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340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我心归去》教案11
我心归去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季江勇

 

    教学进入“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我一直在思考,“向青春举杯”专题的教学重点在活动体验,“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的教学重点在问题探究,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在“文本研习”。按教材的意旨,前面两个专题的文本是不是仅仅是衍生某种活动或某个问题的“母体”,重点在于活动或问题,而非这个“母体”;而本专题才是真正进入“母体”,进入“阅读”。这是否应该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种科学序列,姑且不论,但对于“文本”研习的由浅入深却是显而易见的。如何确立本专题的教学目标,我便和同仁展开讨论,既然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本教材的“两翼”,我们当然要“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前面两个专题的话题是“青春”和“教养”,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有了思想认识和情感增进,是为“人文进步”;不仅如此,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诗歌朗诵,学会了沟通交流,学会了设计未来;在问题探讨中学会了如何读书,如何求学,如何创新等,是为“工具进步”。本专题的话题是“故乡”,人文方面,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古人和今人对“故乡”的已有的思想和情感,并积极参与这个话题的认识和感知,力争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工具方面,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研读文本的种种方法,如怎样理清文章思路,怎样归纳文章主旨,怎样揣摩重要语句等。如何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既完成了思想认识的“过程”,又体现了文本阅读的“方法”,即“过程与方法的完美统一”一直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我心归去》的教学便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本专题的第一板块“古典的乡愁”重在阐释人与故乡的关系,点明“乡愁”是中外自古以来一种极其深厚的情结。第二、三板块“漂泊的旅人”和“恒久的烙印”则对“故乡”进行深层次的追问和剖析,阐明“故乡”不仅是一种思乡情绪,还是一种散发着文化气息,指向祖国与民族,甚至精神意义上的皈依,是人生命的确证。《我心归去》属于第二板块,是作家韩少功访法归来写就的一篇富有抒情色彩和哲理意味的美文。

    我打算用一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显然,这有一定难度。

    如何导入本文,我比较钟情于情境导入法,于是课前便展示了一幅《思乡图》:苍穹下,一轮明月,两句古诗,几茎翠竹,一下子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而调动学生“复活”已积累的诗句、歌词、成语或俗语,不断强化和渲染这种情感。在学生踊跃发言之后,我用抒情的语调小结道:“人可以重新选择居住地,却无法重新选择生命之源;即使那里有你无法忍受的贫穷,和灾难;你无法重新选择你的父辈,他们的脸上隐藏着你的笑容,他们的皱纹里有你的丝丝脉脉;你也无法重新选择你的童年,一只口哨,一个打兔草的竹篮都会让你热泪涌流。那里到处流动着你的母语,如果你曾经用她说过最动情的心事,最欢乐和最辛酸的体验,你就再也不可能和她分离。那就是你的故乡,一个让人永远无法割舍的地方,今天让我们和作家韩少功一起共同走进他的乡愁。”

    手捧着这样一篇美文,我们到底该学些什么?许多学生并不清楚。有老师以为,这无关紧要,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即可。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全部活动展开的依据,可谓灵魂所在。如果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清二楚,他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矫正”自己,主动“出击”,学习效率必然大大提高。新课程的学习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笔者以为,这一理念应该贯穿学习  的全过程。因此,在导人新课后,我和学生一起,共同商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即“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人文方面),“揣摩本文的行文思路”(工具方面)。明确了目标,学生的努力便有了方向。

    我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并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阅读:“文章标题是‘我心归去’,作者的心由何处归往何处?”设计这个问题的意图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文章标题,初步感知文本,理清文脉。

    读完文章,学生马上回答:“由法国回到中国”。我说:“对,这是一种回答方式,具体而实在;但还有另一种答法,要求有点概括性。”学生又纷纷回答“由异国到故乡……由异乡到故土”等。我在黑板上板书:“异乡——故土”。紧接着又问:“本文哪些段落是关于‘异乡’,哪些段落是关于‘故土’?”学生回到文本,思考一番后,回答:“第5—9段是关于异乡,第1—4段是关于故土。”至此,文章的第一、二大部分已经划分好,文章的基本思路也就理清了。但问题还没有完,我进而又让学生反思一下:“我们这一步是怎样理清行文思路的?”学生领悟到一个阅读方法:从标题人手,理清文章思路。(用投影展示)

