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课堂实录
阅读:4702
标签:
课堂实录
人教版八年级课堂实录
《种树郭橐驼传》课堂实录2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上学期学过一篇文言文《秋水》,是否还记得它选自哪一部书?
生:《庄子》。
师:在《庄子》中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德充符》中记载着这样的个人物:
鲁有兀者王骀(tái),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闉(yīn qí)跂支离无脣(chún)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dòu)肩肩。
(兀者:断足之人;闉跂支离无脣:曲足、驼背、无唇之人;脰:颈项;肩肩:瘦小的样子。)
这两个人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畸形残疾却有过人的本领。我们猜猜看,他们是真实的人物还是虚构出来的呢?
生:虚构的。
师:庄子正是用夸张的手法告诉我们只要有过人的本领,形体上的缺陷就会被忽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柳宗元笔下的一位驼背种树人郭橐驼。
请每一位同学出声读一遍文章,遇到不认识或不确定的字请你举手向我示意。(学生自由读文章约4分钟。)
下面请大家一起读一遍文章。(约3分钟)
这位郭橐驼和《庄子》中的这两个人物有哪些相似之处?
生:郭橐驼的身体也是残疾畸形的,也有过人的本领:树种得好,而且还懂政治。
师:郭橐驼的为人怎么样?
生:他是个驼背,乡里人给他取外号“驼”,他不仅不生气,还说“甚善,名我固当”,并且自己也叫自己“橐驼”。可见他很豁达、乐观,这种自信也许正暗示着他也许是个“世外高人”。
师:很好,橐驼的为人确实是形丑而豁达,身残而自信。
橐驼种树种得极好,我把它概括为:天下奇绝。请一同学来读一读第二段,其他同学们来找一找“绝”在哪里?
生:“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无论是把树作为观赏的豪富人还是卖果子为生的人都争着雇佣他,可见他的技术很全面。
生:“或移徙,无不活”,我们常说“树挪死,人挪活”,但郭橐驼种的树移植了还能活,这也是他奇特之处。
生:“硕茂,早实以蕃”,他种的树枝繁叶茂,结果早且多,说明他种的树质量高,品质优。
生:“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别人怎么都模仿不如他,这是他的独门本领。
师:看来,郭橐驼种树有“四绝”:一绝——技术全面;二绝——树挪能活;三绝——树品质优;四绝——独门本领。
郭橐驼不仅树种得如此之好,而且还懂得为政之道,他是如何将植树之道移之官理的?
生:他先将自己植树和他植者植树进行对比,然后再将将他植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表现两者加以比较的。
师:请同学们将找一找写他植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表现的句子,并用笔划出来。请全体女同学读一读他植者植树的表现,请全体男同学读一读官吏为政的表现。
谁来说说他植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哪些表现是相似的?
生:他植者植树:“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与此相似的官吏为政的表现有:“旦暮来而呼”,“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并且还“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师:如此植树和治民,结果如何?
生:他植者的结果是勤虑害树,官吏治民的结果是繁政扰民。他们的共同点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勤劳反而坏事。
师:文章最后,问者说:“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你认为养树术和养人术分别是什么?
生:养树术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养人术应该是“顺民之性以养其民”。
师:如果我把故事中的两句话:“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抽掉,行不行?
