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334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教学目的: 1.理解杜十娘、李甲、孙富等几个人物形象; 2.理解作者将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来加以刻画的方法; 3.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及刻画方法。教学难点:在描写中表现情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导读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听《杜十娘》插曲,引入教学:杜十娘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二.介绍作家作品: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耳犹,别号墨憨子,龙子犹,长洲人(今江苏吴县)。他少有才气,曾游戏烟花里,是个放荡不羁的人物。他和兄冯梦桂,弟冯梦熊被称为吴下三冯,但科举不得志,五十七岁才补了一名贡生。冯梦龙是爱国志士,在崇须年间任寿宁县知县时,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败原因;清兵入关时,进行抗清宣传,最后忧愤而死。在我国文学史上,冯梦龙是在通俗文学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作家,被称为“全能通俗文学家”。在小说方面,他除编选“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外,还增补了长篇小说《平妖传》,改作了《新列

国志》,鉴定了《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等。民歌方面,刊行了民间歌曲《桂枝儿》《山歌》等。此外他还改编了《精忠旗》《酒家佣》等戏曲,创作了《双雄记》和《万事足》两部剧本。

三.预习检测: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纳栗入监      权作浮居      屏去左右      素性方严

B.教坊落籍      山水之废      观者如堵      惑于浮议

C.凑聚将来      剪江而渡      鸾呜凤奏      萍水相逢

D.仓猝难范      说得入港      疏不间亲      命之不辰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因在京坐监(坐监牢)                  可怜一片无瑕玉(玉上的斑点)

B.初时李公子撒漫用钱(任意挥霍)        郎君游资虽罄(旅费)

C.连下处也没有了(寓所)                落得一场亵渎(污辱)

D.那烟花也算定你没处告债(乞求借贷)    倘得玉成,决不有负(好意成全)

4.对原文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杜十娘虽为名妓,但不甘作王孙公子们追欢取乐的玩物,真诚地追求爱情,并为此不惜牺牲一切。

B  李甲是一个忠于爱情,庸懦自私的纨绔子弟。

C  作者将杜十娘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运用细节、言行等描写,并与李甲对比,使塑造的形象个性鲜明。

D  作品除了反映杜十娘对真正爱情和人性尊严的渴望外,也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中金钱和门第观念的丑恶。

四.分析情节:

1.开端:开头至“若翻悔时,做猪做狗。”

写鸨母无义逼李甲,十娘有心欲从良。

2.发展:“是夜,十娘与公子议及终身之事”至“各各垂泪而别。”

写柳遇春仗义助好友,杜十娘真情随官人。

3.发展:“再说李公子同杜十娘行至潞河”至“孙富教家童算还了酒钱,与公子携手下船。”

写孙富歹意破姻缘,李甲薄情卖佳人。

4.高潮:“却说杜十娘在舟中”至“一旦葬于江鱼之腹。”

写痴情女怒沉百宝箱,薄情郎愧失心上人。

5.结局:最后一段。写李甲追悔成狂疾,孙富担惊为怯鬼。

五.情节设疑,学生思考后口头作答:

1.为什么杜十娘要积攒百宝箱?

(提示:想摆脱苦海,寻机从良。)

2.杜十娘自己有银两,为什么不早告诉李甲,而让他为难?

(提示:试探李甲的诚意。)

3.李甲筹集到银两赎出她后,她为什么还是不把实情告诉于他?

(并未对李甲完全放心。)

4.杜十娘为什么不选择走别的路,非要选择自杀?

(提示:从良是她一生最大的愿望,而今希望破灭,只有以死来表示对压迫她的恶势力的不满和反抗。)

5.杜十娘是爱李甲的,为什么不在把百宝箱送给李甲之后,才投江而死?

(提示:她已深刻地认识到自己选错了人,既然不是真正的爱情,她为什么还要把东西留给李甲那?)