    进入到“异乡”部分的研习,我说:“作者在文中有一句话‘我不想移民’,试问,作者为什么不想移民?请用一两句话概括l、2、3段的内容来回答。看谁概括得既准又快。”许多学生皱起眉头,显然这是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我启发道:想一想第一段写的是哪方面,第二、三段又写的是哪方面。看看这两方面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回答说:“第一段写的物质方面,第二三段写的是精神方面。”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之后,再问:“异乡的物质生活怎么样,精神生活又怎样,你能不能把两者联系起来回答刚才的问题?”有学生站起来说:“异乡物质优裕,但精神空虚,所以作者不想移民。”我和学生一起鼓掌。我又问:“异乡的物质生活优裕到什么程度?”学生说:“有别墅、四床、三厕、蓝海、绿公园。”我再问:“既然这么好的一个家,作者为什么还加了个引号?”学生笑了:“这‘家’并非自己的家,并非作者心中真正的家。”我说:“作者感到精神空虚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能不能替作者概括一下,化繁为简?”学生说:“与世隔绝。”又有学生不断补充。最后形成:“声响隔绝、人际隔绝、语言隔绝、事务隔绝。”我说:“作者在法国感到精神空虚,是因为那里没有自己的事业,没有自己的亲人,所以不想移民。他有一句话引起我的深思,他说,‘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我想问你们,作者真正在乎的是什么?”学生陷入了深思,经过讨论,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在乎的是活得快乐,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好”,因为快乐与物质并不完全成正比,没有了事业和亲人,再好的物质生活也不能给人快乐。


展开全文阅读
“故土”部分是文本研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文的思想精髓所在。我问:“作者说他‘不想移民’,‘很想念家里’,试问,作者为什么‘很想念家里’?请在第5段中找到答案。”很快,有学生举手:“家里有他的亲人,家里有他的过去。”我说:“是的。作者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正是因为家里有亲人,有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都会、湖泊、城堡和大森林,甚至贫瘠而脏乱,却使我感到亲切和感动。这一切又是为什么?他对自己这个顿悟进行追问,终于得出答案,请你们帮作者回答。结合第7、8、9三段的意思,分别用三句话。”按照我的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五分钟后,学生回答说:“第7段中说,是因为故乡构成我们的生命。第8段中说,是因为故乡寄托我们的期望。第9段中说,是因为故乡意味我们的付出。”这时我又让学生反思:“我们以上这一步一步是怎样理清行文思路的?”学生说:“是抓语言标志和关键语句。”我总结道:“这就是我们要掌握的第二种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从语言标志人手。我们抓住了‘我不想移民’和‘很想念家里’这些关键语句。”学生若有所悟地点头。 

我说:“我刚才要求你们要善于‘化繁为简’,如果让你们把本文内容浓缩为一个字,你准备用什么字?试一试!”有学生说:“归”,我摇摇头;有学生说:“我”。我还是摇头。过了一会,学生恍然大悟,纷纷说:“是‘我心归去’之‘心’。”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她的理解。她说:“‘心’是灵魂,是精神,是情感。作者的‘灵魂’在异国漂泊,流浪,没有归宿,找不到根系;它需要回家,因为它牵挂着亲人,留恋着以自己的血泪和汗水浇注的生命。可见,‘心’、‘灵魂’、‘精神’是一个生命个体的核心,是区别于动物使人成为万物之灵的本质。没有灵魂没有精神没有情感的人是可悲的。”她的精彩表达赢得一阵掌声。至此,我又总结道:“理清文章思路,不妨从整体布局人手,由面到点。”