生:不行。因为从种树到为政之道作者用了类比的方法,两者表现相似结果才相似。如果抽掉了这两句就不能推出勤虑害树这个结果,那么接就不能推出与此相似的官吏为政“繁政扰民”这个理了。文章主旨的出现就会显得很突兀。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由此我们知道,写一篇文章,要从前面的一个故事得出后面的一个道理,应该写出它们的相似点。
展开全文阅读
看来,这位种树的郭橐驼确实厉害,能从养树之术推知养人之术。那么,这位究竟郭橐驼是真有其人还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讨论)
生:我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文章的题目是《种树郭橐驼传》,说明这是一篇传记,并且有具体名号、籍贯、职业等。
生:我认为是虚构的,因为只知道他的绰号而不知其真名,种树的水平好得太神奇了,更何况一个普通种树之人居然懂得治民之法,有点违背常理。
生:我也认为是虚构的,它不像一篇传记,更像一则寓言。作者痛恨繁政扰民的现象,但在古代直言进谏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所以作者借助一个种树的故事来警示统治者要顺民之性,让百姓休养生息。
师:从形式上看,它确实是一篇传记;但从内容和写作方法上看来,它应该是一则寓言。所以,本文应该是以传记包装的寓言,或者说是寓言体的传记。郭橐驼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学者的观点是这样的:
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设事明理”是寓言最根本的特点,为了明理所设之事既可是真实的,又可是虚构的。本文中,既可能是柳宗元为了表明对繁政扰民的痛恨而虚构了一个橐驼的故事,也可能是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个驼背的种树人而引发作者写这样一篇寓言。所以,认为郭橐驼是真实的或是虚构的,都是有道理的,真是“亦真亦幻”郭橐驼。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则更进一步说它是“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鲁迅先生认为他是虚构的。既然是虚构的,我想把这个郭橐驼的故事进一步夸张:“橐驼所种之树不需几年就能长10米,且一年四季都能结果”,这样好不好?
生:不好。虽是虚构,但也要符合事理,太夸张,不合事理,故事就站不住脚了,那么后面的理也就站不住脚了。
师:我们写文章,为了要表明一个道理,也可以学习设事明理的写法,所设之事既可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像前面《庄子》里的两个人物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也没关系,只要这故事要合情合理;并且这故事和所要表达的道理相似,写好它们的相似点。
这亦真亦幻的郭橐驼能将植树之道移之官理,我们同学们能否将所领悟到的写作方法移之写作实践呢?请大家做一个小练习。请根据由事到理要写好相似性的方法,给散文《一棵核桃树》加一个结尾的句子。(印发讲义《一棵核桃树》,学生看文章、写句子。)
一棵核桃树 刘燕敏
房前有片菜地,自从用篱笆圈起来,边上就长了一棵树。由于不妨碍种菜,一直就没动它。后来,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一棵树。
孩子两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妈妈,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
大人不在意的事,经孩子一问,就会显得非常复杂。听了儿子的问话,我顿时犹豫起来。我还真不知它是棵什么树。于是每有人来,我便多了一件事,那就是,问他们是否认识那棵树。
一天,农校的一位朋友来了,喝茶叙旧之后,我把他引到院子里。“这棵树你该认识吧!”他审视了一会,说:“这是一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
当天晚上,我告诉儿子:“以后你有李子吃了。我们家的那棵树是李子树。”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李子树一天天长大。就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的那一年,它开花了。此时,适逢爷爷从乡下来。他看着房前的李子树,说:“今年你们有樱桃吃了,你看你们门前的那棵樱桃树,花开得多茂盛。”“老爷爷,那是一棵李子树。”儿子给爷爷纠正。
“傻孩子,李子树什么样子,我能不知道吗?你们家的这一棵是樱桃树。”爷爷给儿子纠正。
被我们叫了3年的李子树,原来是一棵樱桃树。
爷爷走后,樱桃花开始飘落,几粒青色的果实开始显露出来。
就在儿子等着吃樱桃的时候,不知是因为当年的雨水太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树上看得见的几个果子开始脱落,直到一个不剩。那棵树从此再没人关心。
深秋的一天,房前有人丈量土地,听说开发公司要在这儿盖一栋大楼。一位划线员在那儿喊:“这是谁家的核桃树,要移赶快移走,明天挖掘机就来了。”
明明是我们家的樱桃树,怎么又成了核桃树?我从家里出来,说:“那是我们家的樱桃树。”
“樱桃树?我没见过樱桃树,还没吃过樱桃吗?你看看那上面,明明挂着一颗核桃。”划线员边说,边顺手指向树梢。
那儿确实挂着一枚小小的核桃。我们家房前的那棵树,不是一棵樱桃树,它是一棵核桃树。
10年过去了,每次想起我们家的那棵树,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这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
有时我想,这棵树是不是上帝派来向我作某种暗示的,它要我知道, 。
(写好后交流。)
生:看一个事物,不能被它各式各样的表象所蒙蔽,要看它的本质。
生:也许有的人一直生活在角落里,但只要拿出自己的果实,大家照样会懂得你的价值。
师:两位同学的结尾都很契合这个故事,都符合我们今天讲的相似性的原则,尤其是第二位同学的结尾已非常接近作者的原文。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的结尾:“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谁会真正认识你。”
今天我们通过对《种树郭橐驼传》这一篇寓言体传记的学习,掌握了一种由事入理的写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还能记得,还能运用;并祝每一位同学在在自己的生命树上结出累累硕果!
