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184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前方(苏教版高一必修)
前 方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 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自己与文本、教师和同学的对话体验,增进交流。
2. 探究与活动,进一步了解和探索人类的“精神家园”。
3. 思维与训练,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深入体验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重点
1. 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 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反弹琵琶的写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等等,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这种新的文体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直观性和散文的自由灵活性(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影响,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板书:摄影散文)
《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摄影散文。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也非常多。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这幅照片,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见了什么?由这幅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来说一下。
同学们读出了照片丰富的内容。曹文轩看到了这幅照片以后也想到了很多,于是他就写了《前方》这篇文章(板书题目、作者)。
二:解题
曹文轩,1951年生,江苏盐成人。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他是中国当代文坛“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作品以优美、感人著称。代表性长篇小说有《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红瓦》、《天瓢》、《青铜葵花》等;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等;2003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多部作品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长篇小说《红瓦》曾被节选入韩国中学教材。《山羊不吃天堂草》先后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短篇小说《蓝花》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新作奖。
三:研习
(一)理清思路
文章12段,它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这样看文章实际上分几个部分?
明确:三个部分。第1段就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由这幅画面切入;第二部分是作者展开联想,写他的感想、感触;最后一段,文章又回到了这幅照片上来。
(二)分析重难点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即联想的这一部分中,曹文轩提出了哪几个核心的观点?找好的同学同座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明确:有三个观点。
第一个就是第2段说的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第二个就是第10段说的人生实际是一场苦旅;
第三个是第11段中说的人时刻都想离家,而在离家的过程中又时刻想着已远去的或久已不见的家。
“离家”“归家”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矛盾关系?如果用我们教科书上的话来讲,就是“人的悲剧性的实质”是什么?(板书)
我们这节课就来合作研讨这些问题。
第一个观点的探讨(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与主旨,有的关系到作品感情的转换,有的甚至是给全篇定下了写作方法和风格基调,所以是理解作品整体的关键。第二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但它却是本文的中心,也可以说本文的“文眼”。
人离家是有各方面的原因的,作者对人为什么离家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从文中哪几小节中可以找到?
明确: §3—§7
首先,如同动物一样,人类的祖先一直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3—§4)
其次,外面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人们,人在外面的世界中会获得生命的满足;(§5)
再次,由于种种原因,由于外在的压迫,人不得不离家;(§6)
最后,人的理想决定着人要不断向前走。(§7)
小结:“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句话统摄了下面这5个段落,具有很强的统摄性。离家,漂泊,流浪是人类内心所具有的普遍的情怀。有一首歌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困守一隅的人们来说,是很有魅力的,人们往往不大清楚外面的世界的真情,凭着想象绘出许多精彩的色块,常常羡慕流浪的生活,心中总有一个“出去”的念头。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会生出厌倦的情绪。而前方的不确定性,却令人既紧张又新奇,既刺激又欢喜,既恐惧又渴盼,告别家乡,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这种流浪就像一首朦胧诗带上了浓郁的浪漫色彩。正如作者所说“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离家,流浪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内心的需求。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漂泊在异乡的路上。最具典型的当数游侠诗人李白。他一生都在旅行,努力使自己处于“置身异乡”的体验之中,成了一个永不停步的流浪者。还有奇女子三毛,走遍千山万水,一生经历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色彩的路。而冰心,最早也是作为一个远行者的形象受到人们的关注。作家艾芜在不能行走,已接近生命终点时,内心仍在呼喊“妈妈,我还要去远行。”没有比远行更销魂。
展开全文阅读
第二个问题的探讨(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10,“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句话非常关键,作者对这句话作了非常充分的阐发。他是如何阐发的?
齐读§9—§10
提醒:注意对话栏中的评点,评点是读书是常用的方法。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的交流。读书不是单纯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下来,这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习惯,需要养成。
评点:“家”“路”“眼前与心中”这些词语的丰富内涵。
§10,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注意上下文)
明确:人的一生总是要去追逐理想,在追逐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很多的挫折,所以作者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人在家的时候总是受到外界的诱惑想要离开家,而离家在外受到挫折时又想回到家,所以我认为人生是一场苦旅。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磨难,因此,把人生旅途说成是一场苦旅。
§9“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怎么理解?
