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168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泪珠与珍珠(人教版高二必修)
《泪珠与珍珠》
琦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找出文中写了哪些泪珠;了解琦君及其创作。
2、能力目标:反复品味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厚感情,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
3、德育目标:感受泪珠中蕴涵的真、善、美,懂得要爱和感恩这个世界 。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厚感情,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
[教学难点]
品味泪水中包蕴的真、善、美。
[教学构想]
以标题为切入点,以泪珠与珍珠的关系为主线,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作者寄寓在泪珠中的人生感悟。二是较好完成德育目标:感受泪珠中蕴涵的真、善、美,懂得要爱和感恩这个世界 。
[媒体设计]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品味。
2、讨论、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红楼梦》里有一段传说,林黛玉本是仙山上的一珠快要枯死的绛珠仙草,因得到了神瑛侍者贾宝玉用仙水精心的灌溉,终于让它重又存活,但贾宝玉却因为这棵绛珠仙草动了凡心而被贬到了凡间,后来绛珠仙草得了仙水的灵气,投胎转世为林黛玉。于是林黛玉决定一辈子的眼泪来偿还贾宝玉的滴水之恩。所以在整个<<红楼梦>>中我们总能读到一个眼光点点的黛玉形象。在这我们且不管这个传说真实与否,但黛玉以一生的泪水来偿还前世恩情,这种感恩之泪总是可敬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是带着眼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然后在别人的眼泪中结束。
可以肯定的说每个人都曾流过泪。那么,当我们在享受人生种种泪水时,究竟有多少泪水我们能读懂,倘若你真读懂了泪水,你也就读懂了生活。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琦君的<<泪珠与珍珠>>(板书)看一看这一位作家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泪珠?
(二)、作者简介
(多媒体)琦君,“台湾文坛闪亮的星星”,是一位在许多方面与冰心相似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多写青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善于用极为清新安静的文字表达内心的波涛汹涌,阐释很深的人生哲学。文章语言清丽优美,情感表达细腻真率,被人称为“在不大的题材领域开掘出了一口深井”。
(三)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这篇文章,读完后我们来找找,文中写了几个有关泪的例子,这些例子又可分为几类?
1、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找文章中一共引用了几则写泪的例子?
请学生起来找
一共写10则材料。
哪我再请一个同学来归纳一下这10个例子又可以把它分为几类?
师梳理课文:首先看一至四段,作者写了哪些“书中泪”
①《小妇人》马区夫人:“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意在说明人随着阅历的增加会对人生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但作者当时对这句话理不理解呢?不理解只是喜欢句子本身的美。
②随后又看了冰心的散文: “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这时作者心中多了一层领悟。
③接着看第三段由“不知愁的少女,最喜欢的总是写泪与愁的诗”,从而引出白居易《啄木曲》:“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鬟霜,知君销不得。” 这首诗的语言深深吸引作者,但是当时她对诗中的意义理解吗?不理解。于是老师提示说杜甫《新安吏》读起来会更深刻沉痛。在这儿这们老师是根据这两首诗的内容来提示的。白居易的诗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泪,而杜甫的《新安吏》:“奠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讲的是有旅客在去新安的路上走过,看到有人在抓壮丁,由于连年征兵已无成年的壮丁了,于是就抓了未成年的孩子。看着孩子被带着父母亲人们只能在路边哭泣,旅客只好安慰他们说:把你们的眼泪收起吧,眼泪哭干了会露出骨头,即使这样天地都不能改变这种悲惨的安排!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忧思以及对人民的同情,所以杜甫这种对民众流的泪远远比白居易写所的个人相思之泪更深刻。
但此时作者能不能体会这种老泪横流的哀伤呢?“我”也只是从生理层面上有所认识,并不能深刻体会其沉痛的感情,所以老师不无遗憾地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问:这几种泪是不是作者亲身经历后体会到的眼泪?不是,而是从书中得到的,所以我们把他们归纳为“书中泪”(板书)
其实这几个只是文章的引文,他们的作用就是为下文作一个铺垫,同学们看看几个例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层层递进,写出作者对泪水由浅入深的理解。由这种书中的表面的认识,作者开始去体验人生的哀痛了。
㈡“思乡泪”
那同学们再找找第四个例子在哪?再看第五个例子?
好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5—6小节。
注意:“返乡探亲”这几个字,这时流下的应是一种什么样的泪?“思乡泪”(板书)
问:同学们有没有体会过这种思乡泪呢?
