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757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景
《江南的冬景》汇报课教案
课前预习布置
1、字音
涮羊肉shuàn 蛰居zhé 乌桕jiù 赭色zhě
槎桠chá yā 给予jǐ yǔ 剥花生米bāo 剥削bō
拿出纱衫来着zhuó 用不着zháo 夹衣jiá 夹克jiā泊船bó
湖泊pō 月晕yùn 晕头转向yūn
搁笔(gē) 搁不住gé
2、自读课文,思考
1、文本有哪些段落直接写了江南的冬景?
2、文本共写了几幅画面?
3、尝试给每幅画面命名。
提示:可直接采用相关段落中的词语进行命名,也可以对段落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加以命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国画大师刘海粟曾经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的山水,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 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多媒体显示)
可,为什么说青年画家一定要读郁达夫的散文呢?其散文和画画有什么关系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散文,领略他笔下的江南的冬景。
(板书课题)
二、课前思考检测
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问题,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渎效果。
先看第一个问题:文本有哪些段落直接写了江南的冬景?
明确:2、5、7、8、9
再来看后两个问题:文本共写了几幅画面? 尝试给每幅画面命名。
明确: 曝背谈天图
午后郊游图
寒村微雨图
江南雪景图
旱冬闲步图
总结:作者从五个角度,刻画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冬景,午后的温暖,蕴蓄生机的大地,雨中的迷蒙,雪中的情趣,等等,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
三、 选点突破,局部赏析
针对上述五幅画面,同学们最喜欢哪一幅?
(估计学生的喜好不一样,但其所喜欢的画面应该比较集中,具体有三幅,分别是午后郊游图、寒村微雨图以及江南雪景图。)
选出同学们最喜欢的一幅,全班齐读本段。
现在针对最喜欢的那幅图画,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利用小组的集体智慧进行详细地赏析。赏析可以参照老师给的问题提示:(投影显示)
1、写了哪些景物 2、景物有何特点 3、作者感受如何 4、运用何种手法
当然还要注意结合老师以前所教给你们的“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午后郊游图赏析
1、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杂色的野草、和煦的微 风、 温暖的阳光。
2、景物特点:色彩浓艳亮丽,对比鲜明,蕴含生机。
3、作者感受:和煦温暖,生机盎然。
4、所用手法:工笔细描,浓墨重彩。
这幅画面所写景物的颜色对比比较强烈,也比较重要,所以在赏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大家请看这两首诗: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赏析:丛柳滴翠,黄鹂和鸣,白鹭横空,青天如洗。黄绿交融,青白对比,有声有色,鲜明生动。面对美景,诗人心情恬静欢快,胸怀舒展开阔。
展开全文阅读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赏析:秋山苍翠欲滴,山巅白云缕缕,枫叶火红耀眼,晚霞鲜艳夺目。晚霞与枫叶相映,暮霭与寒山共色。冷色清新纯洁,暖色热情奔放,透露出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振奋喜悦的心情,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旷达的感受。
寒村微雨图赏析
1、所写景物: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
(长桥、乌蓬小船、细雨、灯晕)
2、景物特点: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作者感受: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
4、所用手法:(淡笔素描,略加点染) 虚实相生、侧面衬托
虚实相生是营造意境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本画面中,“秋收过后是时间,“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的小村子”是地点,“门对长桥窗临远阜”、“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等构成了冬日农村图,这是实景。在这个实景上,作者“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月晕”这些则是虚景。但这些虚设的景致,使实在的“冬日农村图”具有了“微雨寒村”的意境。
其实关于运用虚实相生来营造意境的方法,古典诗词里就有很多。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多媒体展示《山居秋暝》)
秋雨空山,明月清泉——这是实景。然后,作者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写出了这幅画面的动景:从现象上说,“竹喧、莲动”是实(因为这是耳闻目睹的事实),“归浣女、下渔舟”是虚。但从实际情况来说,又似乎“归浣女、下渔舟”是实,“竹喧、莲动”是虚。这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手法就为我们营造了世外桃源般的意境。那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借鉴这种方法。
本幅画面的结尾引用唐五代诗人李涉的诗《井栏砂宿遇夜可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如今世上半是君。”
按理说,绿林豪客个个都是草莽英雄,杀人如麻。但是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极富诗意江村中,他们也变得温文尔雅。深夜造访的“绿林豪客” 与诗人谈论诗词,颇为风雅。朦胧悠远的意境、极其浓郁的诗意荡涤“绿林豪客”的心灵:原先的暴躁不安,如今已变成平淡冲和,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寒村微雨图迷人的魅力。
江南雪景图赏析
对于这幅画,大家仔细观察,郁达夫有没有从正面去刻画?他巧妙地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借前人的诗句来表现江南雪景的意境。而诗句往往简洁洗练,意象丰富,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运用想象对诗句所营造的内容进行还原。在学生想象还原的基础上,笔者对学生的想象进行了归纳整理,进而再现出江南雪景优美图景:
“日暮时分,瑞雪纷纷,寒意森森,佳酿既陈,炉火正旺,与老友围炉对坐,推杯换盏,暖意融融。更深人静,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阵阵酒香,沁人心脾。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乃是行人叩门投宿。清晨破晓,孩童雪中嬉戏,忽一孩童跑来,报告惊喜发现:“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红梅,傲雪怒放!”
巧引前人诗句,以补散文没有说尽的余意、尚未抒发之情愫,使文章在行文上跌宕多姿:时而使人沉浸在古典诗词点拨的意绪中,时而又将人带进优美的画境里,取得了“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效果。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赏析:
1、 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
2、景物特点:色彩浓淡相宜,对比强烈。
3、作者感受:淡雅高洁、优美宁静。
4、所用手法:写意传神,表现精髓。
四、想象作文,训练思维
刚刚大家一起分析了你们最喜欢的画面,感受了其中的图画美,这也难怪国画大师刘海粟会说青年画家要去读郁达夫的游记散文。
学语文一定要学以致用,写作文要善于联想和想象。
文章最后,作者搁下纸笔,打算去湖上散步。那么作者会看见怎样的景色?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下面请同学们课堂想象作文,想象郁先生在高爽的晴空下,在洋溢的日光中去湖上散步的情境,要求既要写出湖上的美丽风光,又要写出郁先生湖边散步的种种情态,以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漫游语文世界
下一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