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482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山民 教学设计
山02民02
102、课文解读。02
(1)02作者简介。02
韩东,02196102年生于南京市。02802岁时随父母下放到苏北农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0219820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曾在南京审计院任哲学教师。现辞职,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白色的石头》。02
198402年冬,与诗人丁当、于坚、吕德安、小君等创办《他们》文学社团,出版民间刊物《他们》。除在国内外发表大量诗歌外,还写有诗学论文及小说。其诗歌《有关大雁塔》被作为日常主义诗歌的代表作。02
洪子诚认为,韩东“028002年代的创作保持了一种冷静的、个人化同时又富于诗意的抒情性,并且更直接地掺人对日常生活的感觉。他的诗学主张在一部分青年诗人中很有影响。他的著名的‘诗到语言为止'的命题,旨在反对朦胧诗人所扮演的‘历史真理代盲人'的角色以及他们强烈的社会意识。他主张当代诗人应更直接、更具体地反映人的生活情状,诗人的责任在于对日常事物保持审美的敏感,并用‘口语化,来改写当代诗歌语言”02(02《中国当代文学史》第023140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02199902年版02)02。02《山民02)02可以说是体现了“一种冷静的、个人化同时又富于诗意的抒情性,并且更直接地掺人对日常生活的感觉”的代表作。02
(2)02基本解读。02
这是一首具有浓厚讽刺意味的现代寓言诗歌。02
第02102段,02“他”和父亲的问答,表现出世居山中的父辈只知道山外是山02
无知。这让我感到“疲倦”。对群山以外的世界茫然02
第02202、02302、02402段,写“他”的思绪。想“他”应该与父辈有所不同,但只是想想而已,最后只会埋怨:02“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父辈安于命运、固守乡土、不知向外发展,这是封闭性的社会中保守、惰性力量的表现,是封闭性社会成员劣根性的体现,它使人“疲倦”、沮丧。诗中的“他”,虽和父辈的想法不同:他知道群山外面有广阔的世界,有走出群山去看大海的想法,甚至有即使自己走不群山,也要让子辈继续走下去的筹划;但路途的漫长、遥远、艰辛,使他“疲倦”而怯于前行。结尾“他”的“遗憾”,更具有讽刺意味。父辈不知而不为,02“他”却知面不为,耽于幻想而却于行动,不愿种树,只想乘凉。02“他”和父辈实质上并无两样,都缺乏冲破传统的开拓意识和披荆斩棘的精神,02“他”也是被针砭的对象。揭示精神弊端,是本诗的题旨所在。02
(3)02精华鉴赏。02
《山民》的写作,以生活化的直接切人来呈现普通人的精神面貌,在构思上通过叙述一个小故事的手法来完成。语言上追求口语化。诗人采用客观的叙述性口语来写诗,语言平淡、直白。普通的词语、单调的句式,读来令人感觉沉闷,而沉闷正是诗人所要反映的生活给人的感觉,因此,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诗歌的主题是水乳交融的。02
202.习题解说。02
(1)02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02
旨在让学生准确理解诗的情感形态。02
参考答案:02
欢乐是“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这句话描述了一种欢乐,这种欢乐也许是历尽艰辛后的意外获得,也许是乐中有悲、悲中有乐的那种欢乐。欢乐与悲伤往往是一个钱币的两面,相伴相随,相生相长。在《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中,02“阴雨的季节太长,人间的是非太忙”,一方面讲春天姗姗来迟,一方面暗指自己将心中的“春天”遗忘。02“好花刚开到一半”三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春天”的把握,显示了一种健朗向上的心情。02
(2)02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02
意在让学生理解“丁香姑娘”的形象在诗中所承担的双重功能。02
“丁香姑娘”既是诗中的一个形象,又是诗人情绪的一种象征。作为一个优美的女性形象,她有着丁香花的颜色和芬芳,也有着丁香般的忧郁和迷茫。她若虚若实,似是现实中人,又似是诗人梦中的幻影。正是这种模糊性,使“丁香姑娘”形象格外朦胧优美,带有浓厚的象征色彩。02
(3)02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02
此题一方面要求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认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02
参考答案:02
《山民》前后两次出现“疲倦”,第一次的“疲倦”说明封闭性的社会中保守、惰性力量使人沮丧,无法找到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第二次的“疲倦”,揭示了“他”耽于幻想而却于行动,不愿种树,只想乘凉的弊端,充满了讽刺。02
《山民》采用客观的叙述性口语来写诗,语言平淡、直白。普通的词语、单调的句式,却给人回到生活本身的感觉,生活本身让人感到很“疲倦”,语言的形式本身也深化了主题的感悟。02
(4)02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02
旨在让学生认识通感在诗歌中的表现。何其芳用颜色、声音、气息、触觉来描述欢乐,那是为了使欢乐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让情绪变成一种有声、有形、有味的东西,可触摸、可感知。这是运用通感的一种表达方式。结合上文提示,引导学生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02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山民 教学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痛与不痛的秘密 教学设计
下一篇:
泰戈尔《一无所求》简介及赏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