展开余文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吴兴高级中学 肖亮
【教学目的】
1、 落实文言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 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寓意。
3、 培养学生以现代眼光审视古代文学作品,关注现实的能力。
【教学设想】
1、运用板块式教学,把课堂设计为三个相连的渐进的板快,即“读——准确地读”;“说——理解地说”;“写——感悟地写”。
2、文言文学习重在诵读,可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阅读,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培养文言语感。
3、课文不难,注解也很详细,应放手培养学生自渎的能力,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特别是培养学生推测语意的能力。
4、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智慧的结晶,并与现代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古鉴今,古为今用。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由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好导入。
晋朝陶渊明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朝大诗人李白爱酒,杜甫有诗云“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宋代大文豪苏轼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唐朝的柳宗元爱树,他不仅爱种树,更能从种树中得到做人的道理,做官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篇《种树郭橐驼传》。
二、明确本堂课的三大板块:
“读——准确地读”;“说——理解地说”;“写——感悟地写”。(幻灯出示)
三、读——准确地读:
1、 听读课文。请学生个别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要求:仔细听,认真看,心里读。(朗读完成后,教师指正。)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句读。
3、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整齐自信。
4、 熟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对照翻译,边读边翻译给自己听。教师巡视答疑。
5、 教师检查:
①学会结合语境,用文言积累和语法常识推断语意:(幻灯出示)
示例:1、遂而鸡豚(鸡豚狗彘之畜《寡人之于国也》)
2、名我固当
3、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②试着翻译下列句子,做到准确、通顺。(提醒学生注意倒装句式)(幻灯出示)
1、故不我若也。
2、吾又何能为哉?
3、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
四、说——理解地说:
1、说“发现”的话:
你发现郭橐驼有哪些过人之处呢?请你用“我眼中的郭橐驼是一个 的人…”进行评价。(讨论后发言)
教师总结:郭橐驼是一个既平凡又不普通的人。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其貌不扬,职业低贱,但他“种树”却很有一套,他种树讲究的是“顺木之天”;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这个道理不仅用在了种树上,更把它用在了为官“治民”中,为官治民讲究的是“顺民之意”。“种树”和“治民”在郭橐驼这里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2、说“关键”的话:
怎样才是顺民之天呢?作者在文中并没有直接交待正确的“养人”之术。请用“为官治民应该这样……”,补充出这句关键的话。(先齐读第四段,后说话。)
教师总结:为官治民就应该真正关心百姓疾苦,给百姓自由的空间安排生产,使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就已经提出了类似的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柳宗元把“治民”的大道理融在了“种树”这样的小事中写来,显示了他极强的文学功力。
教师补充:孙犁对柳宗元文章这种写法的评价(幻灯出示)
他(柳宗元)的文章都写得很短,却包含着很深的人生哲理。这种哲理,不是凭空设想,而是从现实生活中体验得来。……他还能把自然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政治思想、社会组织联系起来。就是说,他能用自然规律、生活规律,表达他对政治、对社会的见解和理想。使天人互通,把天道和人道统一起来。
——《谈柳宗元》
五、写——感悟地写:
“文章合为时而著”,但我们现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还是很有借鉴意义。请看漫画《爱与碍》,这幅漫画让你想到什么?请结合当前社会问题写下你的感想。
(幻灯出示漫画,学生当堂写作,交流,教师评点。)
教师总结:我们今天读古人的文章,就要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阅读,来审视,读出我们现代人的感觉。“以古鉴今,古为今用。”这才是我们阅读文言文的正确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汲取古人的智慧结晶。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实录