明确:曹文轩不愧为“学者型作家”,喜好哲学,使他对人生有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坚持或者重视“悲悯情怀”,表现出了他的人文关怀,读起来有了更多的深沉和厚重。上文写道“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显然,这里的“路”,并非实实在在的路,而是指人生之路。人来到世上,是命运所主使的。“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这句话紧承上一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转入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关注,人的肉体在家,可是灵魂却找不到可以停靠和休憩的港湾。心灵就会有浓重的漂泊和孤寂感,在人生的路上,找不到家园。
有了§9作铺垫,§10的深化就水到渠成,得出了“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富有深刻哲理的话语。又由这句哲理性的话语立刻又将视线转向摄影的画面,叙述场景,想象车中旅者的内心活动。写法灵活,自如变幻,更富有美感。请同学来说说。
明确:作者由“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哲理性的话语,联想到这张图片中托着下巴的男子,又联想到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拥挤的汽车,丰子恺先生一篇散文中的苦旅:内心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通过想象和联想,作者将旅行中的“苦”味含蓄的抒发了出来,使读者结合自身体验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智慧而深刻地指出:人生是一场苦旅,不论你的生活境遇如何,没有本质区别,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上下文有严密的逻辑性,议论既能启人心智,又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人类精神境遇深沉的悲悯之情和博大关怀。
§11,作者说“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 怎么理解这句话?
明确: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一句承上,小结前文;后一句启下,引出下文。答案就藏在承上句中。“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 作者说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都有理想和追求,但是不断地追求却始终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所以只能不断地往前走,始终都在向前走,永远在路上流浪,永远处于一种寻觅的过程之中,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完全达到目的地,苦就苦在这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人始终都是在路上。这里的“在路上”、“流浪”都并非实指,而是说人处在离家与归家中间的求索、漂泊状态。
再换个角度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句子中的“实质上”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明确:“实质上”不能删掉。
人在很多时候是很成功的,但这些成功都是建立在一段一段的痛苦之上的,所以说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
人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表面上看很难用一句话概括,所以必须加上“实质上。”
“实质上”不能去掉,因为它是限定,是从本质上说,从生活现象上说,各人在生活中的情况不一样,不一定都是“苦旅”。
原文中这个问题作者讲得很好。他说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火车或飞机,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所以“实质上”不能去掉。
《前方》教学实录
师: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曹文轩的《前方》。
课前大家对这篇文章质疑,提了不少问题,我看了一下,主要问题有三个: 一、这篇文章中“家”到底有什么寓意,为什么说人生是一场苦旅;二、一会说要“离家“,一会说要“归家”,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三、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摄影散文”有什么特点。我们这节课就来合作研讨这些问题。
(投影《前方》照片)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也非常多。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这幅照片,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见了什么?由这幅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来说一下。
生1: 我看到了几双眼睛,几双在凝望着前方的眼睛,就像书上写的一样,他们可能都没有离过家,所以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对前方的期待与希望。旁边那个男的可能是在远方受到了伤害而归来的。
师: 看得很仔细。再请一位同学说一下。
生2: 我看到的是他们迷茫的眼神。我觉得他们可能有的人是在归家,有的人是在离家。离家的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同时又感到很害怕,所以他们的眼神是迷茫的。归家的人也许是在外面受到了伤害,所以带着悲伤的神情。
师: 很好,读出照片丰富的内容。曹文轩看到了这幅照片以后也想到了很多,于是他就写了《前方》这篇文章(板书题目、作者)。
这篇文章属于一种新兴的文体,称之为“摄影散文”。所谓“摄影散文”,一摄影二散文。它兼有摄影和散文两大优势。我们知道,摄影最大的优势就是视觉上的直观性,具有冲击力,而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所以摄影散文就把两者的长处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融为一体。《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摄影散文。(板书“摄影散文”)
文章12段,它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这样看文章实际上分几个部分?
生: 三个部分。第1段就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由这幅画面切入;第二部分是作者展开联想,写他的感想、感触;最后一段,文章又回到了这幅照片上来。
师: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即联想的这一部分中,曹文轩提出了哪几个核心的观点?找好的同学同座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生1: 我认为有三个观点。第一个就是第2段说的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二个就是第10段说的人生实际是一场苦旅,第三个是第11段中说的人时刻都想离家,而在离家的过程中又时刻想着已远去的或久已不见的家。
生2: 我认为第一个观点应该是人离家是有各方面的原因的。
师: 为什么?
