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61944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诗经.氓》教案
一 教学目标 :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重点:

1、 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 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二 教学过程 

㈠、导入:(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在水一方》。

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诗经》中的《蒹葭》,

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诗经》中的其他作品。

㈡ 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 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㈢ 引入《氓》 

   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㈣ 指导诵读

放录音:第一遍,提醒学生注意 字音和节奏(二二节拍)

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并让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 语调,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

㈤ 词汇掌握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于—吁   无—毋   说—脱等等

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词语(至于  以为  泣涕  子  贿  宴)

3.找出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其黄而陨:黄,名词活用作动词,变黄。

士贰其行:贰,数量词作动词,有二心。

二三其德:二三,数量词作动词,经常改变。

㈥ 小组讨论 理清思路(用两个字概括诗歌大意)

[明确]  恋爱    婚变   决绝(板书)

㈦ 自主 合作 探究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1.学习“恋爱”部分(一二章)

⑴学生集体朗读此部分后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明确] 相见   定情   送别  约期 (布置作业:将这一部分改写成现代文,加入合理想象)

⑵品味“相约送别”场景中的语言,概括两人性情。

[明确]氓:急噪  任性         

姑娘:温柔  体贴  痴情  迁就男子  这也预示两人今后的悲剧婚姻生活。

集体背诵一二章

2.学习“婚变”部分(三 四五章)

⑴ 请一学生朗读,提问: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⑵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

[明确]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⑶集体朗读这部分。

3.学习“决绝”部分(六章)

⑴自由朗读,注意感情基调:悔恨但不哀伤。

⑵提问:女主人公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从中反映出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映其清醒 刚烈的性格特征。

4.从文中可以看出年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教师强调概括人物

性格特点,要从课文出发。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特点:勤劳   温柔   善良   坚强 

5.体朗读课文后,利用课堂剩余时间背诵本诗

6.板书                        氓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诗经.氓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考总复习分项专题教案
下一篇: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