安吉县高级中学 蒋红卫
教学目的:
学习文言文的语言表达;感悟寓言的深刻寓意;读写互动,学习寓言的写作。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提问引导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对象:浙江省安吉县高级中学110班(省一级重点中学高一普通班学生)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指导:对照注释读通课文;能熟读成诵;找出字、词、句、文意等方面的疑难之处,准备好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
教学过程描述
一、导入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好语言关。这篇文章共490余字,注解有60多处,大家预习时应该能读懂课文。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掌握它们的常用意义。
本文在语言上有一个特点,就是词性活用现象很丰富。下面老师就重点检测一下大家在这方面的掌握情况。
二、检测预习情况(投影):
1病偻,隆然伏行。 (病:名次活用作动词,患病)
2故乡人号之驼。(号:名作动,起外号)
3 名我固当。 (名:名作动,给……起名)
4且硕茂,早实以蕃。(实:名作动,结果子;蕃:形作动,多结果)
5 其筑欲密。(筑:名作动,捣土)
6其莳也若子。 (子:名作动,对待孩子)
7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名作动,抓破)
8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长:名作动,管理,统治)
9 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
展开余文
10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使动用法,使…早结果;使…多结果)
11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烦:使动用法,使…繁多)
1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动用法,使…繁衍生息)
三、引导学生提问
师:在预习中,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语句、文意等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提出一些字词等方面的问题,教师一一帮助解决;其中一学生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生1:我觉得本文的题目好像有点特殊。
师:“特殊”在什么地方?
生:我们平时读的传记,一般都是“某某人传”,而这篇传的题目在“郭橐驼传”前面还要加上“种树”两个字,是否有什么特殊的用意?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转向大家)大家平时读到过的传记,通常都是给怎样的人作传?
生(纷纷答):给名人、伟人作传。
师(插问):记录他们的什么情况?
生:记录他们的生平,至少记录他们的某一段比较有意义的人生经历。
师(追问):那么这篇传的“传主”是怎样一个人?作者记录了他的哪些情况?
生2:“传主”是郭橐驼,是一个驼背,没有名字,“郭橐驼”只是他的外号。
生3(补充):作者并没有记录他的生平事迹,只是记录了他的一种“种树”技艺。
(听过几位同学的发言后,教师总结。)
师:传记,通常记录名人、传人的生平事迹。而本文是给“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传,并且只是介绍了他的一种技艺,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传”?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研讨这篇《种树郭橐驼传》。
首先,我来指导大家朗读课文。
四、指导朗读
师:在朗读古文时,句读的准确停顿非常重要。你只有准确地判断出句中的停顿,才能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大家看看以下句子该怎样停顿。
(投影):
1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2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3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4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
(教师先指名朗读,让学生暴露断句时的问题,教师指正。)
师:断句时要注意句中的虚词,如②、③、④句中的“也”、“而”、“以”等词,它们是句中语气停顿的标志性词语;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如第②句“既/然矣”不能读作“既然/矣”;要看清词与词之间的界线,如“争/迎取/养”不能读作“争迎/取养”。
(学生齐读以上4句话)
五、朗读感知课文,抓住关键问题,从最强信息切入对课文的阅读。
(一) 指导学生解读郭橐驼的“种树经”。
师:郭橐驼种树有他的绝技,为什么?因为他有一本“种树经”(板书“种树经”)。
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种树经”的?自由朗读课文,找到相关语段。
(此时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问题就举手提问;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提问。学生自读课文毕。)
师:大家找到了郭橐驼的“种树经”了吗?