六.作业布置:课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处理课后练习三。(略)

二.分析评价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1.学生阅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杜十娘性格的描写语句。

(只要能寻找到几处,并说明其性格特征就行了)

2.概括杜十娘的人物形象:

杜十娘本是风尘女子、京城名姬,但她不甘于做王孙公子的追欢取乐的玩物,而是费尽心思脱离那个火坑,但由于社会的原因,最后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她聪明美丽、热情真诚、心地善良、秉性纯厚、刚强坚毅、有胆有识,是反抗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的一个典型的妇女形象。

三.分析其他人物:

1.学生分别找出课文中对李甲、孙富、鸨母、柳遇春等人最有表现力的语句。

(抓住关键描写语句,稍加说明即可)

    2.李甲的人物形象:放荡薄情、庸懦自私、背信弃义的纨绔子弟。

3.孙富的形象:邪淫、卑鄙、狡诈、可耻的奸商。

4.鸨母的形象:只认钱不认人,嫌贫爱富的下三流货色。


展开全文阅读
5.柳遇春的形象:仗义疏财、真挚重情的谦谦君子。

四.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一个未出场的人物——李甲的父亲在小说中的作用呢?

(提示:这个人物很重要,他反映了小说悲剧结局的社会根源,即封建礼教和传统世俗逼死了杜十娘,李甲怕、杜十娘担心、孙富利用他挑拨离间,这些都说明小说的主题是把矛头针对封建礼教及世俗社会金钱和门第观念的。与此道理相同的还有李甲的亲戚朋友们。其实李甲、孙富不也分别是一个社会群体的代表吗?像杜十娘这种风尘女子,在这种重重的包围之中,又如何能生存下去呢?她的悲剧的发生,是一种必然。这其实就是一个社会悲剧。)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2.完成印刷资料之《同步训练》。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资料显示屏】  冯梦龙(1574~1646),苏州人,字犹龙,亦字子龙、耳犹,别号龙子犹、姑苏奴客、欧曲散人等。其兄冯梦桂是有名的画家,其弟冯梦熊是太学生、诗人,合称“吴下三冯”。《苏州府志》卷八十“人物”中介绍:“冯梦龙,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经学。”在科场中,他的命运不太顺利,直到五十七岁,才考取贡生。六十一岁做福建寿宁县的知县,四年任满仍回苏州。《寿宁府志》把他引到“循吏”之中,并评道:“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冯梦龙与公安派文人有相同的文学主张,他提倡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他所以把自己编辑的三部小说题名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意思是:“明者,取其可以道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醒世恒言》序)可见他充分认识到了文艺的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   《三言》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标志。由于篇目较多,反映的生活面较广,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三言》的思想内容表现为较大的复杂性,但就其主导方面而言,它是我国明代市民生活的百科全书,真实地反映出了这个阶层的理想、愿望和要求。   【导学新概念】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卷32,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一篇,也是明代拟话本中成就较高的作品。杜十娘是京城名妓,久有从良之志意,自从遇见李甲之后,要求跳出火坑,从李甲为妻。她以全副的身心、智慧和自己的钱财赎出身来,随李甲南归。可是李甲薄幸,出于个人利害的考虑,竟将杜十娘卖给了孙富。杜十娘看透李甲,看透世情,于是怀抱自己积蓄的万金之宝愤然投江。她的死不是怯懦轻生,而是宁死不屈的性格的体现。她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她以整个生命谴责了纨绔子弟和市侩势力,向那个社会、那个时代提出了最强烈的抗议。   