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449
标签:
教师随笔
我看到了成熟的谷穗(网友来稿)
青青子衿
第一次见到丁老师是省特级讲师团到外国语中学讲课的时候。特级教师王老师请丁老师上台发言,说说他们学校的语文教学,我被她那宽厚又有磁力的女中音和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所吸引,我第一次记住了她的名字。
第二次见到丁老师,是在初三复习观摩课上。课毕,全体语文教师进行研讨,我对在座的语文老师能直称其姓名的寥寥,因为对丁老师有印象,所以点名让丁老师发言。丁老师首先对《根》一课的现代诗歌教学进行点评,进而分析了现代文阅读课教学中的得失。其中一些教学理念,复习方法很值得称道,对得失的分析可谓一语中的。我当时,在心中默念:与我心有戚戚焉!
有一个想法:可以让丁老师做一节观摩课,课一定上得错不了!
因为丁老师所在是一所私立学校,领导怕国办学校有抵触情绪,我的这一想法不了了之。
第三次见到丁老师是春季中考研讨会之后的一周。领导安排都到私立中学听课。我们一般不去私立学校听课,除非学校特别邀请。
看了看听课安排,第一节就是丁老师的课。主要是对丁老师发言的好感,我凭直觉:丁老师绝对是一名不错的语文老师。
这是一节复习课。丁老师的复习理念渗透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和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坐在教室,环顾,北墙上贴着中考要求背诵的34篇古诗文目录及语文老师对学生作业的要求,黑板的一侧是中考倒计时。丁老师走进课堂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教育局教研室来我们学校指导教学,让我们大家一起以《论语》中的一句话表示欢迎:(学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关于复习,孔子的名言是:(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丁老师对中考知识点和考点设计可谓成竹在胸,一个板块和一个知识点她可以辐射出一系列的知识,形成或大或小的知识网络。知识的熟练程度,解题技巧的点拨,可谓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地,较一些国办中学的老师,让人不胜感慨!
饭碗的质地不一样,教学的态度和精神也略不相似啊!
第二节是一个青年小伙的课,也许是知识的积累还不够,也许教学的经验还不足,这课上在丁老师之后,自然相形见绌了。
评课的时候,丁老师带着笔记本,一脸谦逊,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她诚心愿意跟我交流.
而年轻小伙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抓耳挠腮,让我不由自主想起孙大圣。
一个是秋天里成熟的谷穗,一个是春天里轻飘的杨絮!
课后,才听说,丁老师星期六跟着特级教师到市里给某公司组织的春季中考研讨会讲课去了。
可知道我们这里的许多学校都曾经掏钱参加过这样的研讨会。并且年年如此。
有句话是: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可你那里知道,那个会念经的和尚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可以花大价钱请远方的和尚念经,可却不愿相信身边的和尚所念的是真经。这是一种什么心态?
年轻的小伙正值春天,象轻飘的杨絮,我们还能读到青春的飞扬和年轻的可爱;可作为领导如果也象杨絮,那我们对教育的秋天就要打个问号了。
谷子低着头,是因为她有满肚子的收获!颗粒饱满才是成熟。
杨絮飘舞之后,满树都是绿色了!
谷子成熟了,大地就是金色的了!
每一个季节我们都曾经走过。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生命的亮色。所以我同样喜欢冬天的白雪和夏天的红日。
但看到成熟的谷穗,我们还要懂得怎样收获。
想起了裴多菲的诗:
谷子成熟了
裴多菲
谷子成熟了,
天天都很热,
到了明天早晨,
我就去收割。
我的爱也成熟了,
很热的是我的心;
但愿你,亲爱的,
就是那收割的人.
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
作者邮箱: guosuqing2876@sina.com
标签:
教师随笔
我看到了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秦王为何不杀蔺相如(网友来稿)
下一篇:
浙江高考考试说明公布,专家逐一解读各科要点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