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411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贾罕中学 梁小俊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重点】
1、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2、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其间,神话传说不失为其中的一朵奇葩,同学们平时也积累了不少,下来我想请抽几位同学从自己的知识宝库中撷取几个让其他同学见识见识,怎么样?(抽生作答)大家说得很精彩,今天让我们走进巴金的《短文两篇》欣赏一下巴金笔下神话传说的异彩。(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投影展示)
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他是反帝反封建的不屈战士,是热情的爱国主义者。文学上取得重大成就。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
三、 朗读全文,感知神话传说在文中的新意。
1、朗读、感知文中引用的神话传说,了解起原始含义。
2、请大家谈谈巴金对飞蛾、夸父以及嫦娥持什么态度,并揣摩作者为什么会持这样的态度?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飞蛾——扑火
追求光和热
夸父——逐日 为追求光明未来不怕牺牲的精神
嫦娥——奔月 改变冰冷
四、联系背景,探讨文章主旨。
(一)背景简介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二)合作交流
1、结合背景,分析下列事物的象征义。
○1日、月——( )
○2飞蛾、夸父、嫦娥——( )
2、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好能形成书面文字)。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明确)
1、结合背景,分析下列事物的象征义。
○1日、月——(光明未来)
○2飞蛾、夸父、嫦娥——(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
2、文章主旨
(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章的理解或所提问题有可能较为肤浅,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
本文通过对飞蛾、夸父、嫦娥精神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追求,赞扬了为反对黑暗、追求光明不怕牺牲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
文章从“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几个神话传说中生出新意的写法,可谓“旧瓶子里装新酒”,请同学们试着从以下几个成语故事中任选一个,采用这种写法,为该成语化出新意。
○1螳臂当车 ○2对牛弹琴 ○3坐井观天 ○4买椟还珠 ○5墨守成规
六、课堂小结
理想是指路明灯,奋斗是搏浪船桨。同学们,让我们像巴金一样在理想明灯的照耀下,用奋斗之桨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七、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试着从以下几个成语故事中任选一个,采用“旧瓶子里装新酒”写法,为该成语化出新意。
○1螳臂当车 ○2对牛弹琴 ○3坐井观天 ○4买椟还珠 ○5墨守成规
八、板书设计
《短文两篇》
巴金
飞蛾——扑火
追求光和热
夸父——逐日 为追求光明未来不怕牺牲的精神
嫦娥——奔月 改变冰冷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马说
下一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