生2: 因为第3段写的是历史的原因,第5段写的是外界的诱惑,第6段写到离家是出于无奈,所以我认为它前面几段写的都是离家的原因。
师: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为什么这一句是作者的核心观点呢?因为这一句有很强的统摄性。刚才同学作了精辟的分析,它统摄了下面若干个段,比如离家走向前方是人类古老的习性,外面世界广大而且精彩,家对自己身心的压抑,还有前方对人的召唤。所以这是核心观点。
展开余文
接下去第10段,“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刚才同学也提到了,这句话非常关键,作者对这句话作了非常充分的阐发。还有,离家归家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矛盾关系?如果用我们教科书上的话来讲,就是“人的悲剧性的实质”是什么?我们把这三条拎出来,就是作者由这幅画面所想到的内容: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板书三个核心观点)作者阐发了这些感想之后,最后回到了这幅画面,但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同时在结构上也呼应文章的开头。(板书)
全班齐读作品第10—12段。
生: (齐读课文)
师: 读得很好。对文章比较熟悉,切分、断句也比较合理。看第10段,作者有个核心观点,那就是“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生1: 人的一生总是要去追逐理想,在追逐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很多的挫折,所以作者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师: 你的意思就是奋斗是艰辛的,道路是坎坷的,所以人生是一场苦旅。再请一位同学来谈谈。
生2: 人在家的时候总是受到外界的诱惑想要离开家,而离家在外受到挫折时又想回到家,所以我认为人生是一场苦旅。
师: 你的意思就是文中第10段的例子,作者举了《围城》的例子,举了这幅照片的例子,举了丰子恺散文中的例子,说: 你看,在这拥挤的车厢里,在这样颠簸的路途中,人生正是一场苦旅。大家有没有看到,作者还说到还有人坐在豪华的游艇上,坐在舒服的飞机或火车上,请看原文,作者有没有在原文中对“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提醒大家注意上下文。
生3: 我觉得人在家的时候会有一种孤独感,所以就要离家去寻找精神寄托,而在寻找的过程中又始终会想家,所以说人生是一场苦旅。
师: 你的回答有自己的思考,但曹老师问的是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假如作者有自己的思考,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先把这个思考找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把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带进去,这样我们既把握了原文,又从原文中跳了出来,有了自己的感触,这样的阅读质量才比较高。回到刚才的问题,作者在文中有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 我觉得是在第11段,他说因为人“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永远在路上流浪,永远处于一种寻觅的过程之中,所以说人生是一场苦旅。
师: 讲得很好。看这个句子,在段落中起什么作用?
生: 小结前文,引出后文。
生: 承上启下。
师: 很好。哪一句承上,哪一句启下?
生: 前一句承上,小结前文;后一句启下,引出下文。
师: 好,答案就藏在承上句中,是不是?
生: (点头表示领悟)
师: 作者说人生是想达到目的地而达不到目的地,始终在往前走,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完全达到目的地,苦就苦在这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人始终都是在路上。刚才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在路上”是什么意思?“流浪”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在路上”、“流浪”都并非实指,而是说人处在离家与归家中间的求索、漂泊状态。
换个角度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大家看句子中的“实质上”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生1:“实质上”不能删掉。我觉得人在很多时候是很成功的,但这些成功都是建立在一段一段的痛苦之上的,所以说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
生2: 我也认为不能删掉。人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表面上看很难用一句话概括,所以必须加上“实质上。”
生3:“实质上”不能去掉,因为它是限定,是从本质上说,从生活现象上说,各人在生活中的情况不一样,不一定都是“苦旅”。
师: 很好。大家看原文,原文中这个问题他讲得很好。他说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火车或飞机,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所以“实质上”不能去掉。
好的,我们讨论第二个令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 人的“悲剧性”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话回答。
生1: 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师: 很好,我们可以通过“在于”、“更在于”这样的外在的表达形式来把握。还有没有了?