生(齐答):找到了。
师:请大家齐声读出相关的语句。
生(齐读):“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师:大家觉得这段话中最关键的语句是什么?
生4:“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师:还有吗?
生5:“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师:这两句话连起来,正好能组成一句假设复句。大家连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教师投影这句话)
师:这句话最关键的词有哪些?
(学生纷纷说出“顺”、“天”、“性”等词,教师顺势板书“顺天性”。)
师(追问):什么叫“顺天性”?你能结合郭橐驼的“种树经”说说它的含义吗?
(说明:此环节意在为学生理解文章的寓意作好铺垫。)
生6:比如种树的时候,要适应树木的本性和自然生长规律,才能使树木长得茂盛,使它早结果多结果。“顺天性”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其自然”。
师:说得很好,那么,我再问一句:“顺其自然”是否就意味着放任自流,撒手不管?
生(纷纷答):不是。
师:何以见得?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到根据。
(学生再次细读“种树经”。)
生7:郭橐驼在种树时能做到“顺其自然”,但并不是放任自流。他在种的时候是非常小心谨慎的。文中“其莳也若子”说明了这一点;种好之后,他才撒手不管,文中“其置也若养”说明了这一点。
师:是啊,顺其自然并不表示人们在自然面前无所人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该放手时才放手。
那么“他植者”是怎样种树的呢?请大家将“他植者”的种植方法和郭橐驼的“种树经”对比起来阅读一下。
(说明:此教学环境意在指导学生能快速准确地理解文句及文意。)
(此时学生活动:大部分同学能准确地将相互对比的语句对照起来阅读。)
(投影:明确学生的阅读结果。)
郭橐驼的“种树经” 对比 他植者的种树法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其莳也若子)
既然已,勿动勿虑, 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去不复顾。(其置也若弃)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木之性日以离矣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二)重点指导学生比较“郭橐驼的种树经”和“他植者的种树法”,领会文章的寓意。
(说明:这是引导学生领悟寓言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文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对“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含义有真切的心理体验,求得一种“心领神会”的体验效果。体验要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在认识过程上要体现一种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师:他值者种树与郭橐驼种树的区别是显而易见。但大家有没有发现两者的共同之处?
生(纷纷答):他们都想把树种好。
师:对。其实他们都有着相同的“情感”和“欲望”。(教师板书这两个关键词),但为什么结果却截然相反呢?
生8:因为他们的方法不同。
师(追问):那么方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
师:方法是从思想中来。一个人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取决了他对这件事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思想。我再问一句:什么叫“思想”?
生:……
师:我查了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思想”这个词的解释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既然如此,那么必定有些思想是正确的,有些思想是错误的。这决定了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那么什么样的思想才是正确的呢?
