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311  
标签:教师随笔
不必费时钻研繁难字(教师中心稿)
[语文]  不必费时钻研繁难字

      作文注意论据充实

考纲变化

2007年的语文科考纲在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方面的变化如下: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去年为“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去年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2、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去年为“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3、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去年无“论据充实”)。

4、有文采,用词贴切(去年为“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去年为“文句有意蕴”)。

通过以上的对照,大家会发现今年的考纲在考试性质、能力要求方面,与去年是一致的,而考试内容变化也不大,继续突出语文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变化内容均未脱离教学大纲,只是表述更准确、清晰,要求更明确。具体说明如下:

1、和去年相比,在字音和字形识别的要求上,都加了“常用字”的限制,如将去年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变成“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将去年的“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变成“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这种变化更明确了考查的范围,就是考查常见常用的易读错写错的字词,不鼓励大家花精力钻研冷僻、繁难字。

2、作文发展等级部分的表述内容有增加,措辞有改变。在“丰富”这一点上增加“论据充实”,导向性非常明确,更加强调了写议论性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文章流于空泛。在“有文采”这一点上,将去年的“词语生动”改为“用词贴切”,“文句有意蕴”改为“文句有表现力”,变化后的措辞简明扼要,不仅涵盖了去年的要求,而且又丰富了“有文采”这一点的内涵。

备考建议

●研究“两纲”,悟透考点要求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两纲”,因此,考生在语文复习过程中要认真学习。研究最新出版的教学大纲和今年的考纲以及考试说明,以明确复习和训练的具体对象,避免走弯路、费时间。同时还必须研究近三年高考语文题,找准高考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向,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养成规范,夯实基础

最后阶段还应加强答题规范性、技巧性训练。高考阅卷时,我们发现在语言运用和语言表达题中,有的考生因超过字数而扣分,有的因作文不写标题而扣分,有的因字数不够而扣分。究其原因,是答题欠规范、缺乏技巧所致。很多考生把时间花在不会做的题目上,反而丢了会做的题目,结果得不偿失。

●阅读、写作是重点

最后备考阶段,应突出阅读鉴赏和作文训练。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先要准确理解有关鉴赏术语的含义,然后阅读一些鉴赏文章,再尝试答题,总结答题思路,做到有观点有分析,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方向性的错误,保证得分率。

作文方面,全面训练各种文体,广泛阅读各类文章,大量积累写作素材,写出构思新颖、见解独特的作文,以培养创造思维的能力。这既是新形势下复习备考的需要,也是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在中学生的作文实际中,存在一种较普遍的不良现象:一味追求选材、手法和语言的新、奇、特,而忽略对文章立意的推敲、斟酌和提炼,要舍得在立意上下功夫,应做到“袖手于前,疾书于后”,也就是说要认真研读、品味原材料或话题,仔细揣摩、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准确把握材料或话题的内涵,从而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要做到立意高远并不难,无非是在文中自然、真切地表现爱国心、父母恩、师生情、同学谊、奋斗志、英雄气等,一句话,表现、弘扬真、善、美。当然了,文章不是不可以写假、恶、丑,但关键是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眼光看待社会的阴暗面。

回归教材。认真分析一下高考试题,几乎都可以依中学教材的知识来解决。教材提供给我们词语解释和用法、文学和文化常识、写作格式、素材运用等知识和能力。尤其是文言文,试卷上的每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种句式的特点等,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有相当多的课文中现成的句子直接搬上了试卷。试想,如不熟悉教材,这些题目又怎么能答好?

复习的依据是语文教材(人教版) 第一册附录中的《简化字总表》、第二册附录中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第五册附录中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以及课文中出现、报刊杂志常见的易读错、易写错的常用汉字。

标签:教师随笔 不必费时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错误》的古典性(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诗词鉴赏常考题型答题思维指导(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