生2: 还有“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师: 曹老师很赞赏大家的悟性。(板书三个答案)这三句话其实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我们全班来齐读这三句话。
(生齐读)
师: 三个句子中的“家”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篇文章中,很多词语都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实的意思,一是虚的意思。比如这里的“家”,既实指那个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归宿。这三句中“家”的意思,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跳跃。文中还有“路”、“流浪”等也都具有双关含义,既是实指,同时兼有形而上的哲学思考的意味。
我们讨论第三个问题。“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古诗词中思念家乡的作品太多了,而曹文轩在这篇文章中强调的却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那么离家和归家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大家先几个同学商量一下,然后每个小组派个代表来发言。
生1: 首先我认为离家和归家都是人内心的一种愿望,离家是为了更好地追逐自己美好的理想,而归家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两者表面看起来是有一定的矛盾,但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
生2: 我觉得就如作者在文中所说的一样,人在离开家的时候总是想回家,而回到家却又找不到真正想要的家的感觉,所以就又想离家。
师: 你这个概括很有意思,人始终是在进进出出,来来往往。还有没有不同意见?我们班读书最多的女生是谁?请她来谈。
(学生小声议论)
生3: 前方是外面世界的理想。人对理想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可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前方又是永远的精神栖息地,人最终还是要有一种归属感,归家是永恒的。
师: 我们班最富有思想的男生是谁?请这位同学来谈一下。
(大家笑,七嘴八舌推荐)
生4: 我觉得家就像一个圆,人就是这个圆周上的一个点,人骨子里的野性迫使人们总是想摆脱这个点的束缚,但最终属于自己的还是这个点,摆脱这个点的束缚后,有的人走不远就只能客死他乡,有的人坚持得久些最终还是要回到这个属于他自己的点。家还像一个沙漏的下半部分,当沙子处在下面时,看到上面的空间如此的宽广就特别地向往上面的世界,而当把沙漏倒过来时,却又拼命地往下挤。
师: 谢谢你精彩的发言。家是我们人生的出发点,而前方又时时刻刻召唤着我们,我们总是围绕着家进进出出。有人说这种进进出出不是悲剧吗?这是一种悲剧,但这个悲剧不是悲惨而是悲壮,是崇高。我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佛斯。上帝罚他一次次把滚落山下的巨石推上山顶,西西佛斯在这日复一日悲壮的宿命中,获得挑战荒谬战胜庸常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同样,在“离家”与“出家”的进出之中,你有了精神追求,寻觅着精神家园,你的人生与众不同。我想这个问题课后大家还可以进一步地去思考。
最后我们针对第11、12段中你最欣赏的一点进行评点。请大家把课前写好的点评拿出来。互相交换看看,推荐好的全班来欣赏。
生1: 我的评点是文中最经典的那句“总想到达目的地却又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评语是:“人生就在不断地探索,总是不能满足于现状。”
生2: 我评点的是第11段的第一句话,评语是:“人在家中的时候总想着要离家,在离家后又总想着归家,这也是一种苦吧,选择的同时就必须放弃。”
生3: 我评的是文中引用的怀乡诗。评语是:“大量引用怀乡诗,说明归家是古代现代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生4: 我喜欢的是“那位崔灏……”一句。评语是:“用想像的画面形象地告诉人们: 人无法还家,即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生5: 我喜欢结尾段,越读越觉得有味道,分析一下,一是用了疑问的语气,二是有种具象的味道。所以我的评点是: “用疑问语气、具象手法点题,给人无穷的联想。”
师: 大家都动了脑筋,评点有个性、有特色、有水平。比较而言,你们更喜欢哪几则评点?
(学生纷纷议论,最后认为后三则更好)
师: 我也喜欢后三位同学的评点。对原文理解得透,点评准确、到位。
这节课我们是由照片进入文本,在文本阅读中,首先是抓住作者的核心观点,通过理解核心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我们自己的感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样读文章,我们才受用。
课后作业:总结“摄影散文”的特点,与同学互相推荐阅读一篇你喜爱的“摄影散文”。
下课。
教后思考
这是新入选教科书的文章,充满现代人文气息,老师学生都喜欢,但是教学上有难度,怎样克服难点教出语文味值得探讨。
教学上要抓住三个要点:
一、弄懂文章中几个核心语句,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在此基础上把它与本专题其他讲归家的文章比较,获得对思乡情结的现代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这是一篇摄影文章,反映出现代散文写法上的新趋势: 叙议结合,往往由场景生发开来展开议论,又由议论转入具体的画面场景,词语往往都兼有实指意和某种形而上的虚指含义,充满了浓郁的思辨色彩,这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
怎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采用的办法是: 大处着眼、细部入手,也就是依据专题和板块的内涵,从文本的个性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和步骤。具体地说,就是先从摄影散文的特点入手,梳理文章的基本思路,抓住三个核心观点,多层次多角度地来理解这些观点。其中第一个观点相对浅易,可以一带而过;第二个观点学生都懂,但意思往往不大理解,可以依据上下文找出作者自己的回答;第三个观点是分条概括,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阐释,丰富对原文观点的理解。这样设计结构上由总到分到总,方法指导上涉及信息筛选、关键词理解、分条概括、文意阐发等,具有丰富的阅读实践内容和较高的阅读思维含金量。最后再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评点互相展示、评出优劣,老师相机点拨,生成丰富的课程意义。
本文采用文本研习的教学方式,应该说这种方式是我们老师教学的长项,但是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应该有新的追求。具体到这篇课文里,就是依据专题的内涵,选择有丰富内涵的教学素材,重点突破,让点上的知识辐射到面上,照亮全文,照亮学生的精神。我们不孤立地追求人文性,而是抓住听说读写这些语文本质的东西,让人文精神自然而然地去浸润学生,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真正教出语文味来。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前方(苏教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苏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
高中语文教师的解放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放开(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