教学过程,应引导学生列出“情节链”,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理解小说所反映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赏析人物形象及人物语言,揣测人物的心理活动。对一些难点问题:例①杜十娘隐瞒百宝箱的心理;②结尾表现的思想倾向;③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可适当引导学生讨论,并加以点拨。    设计A   一、思路   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列出本文“情节链”,体会全文中心,分析人物形象。   二、导语设计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见于《警世通言》卷32。这篇小说是三言之中乃至整个明代文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   同学们在欣赏古代小说时,应把握古代小说的特点,恰当运用小说的欣赏方法。   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①古代的小说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②古代小说重情节,通过情节表现人物,通过语言动作表情表现人物心理。③古代小说继承了史传文学的传统,描写人物,一方面有善恶是非之分,另一方面好人身上也有缺点,坏人身上也有长处,“妍媸毕露”。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通读全文   要求: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弄懂生词难句。   (二)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列出本课的文脉提纲。   2.概括小说的中心。   3.结合课文内容,综合评价杜十娘的形象。   提示:本课为课内自读课。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力图使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本课基本教学任务。   (三)学生讨论、归纳   1.本课的结构提纲:   情投意合—用计赎身—孙富离间—十娘沉江   2.小说的主题:   本文通过杜十娘的悲剧故事,写出了一个下层妇女的合理的美好的人生追求,在这追求中塑造了一个美的灵魂,同时以一种深沉的义愤表现了这个美的人生追求怎样被毁灭。全文寄予了作者对追求幸福却被迫牺牲性命的妇女的同情,对背信弃义的纨绔子弟和破坏他人幸福的阴险小人的憎恨。   3.杜十娘形象分析:   ①美丽,热情,心地善良。   分析:例1.对杜十娘的外貌描写:   “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画眉远山青……误落风尘花柳中。”   例2.对杜十娘性格的描写:轻财好义。   她不甘“风尘困瘁”“早有从良之志”。她见李公子忠厚老诚,有心向他,她爱的是人,不是钱,她与李公子真情相好,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   ②聪明,机智,颇有心机。   分析:在赎身问题上,表现得颇有心计。为终身之计,她早有准备。她让妹妹收藏百宝箱,既避鸨母,又避李甲。她跟鸨母争执时,机敏地抓住鸨母一时气话,达成口头契约,使鸨母没有翻悔余地。……在这场斗争中,既表现了她的心计,又可以看出她为争取幸福自由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③刚强,坚定。   分析:当她知道李甲听信孙富的巧言谗语,为了千金之资,得见父母,将她出卖时,她的内心痛苦和悲愤是可以想见的,杜十娘的一声冷笑,显示着她的尊严,更显出她的刚烈。   (四)小结   学习本课应掌握分析古代小说的一般方法,如借助“情节线索”整体地把握故事情节;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等。   设计B   一、思路   从情节入手,深入挖掘作品的主题。   二、预习指导   (一)熟读课文   (二)结合课文,试分析造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同教学设计A。   (二)理出本文的情节链。   (三)简析本课中心。   (四)设疑、讨论:   1.如果不因风雪阻渡,恰好停舟于孙富的船边,或者即使停舟而杜十娘不在船上唱歌,以致引动孙富,杜十娘的命运将如何?   2.如果李甲不贪图那一千两银子,或是杜十娘早日透露那百宝箱的秘密,使得李甲有巨额财富在手而不被孙富的千两银子所动,杜十娘的命运又将怎样?   