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420  
标签:教师随笔
网络写手将被传统作家消灭 ?


        网络写手缺乏实力

        网络使全民写作的时代的到来,但并不是全民创作文学的时代的到来。

        网络的诞生使任何人都能够发表文章,但所发表的文章就是文学吗?不一定,大量随意写作的,绝大多数是"灌水之作"。其实,对于这批作者来说,他们只是一个自娱自乐而已。

        应该说,全民写作的时代到来了,但并不是人人都当作家的时代的到来。

        网络文学大赛无法产生有震撼力的作品。首届网络大赛评委余华、张抗抗都对所获奖的作品表示失望,认为这是习作,而不是作品。也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够称为文学。除了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外,其他的都缺少与传统作家一拼的实力。大量的网络作家在网下出书后的反映平淡--这就是明证。

        传统作家争抢领地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在讨论,网络文学会不会冲击甚至消灭传统文学?现在该讨论的问题是:传统作家开拓的疆土,是否包括了网络文学的地盘?

        这种迹象越来越明显--看看现在,有哪个文学文化网站的当家花旦是土生土长的网络作家呢?

        博库网一来就瞄准了中国的传统作家,同时,用较为低廉的稿酬买断了全球的电子版权,但仍有不少作家愿意签约。他们表示,别的网站连个招呼都没有打就搬上网,哪有稿酬可言。

        王朔加盟叶大鹰主办的"文化在中国"网络,并担任文学频道策划人。自5月底参加"工作"以来,王朔每天准时上下班,每周日加班做话题节目。平时坐单间办公室,在15英寸彩显电脑前默默敲键不多说话,中午靠食堂九块钱的韭菜馅饼打发了事。 

        事实上,王朔在文学频道的策划,依然剑走偏锋,有"闺房"的栏目,声称欢迎退稿、日记、情书、手抄本等。王朔还别出心裁地在网上刊登在那些出版的作品中因种种原因被删掉的部分。

        王朔别有用心不怀好意的行为,让人感到,文学网站非要作家来救不可了。 

        榕树下村陈村长的困惑

        谁在支撑着榕树下?陈村长。

        --陈村被人尊称为陈村长。

        文学网站尽管大量的原创作品是网络作家、网络写手写的,但其中的领军人物还是陈村。

        陈村说:"没有一本书,一本刊物能够容纳那么多的作者和作品,当写作的权利交还给普通人时,写作就走出了象牙塔。"尽管如此,网络写手似乎只有当兵的能力,无法成为网络文学的领头军。

        这就是充满困惑的陈村。

        他自己就是一个传统作家。

        余华、余秋雨、巴金成为文学网站的股东

        2000年5月30日下午两点,"中文在线"网站在北京成立,这是一个发表网络文学作品的网站。余华、余秋雨、巴金以其作品入股,他们成为"中文在线"的股东。

        这预示着中国最著名的三位传统文学作家完全占据了网络文学的地盘。尽管巴金可能连电脑都没有摸过,而余秋雨根本不知道如何上网。 

        中文在线由易得方舟控股,易得方舟是第一家学生停学创业并获得风险投资的高科技公司。面对大量的网站的邀请,余华说:"我一看到他们就喜欢。"

        余华认为,网络和文学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因为人对现实的不满,现实太狭隘。于是需要要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虚拟的世界像信用卡一样,里面有一些虚拟的钱。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比文学能够满足人的某种欲望。

        余华还谈到刚刚从欧洲带回的信息:"在国外,我了解到的信息是,今年在英国举办了一个很有名的文学奖颁奖活动,其中有一部还是网上的作品,但那些作家是传统作家。我刚从意大利回来,有人问我愿不愿意参加今年10月的米兰的网上书展,他们想盖过法兰克福书展。这一切,并不是说文学和文化的本质在变,文化如同基因,经过几千年的积累遗传,是改变不了的。文学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当然用电脑。"

        余华不仅成为中文在线的股东,而且说服了巴金。同时,把《读书》主编汪晖、评论家李陀、《作家》主编宗仁发都带进了中文在线。可以说,中文在线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由传统作家评论家主办的网站。

        网络文学的困惑和意义

        什么叫网络文学?

        这是一个大而无当的概念。

        对于传统文学而言,网络只是文学的一个载体。那么,在杂志发表文章的该不该叫杂志文学呢?在广播里广播的该不该叫广播文学呢?

        事实上,作品刊登在网上,只是载体发生了改变。一个报刊的文学副刊版,一次只能发表10篇文章。而网络看起来是海量,但对于读者的注意力来说,还是有容量的。一个网友根本不会通过进入多级页面而去看某一篇文章。

        网络作家带给人的意义是,只有第一次。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网上网下都受欢迎,但其"第二次"就无人问津了。 

      
标签:教师随笔 网络写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世纪末的文学狂欢
下一篇:我活着是为了什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