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934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发现》教案5
欣赏一首诗,不是为了从理性上把握作品的信息传达作者的情感体验,而是为了在相象中体验和经历作者的情感经验。

按“颂歌的变奏”这一主题词以及阅读、朗诵活动,将课堂分为三大板块:

一、颂歌 二、变奏  三、诵读

 

一、颂歌

1、导语

在重阳节的前一天,闻一多写下了一首包含思念故乡的诗歌《忆菊》。

2、闻一多介绍: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8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3、反复朗读,读后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说体会。

【明确】

1、一系列丰富的关于“菊”的意象,如同“菊展”。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联想体会不同情境的菊花之美,体会菊花所内含的民族文化之美。

2、选择若干语句,体验诗人情感。

如从“檐前,阶下,篱畔,圃心的菊花”——“插在长颈的虾青瓷的瓶里,六方的水晶瓶里的菊花,攒在紫藤仙姑篮里的菊花”;

从“守着酒壶的菊花,陪着螯盏的菊花”——陶渊明以及登高饮酒的重九……写中国自古赏菊的风俗

3、诗人用如下词句称颂菊花的理由何在?“你有高超的历史,你有逸雅的风俗”,“啊!诗人的花呀!”

《忆菊》中,把西方的形象比喻为“热欲的蔷薇”“微贱的紫罗兰”,而且以“我要赞美我中国的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诗人反复歌唱中华文化无与伦比的高洁与美丽,表现出极其强烈的民族文化的自尊与自傲。

 

二、变奏

1、朗读《发现》

 

2、1)诗歌开头是怎么写的?

2)为什么诗人要迸着血泪喊“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3)“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你如何理解?

4)“噩梦”“噩梦挂着悬崖”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为什么“总问不出消息”?

6)对诗歌结尾的如何把握?

 

3、学生朗读诗歌,思考研讨以上问题

l.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进着血泪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悲痛的声音?

明确:联系时代背景,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

 

三、朗诵会

选用本板块的几首诗歌,在班级开展一次诗歌朗诵活动。

如欲进行配乐朗诵,建议采用马思聪《思乡曲》为背景音乐。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发现》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诗歌教学中的语感生成(网友来稿)
下一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