远的不说,同学们回忆一下才开始读高一的时候,来自各个县的同学,每到周未的时候市区的同学都回家了,或有同学的父母来看望时,你一个人独零零的守着空荡荡的宿舍,对着空床,听着自已的心跳声。这时你心里是否会想起在家和妈妈一起看电视的日子,是否会想起和妈妈一起逛街一起有说有笑的时刻,你是否会想起妈妈在你临行前为你做的那顿饭,而当你遇到生病的时候你是否更会想起有妈妈陪伴的日子?同学们想想你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吧?你们是否体验过这样的时刻,好现在我就请一个同学来说说看。
同学们想想我们离开家才短短的几百公里,或几十公里,就能让我们偿到刻骨铭心的思乡之痛。那同学们再想想那远在台湾,隔着一个海峡,隔着几千里几万里的游子们,此时他们会如何的思念家乡呢?再加上国民党才逃到台湾时,禁止两地互通任何消息,有些人一去就是几十年从此和家人断绝了联系,想家想亲人,却无力回去,这种浓浓的思乡情只能一天一天的积累起来,而且在中国人心里有一种浓重的乡士意识,故乡就是家,就是根所在的地方,终于等到了可以回家,回故乡的时候,同学们想想那种相见时的情景会怎样?同学们记不记得以前回过一首:
展开全文阅读
贺之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是不是会有一种相似的情景
曾经年少的自已离家几十年后回来,已物是人非,乡音虽未改,可容颜已苍老,儿时的友伴也两鬓斑白,家园荒芜,连父母的坟墓都难寻。此时若能和亲要相见那将是老泪横泪,肝肠欲断的场面。(打图片)但是,即使老泪横泪毕竟也能落叶归根,而有些外子,一生漂泊他乡,最终只能克死异乡,连老泪横流也不可得。这岂不是更悲哀?而作者文中的这种思乡泪代表了一大批海外游子的心声。
(三)“母子泪”)
在经历了思乡泪的痛楚之后,我们来看看作者为人父母后会流下怎样的累。师读7-9(打图片)
问:同学们如何理解,孩子是母亲眼中的一粒沙子?
注意文中“冥顽不灵”,怎样理解?父母对孩子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每个孩子都是母亲掌心里的宝,可是养育孩子的过程却又是坚辛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让母亲伤心的事,孩子生病,孩子不听话了,孩子和人打架了,孩子考试没考好了,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母亲将要一步步去品尝的。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母亲只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只有等到有一天这粒沙子终于让泪水冲掉,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时,母亲的眼泪才会停止。
(四)“奋斗泪”
齐读第10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泪水?
注意关健词“奋斗的历程”在这作者认为经历了奋斗的泪水其实那就是珍珠。所以这是一种奋斗之泪。(打图片)
看这幅图片,中国女排十七年后再次重返冠军的宝座,当他们流下幸福的泪水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十七年他们为之奋斗所负出的泪水。
同学们你们一步一步向高三的终点迈进,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也有流过泪呢?
奋斗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其中一定会有坎坷,而且奋斗的结果也许会让我们流伤心的泪,也许会有幸福的泪。但不管怎样在奋斗中流出的泪水就如珍珠一起明亮。这是奋斗的结晶。
(五)“慈悲泪”
问:(先打图片)看到这幅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心中有没有一种怜悯之情,心里是否会有一丝的震痛?是否曾为之流过泪,同学们别小看这一点点的怜悯之泪,当他扩大时就会形成慈悲之泪,会开始为别人担心为别人而难过了。
再看(再打图片),同学们知道不知道这是谁?可能很多同学不知道。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却曾在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她就是特丽莎修女,那么为什么会把这个奖颂给他呢?特丽莎修女1910年出生于南斯拉夫,1928年参加爱尔兰洛雷托修院,18岁时同年被派往印度,在一所教会学校任教近20年。在教会她得是一种贵族氏的生活,但后来她离开了修道院,深入到贫民区去服侍那些贫穷中最贫穷的人。先是在贫民区办了一所学校,后来她又创办了仁爱修会。年复一年,她救助了4万多名被遗弃街头的人。她的事业在壮大,她创建的组织已经有4亿多资产。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拒绝参加为获奖者举行的宴会,而呼吁把宴会的钱捐给贫民。她依然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直至去世前,已逾80高龄的她仍与其他修女一起睡在地板上,只有两套换洗的棉质修女服,自己洗衣洗餐具,每日与普通修女一样从事繁重而琐碎的各类劳动…… 特丽莎修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典范,她的最大特点是,尊重生命,她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无论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她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她的行为,就是善。是一种为大众而做的慈悲之心。
(六)感恩泪
问:同学们有没有经历过这种感恩的泪?我们班知道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
当你看着父母为你端上生日蜡烛?当你看到父母亲在蜡烛照亮下的白发?你是否对他们说过一声谢谢?当你病中醒来看到满脸憔悴而又忧心忡忡的母亲时,你此时此刻你是否也曾流过感恩的泪?
我的生日是和我母亲同一天,所以我从来不必刻意记住母亲的生日,只是习惯了每个生日到来之时母亲的礼物和问候,同时也会条件式的回应一声“妈妈生日快乐”。直到我到大四那年,宿舍里闲聊中谈起,有个女生就说:她姐姐告诉她,我们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在我们迎来新生命的时候正是母亲最苦难的时候。于是她就问我们有没有送过礼物给母亲。她说当她姐姐出国留学后打电话回来祝母亲生日快乐时,她母亲拿着电话的手居然颤抖,另一只手捂着嘴在哭。是啊,我们一个轻意的举动会让我们的母亲欢喜而流泪。这难道不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母子泪的一个表现吗?当我们心怀感恩时,我们的母亲眼中的沙子也会慢慢的流出来的。
好现在我就请一个同学来谈谈他经历过的,或看到,听到过的感恩故事?
