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559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的功夫在那里(网友来稿)
河北省邢台市一中 许志宏

      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想象力,语文老师应该凭自己的语言功夫、点化能力、引导技巧上好课。

      用多媒体声像技术的确可以给人更直观更生动形象的认识,但往往干扰了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对意境情感的涵咏。如果登了泰山,就能写出不逊前人的诗文;游了三峡就能抒发震惊世人的感慨,那我们的语文课又何必屈居斗室欣赏什么多媒体呢?如何把心猿意马的学生吸引回课堂,从那些他们自以为早就看懂了的汉字堆里讲出知识趣味和哲理来,的确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课题,也是一大难题。

      艺术是相通的。优秀的说书艺人一把折扇半截戒尺,张嘴就能吸引人,甚至连过路的都禁不住驻足倾听。他的讲述使你眼前凭空出现烽火连天的战场、阴森恐怖的法堂、风波迭起的闾巷,寂寞深闺的哀怨、边塞戍子的呻吟……这嘴上的功夫,实在值得我们借鉴。

      听程派名旦清唱《锁麟囊》中著名的《春秋亭》一段,你只需闭目凝神,随着婉转悠扬的歌乐,一句句如珠玑似美玉的唱词,像仙乐天籁飘入耳鼓,似甘泉醴醪浸入心肺,你的眼前自然会出现闺秀薛湘灵慷慨助人的画面。听着那似吟如叹的咏唱,“我正不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巣……小小囊儿何足道,救她饥渴胜琼瑶……”

      一声声深沉凝重,一句句曲折低回,是语言的魅力使你陶醉到剧情之中忍不住击节赞叹。所以我觉得既然艺人们不靠热热闹闹的外包装,那么语文老师要增强讲课的吸引力,提高讲课效果,也不能一味指望外在手段,而应下内功。

      演员在塑造角色之初,最先考虑的是观众的口味和兴趣。他在琢磨观众心目中的,观众最乐意看到的角色形象。接下来从观众的反应和反响中觉察出角色的成功和缺陷。在不断演练中精益求精地雕琢、打磨。直到有一天,他展现给观众一个与众不同又赏心悦目的舞台形象。同样,一堂课也是这样的过程,老师的任务就是对学生知识现状,理解能力调查了解。对学生的接受层次全面掌握。在课堂上,对学生察言观色,适时调整自己讲解的深浅、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轻重,不断调整授课方式,寻求打通学生领悟力的方法。当然,学生是不同的,水平层次参差不齐,好的授课者就要能够使学生进入状态氛围,让学生把外在手段都忘掉,进入老师的世界。戏是唱出来的,课是讲出来的。语文老师的功夫正应下在这里。

      授课语言应简洁、生动、活泼,最好能如诗如歌,做到沉吟顿挫,抑扬分明,吞吐有力,声情并茂。真正让学生在语文课上享受到语言文字蕴含的美。

      古人“搜尽奇峰打草稿”,无论一幅画还是一篇诗文都倾注着作者太多的人生感受和人生体验。而含英咀华恰是指体会优美诗文得到的享受。也是说明诗文的字句中确实蕴含着花的芳菲和玉的光泽。那么,做老师的就应该帮助学生感受这些美,这是点化的作用。多媒体把抽象的化为具体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但从抽象到形象,从一般到个别,这本身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美学上称为审美的再创造。多媒体代替了学生思维却不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我们语文课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艺术鉴赏和艺术再创造的能力,使学生由看不懂到看懂,由懂之不深到品出滋味。比如中国古典文学中“暗示”的作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蕴藉,没有心理描写的人物心理刻画,没有心理直白的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这些只有在指导学生阅读中使学生慢慢体会。

      这样,我们的课堂上就不应该塞满老师的声音,在提出问题后,留下空白,让学生思索。当然问题的设置也很有讲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要新颖,不能老生常谈;要有趣,适合学生的口味符合实际。这本身也是在考验老师的语言功夫、点化能力、引导技巧。

      语文课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现在一个严重问题是不少高级人才张口语病、提笔错字,所以我们不能让电视多媒体剥夺了我们语言交际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有机会站起来说看法、谈见解、议是非。可以针对一首诗一篇文章,也可以针对一个电视电影人物或一件实事,关键在老师有能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想说的积极性,鼓励起学生敢说爱说的自信心。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爱护学生,这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最不可缺少的。

      引导学生写作是语文课的重中之重,从造句子开始的练习应该始终贯穿于语文课上,例如仿照句式造句,设定修辞格造句,设定中心语造句,镶嵌文句造句,设定意境造句直到学生自己创造意境展开描述。这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始终不可少。但老师本人如果没有写作经历和感受,那么不可能对学生做出及时而切实的指导。对一件事或一处景,如果老师不首先激动起来,又怎么能找出适当的话语去刺激学生们兴奋呢?所以语文老师应该有旺盛的创作欲望,有出口成章的本事,才能吸引学生去创作去实践。

      看来,在语文课堂上,多媒体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老师凭借的应该是自身的艺术品味、艺术修养和敬业精神,这是一个语文老师的魅力所在。如果说一代宗师李叔同影响了一批学生走上了文学艺术之路并成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精英,那么,一个有魅力的语文老师也起码应该拥有一批喜爱语文的学生吧﹗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综合性学生:追寻人类起源 教案
下一篇:珍珠鸟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