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04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乡土情结》教案4
乡土情结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的行文思路,体会作者将乡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文引用古诗文来增强文章抒情色彩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将乡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文本研习,借助对话栏来引导学生去把握。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

一、导语。由住校生在外读书求学想家导入,调出一个人长期在外对家乡的思念,进行情感准备。

二、作者简介。少时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

写作背景:香港回归。

三、题解:情结,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学生初读课文,思考:什么是乡土情结?乡土情结是从哪儿来的?它有何特点?哪几种情况会引发乡思?乡土的范围究竟有多大?在日渐全球化的时代如何看待这种乡土情结? 

      讨论明确:第1、2小节解释乡土情结的由来与涵义。作品以王维的《杂诗》引出一个普通的道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并且援引了大量古代思乡诗来进一步说明这种情感,点出“乡土情结”,然后再对这种情结进行具体的说明和解释,之所以称为情结,因为它像烙印,像蚕茧,像纹身一样不能化解与消褪,一个人的出生地不仅给了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个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3、4、5小节叙述人们离家的几种情形,并说明乡土情结每个人都会有,但它往往在人远离故乡时表现得更为强烈。人是眷恋家乡的,但有时人又不得不走出家乡,作者叙述了这样两种情形:一是离家创业,不管成也好,败也好,“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二是灾难与战争,灾难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战争不管是正义的,非正义的,都免不了流离失所,骨肉分离,这种状况下的思乡之情也就更为浓厚。

      第6小节在叙述了因各种原因而造成的离家之后,重新回到对乡土情结的探讨上。作者从历史说如当今,从自然说到人伦,从现实世界说到神话传说,归结一点: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这里特别说到近百年无数创业者浮海五洲,打拼天下,写到香港一个多世纪的苍桑巨变,从正反两个方面讲述了人对故乡、家园直至对祖国的感情,这也是乡土情结中最重的一份情感。

      最后一小节,作者从当今世界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化交融越来越充分的角度对乡土情结作了新的阐释,人已不为家所累,但人又应该永远拥有自己的家,既走向开放,又会有心灵的归宿,这就是新时代的乡土情结。“我们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作品至此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五、理解文中所引诗文,说说这些引用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作这篇散文的,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因此,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再加上香港回归这一特殊的背景,作者从家到国展开联想就十分自然了。作品叙古写今,纵横捭阖,元气淋漓,文中征引了大量的诗文、史料和典故,不仅说明了乡土情结的久远、普遍,根深蒂固,而且还通过它们营造了一个个具体的历史场景,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感人。

六、作业:课外查找积累“思乡”主题的诗词。

作者:江北闲人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乡土情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西地平线上》教案4
下一篇:《想北平》教案4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