提示:杜十娘的悲剧命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分析:风雪阻渡,江上放歌,引来浮浪公子孙富,的确是事出偶然,但偶然之中引发出潜在的固有矛盾,矛盾存在着、发展着。   小说从一开始就以精确的笔墨,通过明明暗暗的交代,点示给我们。这就是以李甲的父亲李布政为代表的封建礼教。   例1.在开头人物关系的介绍中,写李甲和杜十娘“一双两好,情投意合”。但马上点到“奈李公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这一句为全文情节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例2.对李布政的正面描写:“李布政在家闻知儿子逛妓院,几遍写字来唤他回去。”   对李甲的描写:“他迷恋十娘颜色……后来闻知老爷在家发怒,越不敢回。”   这已触到了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矛盾。   例3.在李甲筹划赎金的过程中,又顺笔再一次点示:“他们(李甲的亲友)也见得是,道李公子是风流浪子,迷恋烟花,年许不归,父亲都为他气坏在家……父亲知道,将好意翻成恶意。”此处特意点到李甲的亲友们也惧怕李布政,支持他对儿子的态度,说明李布政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一种社会势力的代表。   例4.杜十娘跳出火坑之后面临一个出路问题,询问李甲,而李甲计议未有定着。仔细分析,李甲并非不善谋划,关键在于惧怕父亲。所以他说:“老父盛怒之下,若知娶妓而归,必然加以不堪,反致相累。”由此可见,在杜十娘争取自由幸福的道路上的主要障碍是李布政。   例5.小说的情节发展到高潮,写孙富用计的全部活动中,他的阴谋诡计的立足点在于抓住了李甲“老父性严,尚费踌躇耳”的矛盾恐惧心理。孙富问道:“尊大人位居方面……今日岂容兄娶不节之人。”孙富非常清楚地看到,李布政的威胁,是他可以利用来离间李、杜爱情,以达到夺人之美目的的重要条件。因此,矛盾的对立面,站在台前的是孙富,站在幕后的起决定作用的是李布政。   (提示:以上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可举其一,从而引导学生挖掘其他,达到自己分析文章的目的。)   (五)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造成杜十娘爱情悲剧的真正的社会根源。李布政和他所代表的封建礼教,才是杀害杜十娘的主要凶手。因此,杜十娘的悲剧,不是命运悲剧,而是社会悲剧。   设计C   一、思路   精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对人物塑造所起的作用。   二、预习指导   (一)通读全文,理出全文脉络。   (二)思考:关于“百宝箱”,文章做了哪些描写。   (三)精读课文最后一个片段。   三、教学过程   (一)(二)(三)同教学设计B。   (四)提示:清初戏剧理论家李渔,把结构技巧比作“工师之建宅”,认为“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须事先筹划,精心安排。而结构主要表现在情节的安排和组织上。   提问:试找出文中有关“百宝箱”的描写,并体会该描写对人物塑造所起的作用。   (学生活动,教师可适当点拨。)   分析1:院中姐妹为杜十娘二人送行之时,引出了百宝箱,表面看写出了杜十娘与院中诸姐妹的深厚情谊,实则写百宝箱的重要意义。例:“……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这样写为后文沉江作了伏笔,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她的机警、老练,表现了她对自由幸福生活热切而又坚决的要求。   百宝箱的意义:不是一般的财产,而是一个被压迫被蹂躏妇女争取自由幸福生活的理想的寄托,是她热切向往新生活的思想的结晶。   分析2:文章高潮,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是她的理想彻底破灭,生命失去意义的一种表现。   (五)精读课文最后一个片段,讨论以下问题:   1.杜十娘为什么“用意修饰”?   明确:这是她用最美的形象维护自己人格的美丽和尊严。   2.杜十娘为什么“微窥公子”?   明确:杜十娘要观察李甲在最后关头,爱情与金钱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当她看到公子“欣欣似有喜色”,她对李甲彻底鄙弃了。   3.李甲大悔痛哭,杜十娘为什么仍要投江自尽?   明确:李甲痛哭,再次显现了金钱和爱情在李甲心中的分量,杜十娘已深深看透李甲的心理,同时对这个世界也彻底失望。她知道,世上没有自己真正的爱情,没有自己真正的幸福,没有自己的归宿,她用毁灭自己的一切来维护自己的爱情理想和人格尊严。   (六)小结   通过本课训练,力图使学生明确:细节描写对人物塑造起重要作用。                     


