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411  
标签:教学论文
几个易混淆的词语


[介词和连词]

  有些词可以做介词,也可以做连词,比如“和”、“跟”、“同”、“与”等。怎样断定它们的词性呢?可以用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交换位置法。介词两边的词语位置不能互换,换了意思就变了;连词两边的词语位置可以换,换后意思不变。 

如:我跟他学外语。≠ 他跟我学外语。(介词) 

我跟他是好朋友。= 他跟我是好朋友。(连词) 

  第二种方法是前加因素法。介词前面可以加别的词语,连词前不能加别的词语。 

如:我曾经和他去过一次。(介词) 

我和他都去过一次。(连词) 

我多次与他打交道。(介词) 

《红楼梦》与《水浒传》都借来了。(连词)

[连词和副词]

  连词与一些副词都有关联作用,但不能因为有些副词能起关联作用就误认为是连词。怎样区别连词与副词呢? 

  一是用位置移动法来区别。连词位置是不固定的,而副词的位置是固定的:连词可在句前,也可在句中;而副词起关联作用时只能在主语后,谓语前。

如: 如果你去,我就去。“如果”是连词,“就”是副词。

移动一下位置试试: 你如果去(√) 就我去(×) 

  二是省略法。连词可以省略,表关联的副词不能省略。

如: 你去,我就去(√ ) 省略介词仍表假设关系。 

如果你去,我去(×) 省略副词就不表示假设关系了。

[动词和介词]

  动词和介词都带有宾语,很容易混淆,尤其是一些词如在、到、给、跟、比等常常兼有动词和介词两种词类,在具体语境中只能是一种。怎样区别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某词是动词还是介词呢?可用以下二种方法: 

  一是动词可以单独做谓语;而介词不能单独做谓语,只能构成介宾短语之后做谓语的连带成份。

比如: 例“在” 真理在人民一边(在是动词单独做谓语) 

在黑板上写字(在是介词,与黑板上构成介宾短语做写的状语) 

  二是动词可带动态助词“着、了、过”。 

例“到” 到北京了。到了北京了。√ (动词) 

到北京去。到了北京去。×(介词) 

“ 跟” 你跟我走。可写成“你跟着我走”。(动词) 

你跟谁说话?不能写成“你跟着谁说话”(介词) 

  三是动词可以重叠,介词不能重叠。 

例:“比” 咱俩比速度。可写成“咱俩比比速度”。(动词) 

我比你高。不能写成“我比比你高”。(介词) 

[“对”和“对于”]

  “对”和“对于”都是表示对象的介词,在实际运用中常常用错,怎样区别并正确使用“对”和“对于”呢?一般地说,凡是可以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用“对”;但是有的用“对”的地方不能用“对于”。大致在如下几方面是这样。

  一、表示人与人这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如: 他对我很热情(√) 他对于我很热情(×) 对党忠诚老实。(√) 对于党忠诚老实。(×) 

  二、相当于“跟”和“朝”、“向”的意思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如:我对他说过了。(√) 我对于他说过了。(×) 

他对我笑了笑。(√) 他对于我笑了笑。(×) 

不对困难低头。(√) 不对于困难低头。(×) 

标签:教学论文 几个易混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下一篇:特级教师于漪的教案:《春》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