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才是正确的。
师:说得对。做事情要“理智”地把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得最漂亮的事情肯定是“情感、欲望”与“理智、规律”和谐统一。如果只以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出发做事,有时难免会好心办坏事,或欲速则不达,就像“他植者”种树那样。(板书“理智”“规律”两个关键词。)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郭橐驼的“种树经”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大家是否看到或听到过和“他植者”类似的情形呢?请大家结合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来谈谈,思维越开阔越好,大家可以相互讨论。
(此时学生活动:纷纷互相讨论,气氛热烈,兴致很高。讨论毕,踊跃举手发表看法。)
(以下是对学生所发表见解的摘要汇总)
①有学生联系到“教育培养子女”问题。学生对眼下盛行于大学中的“父母陪读”现象提出质疑,认为这种做法利大于弊,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又觉得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②有学生联系到最近暴发的“印度海啸”现象,认为正是由于人们不能理智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顺应自然规律办事,对沿海地区进行过度开发利用,比如搞建筑、开发旅游项目等活动,破坏了沿海的红树林和近海的珊瑚礁,致使海岸线上失去许多对海浪袭击具有阻挡作用的天然屏障,所以海啸造成的灾难特别巨大。
③有学生联系到“大跃进”现象,认为当时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七年赶上英国,十年超过美国”等口号是很荒谬的,虽然当时人们改造旧中国的热情值得赞赏,但做法却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所以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④有学生联系到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不能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妄图搞独裁,结果被人民战争所打败。
教师(小结):所谓“小寓言大智慧”(板书之),寓言是可以常读常新的,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读同一则寓言,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同学们刚才从“种树经”中获得的启示都有独特的理解,很好。
当年柳宗元写这则寓言时,或许没有我们现在想得这么多,他给郭橐驼作传,介绍他的“种树经”的意图是什么?请找出相关的段落。
生(齐答):最后两段。(学生齐读这两段。)
师(问):这两段中有一个词正好与前文的“种树经”形成对应关系,大家能否把这个关键词找出来?
生9:“官理”。
生10:“养人术”。(教师赞许,板书之。)
师(追问):大家怎么理解“养人术”的含义?
生11:“养人术”就是治理百姓的方法。
师:那么应该写成“治民术”了,可作者为什么用“养”呢?
生12:我觉得柳宗元说的“养人术”是指“休养生息”的意思。
师:说得好。那么“休养生息”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你能否根据文意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我觉得“休养生息”就是官吏在治理百姓时能顺应百姓生活生产的自然规律,让他们自主地安排生活和生产,并能解除过重的捐税,使他们自由地繁衍生息安居乐业,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无为而治”。
师: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提出“休养生息”的主张?谁能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来谈一谈?
生13:柳宗元是唐朝人。
师: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他生活在哪个时代?
生(语塞):……
师(补充):柳宗元主要生活在中唐时代,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衰落,老百姓民不聊生。唐王朝急需休养生息的政策来重振国力,老百姓也需要宽松的政治统治以求安居乐业。可是在郭橐驼的描述中,当时的官吏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齐声读出):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缲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殆。
师:谁能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一下官吏们的所作所为?
生14:名为“爱民”,实为“繁政扰民”。
师:对,“繁政扰民”这个词用得好。大家在他的其他文章中读到过类似的批评时政的文字吗?
(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纷纷背诵出初中读过的《捕蛇者说》中的一段话。)
生:“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师:大家再来仔细研读这两句话,品味一下语言中的意味。
(投影,学生齐读)
仔细体味下列句子中所蕴含的意味:
1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2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师:谁能说说这两句话中柳宗元所要表达的感情?
生15:第一句中的“好、烦、若、而”这些词有强烈的嘲讽意味,揭开了这些官吏们伪善的面纱,他们表面上打着“爱民”的旗号,实际上干的都是“扰民、害民”的勾当。
生16:我说说第二句。这句话中用了“又何以……耶”的反问句式,语气特别强烈,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官吏们的“扰民”行为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师:说得很好。以后大家读文言文时,请不要忽视品味虚词,它们有时在表达情感时会起到很重要得作用。
(回到课堂开始时得提问,作为小结。)刚开始上课时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柳宗元为什么要给“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传,而且介绍的是他的一种“种树”的技艺,现在大家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生17:我觉得这篇文章在形式上是“传记”,实际上是一篇“寓言”。传主“郭橐驼”这个人物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能是作者虚构的,叫“张橐驼”“李橐驼”也无所谓。重要的是他的“种树经”,作者是想借“种树经”来表达“养人术”的政治主张,建议统治者引以为戒,整顿吏治。
(学生再次齐读全文,结束对课文的阅读。)
六、指导课后“探究性学习”。
课前的准备:教师课前指导学生阅读“高考优秀作文·寓言故事类”(包括《最美丽的鸟》、《上帝的回答》、《“诚信”漂流记》、《百元钞票的自述》等五篇满分作文。)
过程描述:
师:同学们看过这些优秀作文后,有怎样的评价?