展开余文
    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首先从真情实感出发,我提出了“人品”和“是非观”的问题。问题一出,思路豁然开朗,马上就顺势展开了具体分析: 

①杜十娘为什么要“从良”? 

②杜十娘为什么要李甲去措办三百两(后来是一百五十两)银子?既然都成夫妻了,为什么还要瞒着百宝箱的真相? 

③后来李甲痛悔了,杜十娘为什么还要“怒沉百宝箱”?为什么要孙富兑足千两银子后才“怒沉百宝箱”? 

④拥有“百宝箱”,还可以再“慢慢求索”,杜十娘为什么一定要自尽? 

    围绕这四个问题,我们对杜十娘这一崇高形象的理解就清楚明了了:离开火坑,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讲人格,重感情,求真情;不容背叛,不容为恶;不能再受侮辱。 

   美人和钱是男人的最爱,但因为被辜负,只好一起毁灭。它们的一起陨落带有消极而凄美的气息。 

  一、导语设计

(听《杜十娘》插曲)

听着这哀婉的乐曲,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孤单、漂泊、清瘦的身影。让她来给我们讲一番那凄楚的经历吧!

    1、首先介绍“三言二拍”在文学上的独特价值。

可以和四大名著比较: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有的成为皇帝,有的是能征惯战的将军,有的是谋略过人的智者,建立了不世的功业,都是王侯将相。水浒传刻画的是英雄豪杰、山贼草寇。西游记则是亦真亦幻的神仙世界、妖魔鬼怪,红楼梦中绝大部分是公子王孙。总之都不是凡夫俗子,普通百姓,。而三言二拍,则首次将小人物作为主人公,把普通百姓的生活、下层人的喜怒哀乐写入书中,正如笑花主人在《今古奇观序》中所言“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在中国文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三言二拍中的一些名篇,大多是以戏曲的形式流传到现在,学生大多不太熟悉,无法联系拓展阅读。

2、文章理解的几个细节问题;

A、杜十娘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甚至在李甲打算卖掉她的夜里?而在第二天大庭广众之下?

正确理解这个问题,需联系杜的生平经历。她“久有从良之志”,而且多年来私有所积。可见她这些年来,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那么她看上李甲的是什么呢?“忠厚志诚”,海誓山盟。但多年来的风尘经历又使她看惯了人情的虚假,她自己不正是向人出卖肉体和每一个笑容吗?李甲到底可不可靠,值不值得托付终身,都需要聪明的她做出慎重的选择。所以我们看到在李甲一连六日没有着落后,她才拿出了一百五十两,来帮助李甲。

李甲决定将她卖给孙富的夜里,她依然没有将百宝箱拿出。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此时她告诉李甲自己有一笔巨财,故事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可联系下文的“十娘又欲投之江中。李甲不觉大悔。”李甲肯定会向杜忏悔,情感依旧,甚至以后也可能做一个很好的丈夫。但这就是杜十娘的性格了。我们知道,她见惯了花花世界中的卿卿我我,买欢逐笑,深知金钱维系的爱情是不可靠的,这正是她始终不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的原因,自己苦苦寻觅多年,就是寻找一人终身的依靠,如果用用金钱可以使自己的爱情延续,那她恐怕早已有自己的归宿了。

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是让世人知晓,自己因何而死。

夜里杜对李甲可能不有一丝希望,尚未完全破灭。早晨“十娘微窥公子,欣欣似有喜色,”此时才是杜十娘彻底绝望之时。

B、李甲为什么要卖掉杜十娘?

李甲和杜十娘历经磨难才成为夫妻,和孙富萍水相逢,仅仅有一饭之交,只言片语间就被孙富蛊惑,把杜十娘卖给他。个中原因,一是他对杜十娘,本来就没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在其中。几处印证:第四段中柳遇春劝他三思这时,李甲“半晌无言,心中疑惑不定”。此时对杜十娘的感情并未完全相信。第七段和孙富推杯换盏时,称杜十娘为“北京名姬”,却不说自己的妻子。以此向“同志”孙富炫耀。二是李甲从没出场的父亲的压力。父亲代表着封建伦常,李甲素本软弱,又受着父子天伦天生重于夫妻之情的观念影响。李父始终如一团阴影罩在二人的爱情上。三是李甲此时身无分文,又流落他乡。自私和软弱使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未来。

3、“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钿绣袄,极其华艳。”她已决意沉宝赴死,为什么还要用心化妆 ?

这一细节让我们想起刘兰芝遣归的一段“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同是性格刚强的妇女,同样是为了保持自己人格的尊严。如果蓬头垢面,一脸的憔悴,就成为一个受尽迫害而自己无力反抗的弱者形象了。

4、故事可不可以有其它的结局?比如杜自己泛舟江湖,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或者青灯古佛,度过余生?

她向往的是像普通的夫妻一样恩爱的过活,为这样正常人的生活她准备了很多年,用尽了自己的心血,爱情是自己新生的唯一希望。茫茫人海,有谁人值得自己以身相许,滚滚红尘,情怀也随着年华老去。当这一切幻灭时,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走向死地,以死向不公平的命运抗争。她死于绝望,对人间真爱的绝望,对人生的绝望,对社会的绝望。她以死反抗着背情弃义的李甲,贪色阴险的孙富,礼教森严的社会。

泛舟江湖,逍遥自在,根本不是她的理想。

青灯古佛,度过余生,也是一种合理的结尾,但悲剧带给人的震撼就逊色多了。

5、为什么要孙富把一千两银子送给李甲?

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可以理解为李甲考虑,见出其善良。可以理解为让孙富人财两空。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杜十娘怒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沁园春·长沙
下一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