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846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小说的阅读和鉴赏
 小说的阅读和鉴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说的三大要素、基本结构和部分写作技法,学会运用小说的基本理论指导本单元小说学习。

2、过程与方法: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相结合,将理论与作品分析融于一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读小说、会读小说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小说的主要理论。

教学难点

 小说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探究、讲解、讨论

教具准备

板  书  设  计

小说的阅读与鉴赏

一、小说的三大要素                  

1、人物:原型法、杂取法             

2、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线索  

3、环境:⑴自然环境    ⑵社会环境                          

二、小说的阅读和鉴赏

1、阅读和鉴赏的条件

⑴生活经验    ⑵审美观      ⑶把握特点

2、阅读和鉴赏的层次

⑴从语言入手,把握整体形象

⑵对主题进行理性思考

⑶品味语言、思想、结构等精妙之处

教学过程

互动感悟

一、谈话导入:

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是什么?诗歌、散文、戏剧可能有人不喜欢读,但是似乎很少有人不喜欢读小说,结合自己的感受试分析其中原因。

二、中国小说发展脉络

1、古代神话、传说(《山海经》、《穆天子传》)是志怪小说的源头→干宝《搜神记》

2、先秦散文(《论语》、《孟子》、《庄子》等和历史著作(《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是志人小说的基础→刘义庆《世说新语》

3、唐传奇(《柳毅传》、《碾玉观音》)→宋话本(明拟话本)→元明清长篇小说(章回体)、短篇小说(拟话本、笔记体)

 学生明确四大文学作品样式,通过感性比较,说说小说的主要特征。

教师介绍有关文学常识,联系学生已有知识适当举例,激发学生对小说的探讨欲望。

4、现代小说和当代小说

三、小说的三大要素

1、人物

⑴人物典型化的方法

①原型法:以一个最熟悉的原型为基础,综合与这个原型相近或相似的同类人物的爱好、教养、性格、气质、境遇和心理等方面的共同特征,创造出个性和共性相统一的典型人物形象。

②杂取法:在深入地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社会生活中各阶层、各行各业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活动的基础上,高度概括某类人的共同性格特征,将其浓缩到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身上,塑造出有思想深度的人物形象。

⑵人物描写

①正面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

*心理描写:A、心理描述  B、内心独白  C、动作暗示

           D、环境烘托  E、生理感觉  F、语言体现

           G、幻觉、梦境

②侧面描写:借他人之口对对象进行描写。

2、情节

⑴结构:

①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②特殊结构:倒叙等(如《祝福》)

⑵线索:

①常用线索:人(《祝福》中的“我”)、物(《项链》中的“项链”)事件、时间

②双线结构:如《药》:明线“华家”,暗线“夏家”。

⑶中西方小说的情节差异:

①中:线性结构,强调故事性。

②西:团块结构,注重场面描写。

⑷情节和细节

①短篇小说情节淡化(细节化)

②加强对小说中细节描写作用的分析

3、环境

⑴自然环境:设置背景、烘托气氛、反映心理……

⑵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揭示主题……

四、小说的鉴赏

1、鉴赏的条件

⑴一定的生活经验——联想、共鸣

⑵正确的审美观——写作目的、辩证分析

⑶把握小说的特点

2、鉴赏的层次

⑴从语言入手,把握小说的整体形象。

教师讲解小说阅读与鉴赏的有关知识,学生从课文《祝福》中寻找相关内容作简要评析。

《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描写。

分析《祝福》倒叙的标志和作用。

分析《祝福》开头2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祝福》中长工和

例:鲁四老爷:见面→书房→语言

    语言:①“可恶!然而……”②“不早不晚,偏偏在这个时候,可见是个谬种!

⑵对小说的主题进行理性的思考。

⑶对内容和艺术上的精妙之处进行品味、鉴赏。

五、阅读与鉴赏练习

运用小说基本知识,鉴赏谈歌的小说《桥》。

六、对照板书总结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的阅读与鉴赏的方法。

 “我”的对话,祥林嫂的语言。

 作业布置

 巩固作业:

1、课后自学单元知识《现当代小说鉴赏》。

2、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小说《祝福》。

预习作业:自读课文《祝福》,标出不理解之处,准备课堂讨论。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对单元知识的补充和细化,是为本单元教学开展张本,教学意图是明确的,课前也与学生作了沟通,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学只对例子感兴趣,而对必备的理论较为漠然,可见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小说的阅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近对联
下一篇:童年的朋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