等等;所叠的副词有:静静地﹑悄悄地﹑轻轻地等等;所叠的量词有:层层﹑缕缕﹑一粒粒等等。

      一篇篇幅不算太长的散文,非常成功地运用了这么多的叠词,实为罕见。那么,朱自清先生他为什么会用这么多的叠词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由:

      第一:喜欢用叠词以表情达意,可算是朱自清先生进行散文创作时谴词用语的习惯。除《荷塘月色》一文以外,还有多篇散文也大量地运用了叠词。例如: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选自于《春》)

      “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的景象大异了。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象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

      ——(选自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选自于《匆匆》)

      ……

      当然,他的散文有大量叠词存在的地方远不只这些,还有许多许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地列举了。多用善用叠词成了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的一大闪光点。

      第二:运用叠词可以使音节舒展悠扬,富有节奏感,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产生音韵美﹑音乐美。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此选段有一系列的叠词“层层”﹑“星星”﹑“缕缕”﹑“一粒粒”的成功运用。叠词一般都是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这些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很能让人感觉到节奏明朗,音韵协调,形成音韵美﹑音乐美。再加上“有……的,有……的;”“正如……,又如……,又如……。”这种并列排比的句式,让人在读时能够感觉到顿挫有致,顺口﹑悦耳,具有节奏的美感。

      第三:用叠词深化物态情貌,形象生动真切。如: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用语平实自然,描画出了树所在的地理位置,显得错落有致,既开阔而又有立体感。“重重”“阴阴”“隐隐约约”,它们传神的描绘出了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也加强了夜色的浓厚气氛。“重重”写出了树的繁多和茂密。“阴阴”则画出了树的色泽,如烟似雾,显得朦胧不清,黑黝黝的。“隐隐约约”写出了顺着树梢看去的景物,即“一带远山”,只是这些远山看得并不清晰,给人以朦朦胧胧之感。同时,这样写,也照应了文中第二段的“蓊蓊郁郁”的树及“阴森森”的小路。

      第四:用叠词以描摹和表达作者自己当时复杂的内心和思想情感。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悄悄地”描摹的不仅仅是披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这一系列的动作的悄然无声。同时也描摹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这种心情是作者当时十分矛盾的思想的集中表体现。一方面作者他渴求着一种超脱世俗喧嚣的宁静,所以想出去寻找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一片天地。然而现实又不容他去,因为他是具有良知的爱国者,不能对耳闻目睹的现实世界置之不理。甚至怕惊起了家人。表面上写的是作者从家到荷塘,实质上说的是作者从现实跨入了梦境。同理,“轻轻地”一词表面上写的是作者由荷塘回到家里,而实质上说的则是作者从美梦中又回归到了现实。“轻轻地”不仅是在写推门进去动作状况,而且也是在状描作者的内心。作者刚才好像是做了一个美梦,之所以“轻轻地”,是因为怕梦被惊醒了,他“但愿长醉不愿醒”不愿意从梦中醒过来。然而,回归到现实又是不可避免得。所以“轻轻地”突出地表现了朱自清先生当时的苦闷﹑孤独和无奈之情。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樊市第八中学语文组

      邮编:444100

      手机:15971014627

      邮箱:yumao24@yahoo.com.cn

      
标签:备课资料 说《荷塘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斜洒在唐诗里的夕阳(网友来谢)
下一篇:教育的故事——父母的故事(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