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学总结
阅读:439  
标签:教学总结
语文:总结命题规律明确备考方向(教师中心稿)
华师一附中名师指点备考

      语文:总结命题规律明确备考方向 

      华师一附中周文涛

      昨日,楚天都市报联办的高考备考研讨会,在华师一附中汤逊湖新校区举行。会上,九位名师分析高考命题趋势,提出备考方略。今日,楚天都市报特整理刊发各科讲座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助考生朋友一臂之力!

      2004年起,我省加入到高考分省命题的行列。三年来,高考语文试题湖北卷紧紧围绕语文学科特点,显现出“重视基础、突出能力、注重人文性与审美性融合”的语文命题风格。通过回顾近年来的命题规律,可为考生们下阶段的复习备考指明方向。

      一、立足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

      从基础来看,全国各地试卷稳中有变。就湖北卷而言,2006年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两项分值共33分,仍保持一定比例,并且全国各地试卷也大体如此。

      但总体上看,各地试题中选择题的分值明显减少渐成趋势,湖北卷2006年仅第I卷36分就比2005年的42分减少6分;另外2005年试卷第II卷中现代文阅读多项选择题4分已经取消。这也就是说,今年的客观题减少整整10分,而更能体现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主观题则增加了相应的分数。

      以全国卷为主的大多数省市,2006年都采用了客观选择题与主观表述题分数比为30:120的结构样式,这种试卷结构的分数比进一步减少了选择题分量,对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要求更高。全国的二套试卷、江苏卷、安徽卷、北京卷、湖南卷等都采用了这种试卷结构,题量大都保持在21道题。这种试卷结构也将会对湖北卷的命题产生一定影响。

      二、贴近社会生活,凸现工具性、应用性、人文特色

      语文新课标中,对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的解释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近年来,语文高考试题较好地体现出新课标的这一基本精神。就工具性而言,如湖北卷21题:“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雷雨》等三个节目串联起来”;湖北卷第22题:“《三楚中学报》设有四个版面,请在版面名称之后填写体现版面宗旨的句子”;天津卷24题:“为你班方队撰写一段校运动会入场式上经过主席台时的解说词”等试题,都是极好的范例。

      再来看看科技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天津卷的“学习型社会”、全国II卷的“大运河保护”、安徽卷的“天人合一”、重庆卷的“对于文化转型的思考”、湖南卷“生物体衰老的秘密”等都选了与社会生活紧紧相连的科技文,既渗透了科学知识,又紧贴社会生活。

      各地试题不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更体现出深厚的文学底蕴、地域特色。今年的北京卷所选的现代文语段,是带有浓郁地方色彩《天坛之美》;湖南卷文言文阅读选文就是湖南名人曾国藩的《〈湖南文征〉序》。2004年,湖北卷中采用湖北籍作家骆文先生的散文,作为现代文阅读题;2005年又用“拟写一则推介湖北旅游资源的广告词”的方式,引起考生对湖北地方特色的关注;2006年试卷则要求用“提取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的方式,解释“端午节”。

      这些题,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又考查了考生对本地人文、地理的了解程度,还考查了考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个性特色,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三、微变出新,坚持探索改革

      近年来,湖北试卷始终坚持改革的方向,“迈小步,不停步”,具体表现在试卷的结构模式、总体长度、内容、题型等方面在总体保持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在题量、题型、命题材料的选择等方面每年都有适度的调整和变化,不断强化语言文字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首先,是试卷结构布局正在变化。较之前几年流行的客观选择题与主观表述题分数比为42:108的结构样式,随着高考主观题的增加,这种传统结构样式正逐渐被淘汰。

      其次,是试卷内容较多变化。分值分配明显向阅读、鉴赏倾斜。各地试卷几乎都把客观题减少的分值增加到古文翻译、诗歌鉴赏或者现代文阅读上。加大了阅读、鉴赏能力的考查。

      语言知识运用题更是异彩纷呈。除了一些传统的语言运用题如压缩语段、仿写等依然是高考语言用题最常采用的题目外,今年的高考试题中还有一些热点题型和新题型值得我们关注,如图文转换类题目,全国II卷、广东卷、辽宁卷、重庆卷、山东卷都设计了这类题目。此外,如湖北卷的课本剧串联词,将课文理解与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其创意令人耳目一新。

      另外,文言文阅读选文范围的变化也十分引人注目。史传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2005年湖北卷中,文言文选文摘录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2006年湖北卷中,文言文选文摘录自颜之推《颜氏家训》中的《涉务》,此次选文的变化更大,基本上属于议论性文字。

      高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一枝独秀已成历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渐成气候。命题作文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命意作文开始受到命题人的关注。在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全国I卷、全国II卷、山东卷、都采用了这种作文类型。上海卷、辽宁卷、天津卷都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在作文文体上,命题人也开始加大限制。江苏卷、山东卷、上海卷、北京卷、浙江卷都明确提出了不许采用诗歌这种文体,而湖南高考则直接点明写成议论文这种文体形式。这些都应该在我们的2007高考备考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标签:教学总结 语文:总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07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重视两种题型(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老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