同学们我们学语文并不仅仅是学会读书识字,更多的是要从语文中学到作人的道理,当我们知道如何孝敬父母,这就是一种感恩之情,当这种感恩这情扩大到社会时,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关心了。
4、同学们刚刚我们讲了这么多眼泪,那我们可不可以把它们的顺序颠倒来写呢?
明确:不可以。这些眼泪的顺序安排有作者的深意。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小我的泪,大我的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
星空的眼泪(佛说星星的来历)
佛说:星星是我掉的眼泪,
弟子问:你既然超脱了,何来情欲,没有情欲,何来眼泪
佛说:没有星星,天空会怎么样
弟子回答:黑暗
佛说: 不仅仅是黑暗,还有凄凉,弟子,你会为什么掉泪?
弟子:为我最心爱的人
佛说:这就是你的眼泪为何成不了星星的缘故
弟子悟到了,沉思了
然后说:我的眼泪只是为了照亮我最爱的人,所以她的光芒只像萤火虫,很快消失。而你的眼泪为了照亮那些深夜苦苦寻路的人,所以你的泪是天上的星星,一到了最需要的时候总是闪光
是一种神圣的、幸福的泪。
佛笑了。。。。。。
明确:思乡泪,母子泪,奋斗泪都是在为自已而流,而 “观音流泪”的这幅画和基督徒的感恩之泪,已远远超过了人间个人亲情,是一种普天之爱,至高无上的泪水。同时作者对人生的领悟达到了最高境界,主题也随着升华了。
四、文章题目为“泪珠与珍珠”,可文中很少谈到“珍珠”,那“泪珠”与“珍珠”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你是怎样认识的? 文章在哪点出了珍珠和泪珠的关系?
明确:作者是巧妙地通过阿拉伯故事把二者联系起来的。(板书)
思乡泪、 思乡心(是一种饱经忧患的哀痛之情)
母子泪、 慈母心(母子泪需有一颗慈母心,是无私的付出,当儿女们长大后你们的所有成就,就是母亲眼泪所变成的珍珠)
奋斗泪、 坚韧心(奋斗是一个坚难而漫长的历程,需要人们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奋斗固然坚辛,可是那甜美的收获却好一粒粒的珍珠那明亮)
慈悲泪、 慈悲心
感恩泪、 感恩心(观音泪以及基督教徒的感激之泪并非为自我而流,而是为仁爱而流,为大众而流,为真诚而流,所以,它有如珍珠一样的珍贵。)
所以“泪珠”与“珍珠”二者的关系实际上应该是:“饱经忧患的哀痛”、“对子女的关爱”、 “奋斗的艰辛” 以及“慈悲”、“感恩”之心等等经历和情感,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都是珍贵的、值得珍视的东西,就如珍珠一样。琦君这位饱经人世沧桑的智慧老人,在回首走过的人生路时,慢慢弯腰捡起很多人熟视无睹的“泪珠”,以一颗温存的心,一支细腻柔婉的笔,向我们慢慢倾吐着自己的人生感悟:当泪珠浸透着人间的真,善,美时,它就是珍珠。用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有爱的泪珠,就是珍珠。
问:作者在文中写了那么多的泪珠?假如把这些眼泪比做珍珠,那么贯穿起这些大大小小珍珠的线,也就是主旨句是什么?它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几次的出现是不是简单的重复? (多媒体)
明确: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板书)
问:这句话出现了几次?
明确:三次
① 引入话题,虽然喜爱,但并不真正理解
② 再次谈及,贯穿全文,说明战胜苦难与忧患的韧性与意志 (文章在此把泪珠和珍珠融在一起,来说说明战胜苦难与忧患的韧性与意志就能收获珍珠)
③ 与开头相呼应,更深切的体会到我们应感恩这个世界。
作者就是用这根线,将这些闪光的珍珠串在了一起,使整篇文章形神而神聚,同时为我们讲述了人世间存在的泪珠与珍珠的故事。
五、延伸
同学们请看这组画面:
2004年9月1日 早上10点: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恐怖分子进攻并占领了北奥塞梯市第一中学,将参加开学典礼的约1200名师生和家长扣作人质。恐怖分子在进攻时与警察发生交火。
同学们看到这一组组画面你会有什么感受?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的?
当我看完这些图片的时候,才发觉文字是那么空白,那么空虚。
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冷漠,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够因为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而抹杀我们应该有的感恩慈悲之心。慈悲之情应该是一种源于内心的爱,善,与正直。当你把爱善施与世界上应该施与的人的时候,这才是慈悲,这时候,你的泪珠就是珍珠。这个时候世界才会充满真善美的眼泪。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泪珠与珍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成功》教学实录
下一篇:
美腿与丑腿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