    文章第7、8、9三段有许多富有哲理和文采的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重锤“敲打”很有价值。既能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于是,我和学生一起,在教材右边空白处“评点”这段文字,评点方式不拘一格,可为思想方面,可为语言表达方面,可用自己的语言,也可用现成的诗句或名言。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学会表达。

    有学生对“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评点道:“这片土地浸透了我们的血泪和汗水,她与我们血脉相连,荣辱与共。”

    有学生对“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经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评点道:“作者看来,真正的美是悲的,因为悲总是让人的心灵为之震颤,美的东西就是让人产生发自内心的感动。人类历史不就是一部与自然搏斗与邪恶搏斗的充满悲情色彩的悲剧吗?”

    有学生对“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进行评点:“出生地只是自然意义上的概念,那儿没有我们的付出,没有陪伴我们生命成长的过程。”

    有学生对“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进行评点:“人需要故乡,实质是需要精神寄托,一个人没有精神家园,没有安顿灵魂的栖所,他将陷入空虚和不幸。”

    评点过程中,甚至有学提出:“人有自己的故乡,那么,整个人类有没有自己的故乡呢?”大家七嘴八舌,有学生说:“人类也有自己的故乡,那就是地球。人离开了地球,离开了脚下这片土地,也会陷入空虚和茫然。”也有学生说:“大自然也是人类的故乡,人原本就是生活在大自然中,只是为了发展,渐渐脱离了自然,形成了城市,但随之产生了许多都市病,就是因为人脱离了自然。”我顺便总结说:“是啊,人类与大自然的割裂,人的物质与精神的割裂或许是人类空虚的根源!”

    这几段文字在师生的共同解读,互为启发下,已经超越了原来的意义。笔者以为,基于文本,又不囿于文本,适时放飞一下思维,谁说不可以呢?我说:“前面我们理清文章思路是‘化繁为简’,‘简’到只剩下一个字;刚才我们评点文章语句,许多同学把原本的一句话洋洋洒洒扩展为一段话,这叫——”学生齐声回答:“化简为繁。”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模仿文章中的富有文采和哲理的句子,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

“故乡”这个话题的认识和情感。我先作了一个范例:“故乡——忘记故乡,就意味着背叛自己。故乡——一个让沉重的生命变得轻盈的所在。”学生模仿着造了很多句子,虽然未必精彩,但确确实实得到了锻炼。

    在结束本课时,我说:“一个热爱故乡的人,意味着你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一个热爱劳动的人,一个真正富有而充实的人,从而也是一个幸福的人。让我们在费翔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吧。”(音乐《故乡的云》响起)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结合,而教学设计是其必要保证。笔者以为,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有这样一些原则:一是教学主线突出,最好能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眼”,因为设计巧妙,讲解精彩的文本能使学生终身铭记。试想,为什么我们提起从前学过的某些课文,还能记忆犹新,津津乐道,这恐怕要归功于当年语文老师的精心设计。二是教学板块简洁明快,板块之间衔接流畅,环环相扣,忌繁琐复杂,“枝繁叶茂”,主次不清。三是突出“语文味”,即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书面和口头)。四是过程即方法。在教学过程自然渗透阅读方法。对照以上几点,本人教学本课时,确定本课的教学主线为“心”,即关于故乡的思想、情感和灵魂,整个教学以此为轴心展开,这似乎有些勉强,但笔者水平有限,也只能如此。教学过程有两大板块,一为“理清文脉”,即理清文章思路,掌握阅读方法,侧重思维训练;二是“快乐表达”,即评点语句,一句话表达,侧重语言训练。第一板块重在信息的“吸收”,第二板块则重在信息的“输出”。“语文味”表现在尽量凭借文字去想像,揣摩,如阅读中的抓标题,抓关键句,抓整体理解,不用形象的图画,让学生学会凭借文字来表现自我,如评点,一句话表达。第四点前面已经阐述。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我心归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1
下一篇:《乡土情结》教案11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