生18:这些作文在文体上都用了寓言故事的体裁,比较新颖。
生19:故事讲得比较生动,读起来很有趣味。
生20:作者所构思的故事都有比较深的寓意,耐人寻味。其实作者就是把要阐述的道理用一个故事来表现了,感觉比读议论文要生动有趣些。
师:是啊!应该说寓言是一种不错的文体,值得借鉴模仿。现在高考作文要求“文体自选”,大家多练习一种文体,就意味着多一条写作的路子。
那么写作寓言有哪些最基本的要求呢?
(投影展示)
怎样写“寓言”?
1、编故事:可以是虚拟的,动物故事或生活小事;叙事要有“情趣”;
2、一定要有耐人寻味的“理趣”;
3、“事”与“理”之间一定要有隐喻、象征的关系。
师:今天老师布置给大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读寓言,明事理,学创作”。
希望大家课后多阅读一些古代经典寓言故事,比如柳宗元的《三戒》、刘基《郁离子》中的一些名篇,领会这些优秀寓言的深刻寓意,多揣摩古人创作寓言的取材方式和写作技巧,平时多练习构思和写作,“三年磨一剑”,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出成功的寓言的。下课。
(下发“探究性学习”材料。)
附:【探究性学习】(摘要)
读寓言,明事理,学创作
一、学习寓言,要注意从作品记述的故事和描写的形象人手,看看作者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文中点明或包含了什么道理,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来理解寓意。说说以下这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寓意
柳宗元寓言:《黔之驴》、《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罴说》、《蝜蝂传》
刘基寓言:《卖柑者言》、《工之侨献琴》等
二、学习构思寓言故事:
认真阅读古代的经典寓言故事,揣摩古人创作寓言的取材方式和写作技巧;根据提供的话题,尝试构思寓言。
话题:①心存善念 ②懂得感恩 ③利己与利人
【教后感言】
提起文言文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我们已经太习惯于这样的教学方法了:先指导学生朗读,尔后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翻译,尔后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反复练习加以巩固,尔后学生背诵课文,尔后……老师累了,学生烦了,兴趣没了。
是不是所有的文言文都只能这样教?是不是除了语言学习之外,可以抛弃其他的重要文化信息?
把语言学习的重担交给学生吧,因为每篇课文下都有那么多注解,相信他们能读懂,老师只要在紧要处点拨一下就行了。老师,请你学会偷懒。
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吧。老师是一名指挥,演奏交响乐的任务就交给每一位乐手。你的指挥棒上发出的指令应该是有价值的提问,是引导学生去阅读、思考、理解、探索的信号。
课堂需要热闹,那是学生朗朗的书声;课堂需要沉默,那是学生潜心的品悟。我们老师总是用心良苦,希望眼前的每一位学生都同样的优秀,像自己一样的博学;我们老师总是慷慨得无以复加,总想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传递给学生。所以我们总是不停地讲、讲、讲。但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在我们的知识宝库中,有多少知识和情感是我们的老师填入我们的大脑?又有多少知识和情感是由我们自己的阅读品悟获得?
的确,每一篇文章都已经“死”了,因为它们从远古传来,只是静静地躺在语文课本中;但每一篇文章又都是“活”的,它们“色香味”俱佳:那是字里行间闪烁的人生智慧、作者的悲喜交加、行文构思的苦心孤诣……这些都是一种“大文化”,是潜藏在语言背后更鲜活的宝物。难道一篇文章的千古流传不是靠这些而是靠“通假”“词性活用”“宾语前置”?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些宝物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买椟还珠”的故事,不可忘记。
把学生唤醒!
把文章唤醒!
标签:
课堂实录
人教版八年级课堂实录
种树郭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垓下之围》教案3
下一篇:
沪教版《春天的故事》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