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401
标签:
教师随笔
高三不忘抓阅读(教师中心稿)
高三不忘抓阅读
一进入高三,由于紧张的复习,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看不完的课本。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意还是无意地放松了必要的阅读,事实上,越是进入高三,越是临近高考,越应该重视阅读,阅读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对于高三学生而言,这些作用就更为重要。
1、阅读可以调节情绪
高三学习,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最紧张的,就是以往比较调皮的学生也不例外。心理的紧张主要来源于升学的压力,加上老师家长有意无意的强调,以及周围环境造成的紧张因素(比如有的班在墙上画了“倒记时”),就连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会感到压力,不用说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带着过度的压力去学习,就好比是“戴着脚镣跳舞”,舞姿自然就不会轻盈,说不定还会累得趴下。阅读,是一种非常重要而有效的调节情绪的方式。当你做了半天作业,头昏脑胀的时候,随手抓起一本杂志翻一翻,一种轻松惬意之感就会使你的头脑立即清醒,然后再投入学习,其效率自然就会高得多。即使不是使人完全放松的娱乐性杂志,而是别的科类的必要读物,当对某一学科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学习之后,换成另一科,也会使你的思维得到放松。这种交叉阅读的方式,既可以使你的情绪得到调节,又可以避免无谓地浪费时间,是一种最科学的阅读法。
2、阅读可以训练语感
语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学科,任何学科都离不开对语感的要求,因为语感是理解的重要前提。当然,就语文这一学科而言,对语感的强调那就更为重要了。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无论是基础题还是作文题,无不对语感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高考试题的变化,对学生这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可以这样说,有一些题,学生没有良好的语感,是无论如何也答不出来的。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尤其是朗读更为有效。所谓朗读,就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的阅读过程,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手段,是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它从视觉扩大到听觉,是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生命的重要途径。因此,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阅读,对于高三学生的语感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
3、阅读可以积累知识
阅读除了前面两个作用之外,最直接的作用莫过于积累知识了。只局限于教材的学习已远不适应当前的教学和考试,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对课外知识广泛的涉猎和积累已成为普遍的要求,尤其是素质叫的要求。知识的积累当然是没有止境的,它并不因为复习迎考时间紧迫而可以停止;相反,更应该最大限度地吸收更多的知识。要达到这个目的,不通过阅读,就别无它途。积累了尽量多的各种知识,学生的整体素质自然就会提高,无论是对付一般的工作学习还是应考,都会大大增加成功的机会。即使是已学过的课本,通过反复的阅读,也会领会得更加深刻更加准确,记忆得更加周全,对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巩固和完善,实在是“善莫大焉”。
当然,我们毕竟否定不了高三学生时间紧任务重这个事实,因此,对阅读的要求就必然要考虑一个两全其美的策略——既要达到阅读的各种目的,又不能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1、读精美短文
读精美短文的好处就在于文章的“精”和“美”。“精”即精练,精短,也就是不长。因为不长,所以不会占用过多的阅读时间,很短时间就可以读完一篇文章。“美”,即有文采,有思想。这样的文章虽然随处可寻,但在一些较有影响的文摘类报刊上最集中有最有质量。如《读者文摘》、《青年文摘》、《党员文摘》、《新华文摘》以及《文摘周报》等。这上面多数文章除了短小精美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内容非常丰富,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这很短时间内读完,既可以获得艺术享受,又可以学到写作知识,还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读时政报刊
时政报刊所传达的是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一个高三学生,由于长时间埋头学习,就容易忽略对这些信息的吸纳,这就必然一向视野,局限思维。现在的高考越来越强调体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那中闭门造车的读书法已不能适应这种要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的信息既是一知识的积累,也是一种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径。这些素质的增强,无疑对应付高考有重要的作用。
3、读重点课文
高考复习再紧张,高考与教材的关系不管怎样变化,对教材给予一定的重视并把它们读熟读透都是必要的。毕竟课文是一个“例子”,把这个“例子”;理解透彻了就能够举一反三。重点课文本身大多数都是精美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对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文言文,文言文虚词和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掌握,基本上就靠对课文熟练的诵读而达到的;强烈的语感,可以使学生在解题时绕过许多繁杂的步骤,直接获得正确答案,从而提高答题效率。
标签:
教师随笔
高三不忘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白玉未必真无瑕(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坚持“四动”,搞好朝读(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