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408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雨霖铃》简案2
一、关于词人介绍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因家中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年轻时,为人不羁,常出入青楼,为歌伎写词,因而为世人不齿,人们把他看作是风流浪子。据说,有人在宋仁宗面前推荐柳永,但因他的词中曾说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怒斥:何要浮名,且去填词!此后柳永戏称自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一生仕途坎坷,穷困潦倒,据说,他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葬之。死后,只有一群红粉知已为他安葬,命运可惨。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影响很大,甚至“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足见柳词在当时的地位。
二、录音欣赏、朗读
三、赏析
1、此词的主题是什么?文中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离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词写是柳永离开京城里与一位红粉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2、概括上、下两阕的内容:
(一)别时的情景:写景——蝉、长亭、晚、骤雨初歇(点明送别时的节令、地点、时间天气)
(实写) 烘托出一种分别时悲凉的气氛。
写事——帐饮无绪、兰舟催发、执手相看
(此处与“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有异曲同工之处)
写情——依依不舍、缠绵悱恻
(二 )别后的心情(虚写):主旨——清秋离别
别后景况——洒醒、杨柳、晓风、残月
别生生活——良辰美景(虚设) (凄清孤寂)
千种风情(无人说)
3、上、下两阕之间是怎么样巧炒过渡的?
通过句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写景:千里烟波:无边无际的江面——离别后无法排解的惆怅。
暮霭沉沉:傍晚沉重的云雾——离别后沉重的心情。
楚天阔:空旷辽远的楚天——离别后无边的愁绪。
4、赏析名句“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首先,词人把杨柳、晓风、残月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在一幅画面中,“杨柳”与别情有关,“晓风”,拂晓的风更凉,“残月”,残缺的月亮,这些景物融合在一起特别凄凉。使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独。
而且,这幅画面又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借酒消愁愁更愁”,特别是酒醒后的惆怅和眼前景交融在一起,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悲凉情怀。
四、小结
学了柳永的《雨霖铃》让人更深刻地理解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此句话的含义。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雨霖铃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奥林匹克精神》活动教学设计(公开课)
下一篇:
《雨霖铃》简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