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331  
标签:教师随笔
高中语文第三册基础知识梳理(教师中心稿)


南昌十九中 

现代文

一、词语积累:

夙兴夜寐 信誓旦旦 袍泽 伶俜 葳蕤 玳瑁 踯躅 

千里迢迢 纤细 

大抵 长歌当哭 菲薄 桀骜 租赁 噩耗 缘由 攒射 绯红 干练 殒身不恤 

椽子 落蕊 落寞 廿四桥 

一溜(liù) 圆寂 坍弛 朔风 歆羡 蹊跷 不远万里 

风餐露宿 纯属多余 辩驳 偌大 

颔首 老泪纵横 庐墓 冥顽不灵 花瓣 分泌 芸芸众生 

虔诚 

日见其好 蒸蒸日上 执迷 勒令 降格以求 行市 心悦诚服 编纂 数见不鲜 朝三暮四 万姓胪欢 发祥 绕弯子 

直截了当 了然于心 国粹 莫名(明)其妙 

高风亮节 德高望重 遗世寂居 姑置勿论 怪癖 传诵 样板 恬退 蓬蒿 天真罄露 求援 用世 恬淡 

名列前茅 佼佼者 才华卓著 至善至美 上溯 琐碎 粗鄙 奔(bèn)向 解剖(pōu) 泰然自若 游刃有余 愤世嫉俗 

熠熠发光 有目共睹 鼎鼎大名 睿智 

分野 谈吐 瑕疵 际遇 怏怏不乐 大煞风景 格格不入 

吹毛求疵 根深蒂固 夸大其词 体无完肤 饱经世故 畸形 行迹 郁郁寡欢 自得其乐 在可遏制 飓风 濒临 俯瞰 

流转 

二. 常见常用字形的分辨。

隧 (隧洞)  萧  (萧条)    惘(迷惘)     猝  (猝然)  

燧 (钻燧)  萧  (笙箫)    罔(欺罔)      淬  (淬火)

邃 (深邃)   

遂 (毛遂)

溶 (溶解)   嘶 (嘶哑)   缥 (缥缈)      廓 (轮廓)

熔 (熔炼)   厮 (厮杀)   飘 (飘渺)      廊 (长廊) 

撕 (撕毁)               

            澌 (澌灭) 

沌(混沌)       悠(悠闲)          折(折腾)     

炖 (炖肉)      悠 (悠忽)         拆 (拆卸)

钝 (刀钝)      攸 (生死攸关)     柝(击柝)

聘 (聘请)      溯(回溯)        漫 (漫谈)  

骋(驰骋)       搠(搠到)        谩(谩骂)  

俜(伶俜)     朔 (朔风) 

筹(筹措)     溢(溢美)   

畴(平畴)     谥 (谥号)  

          缢(自缢)

祥(发祥)   惶(惊惶)   琐(琐屑)   挚(恳挚)

祥(瑞祥)   遑(遑论)   锁(锁国)   贽(贽见)

繁(繁杂)   谛(真谛)   靡(靡费)   孽(罪孽)

烦(厌烦)   缔(缔造)   糜(糜烂)   蘖(萌蘖)

                         麾(麾下)

磕(磕碰)   纂(编纂)   粹(国粹)   裨(裨补)

溘(溘然)   篡(篡夺)   碎(粉碎)   俾(俾使)

拥(蜂拥)       姣(姣好)       儒(儒学)   

踊(踊跃)         皎(皎洁)       糯(糯米)

三.词语辨析

1.暴发•爆发

    原句:略

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暴发户”“山洪暴发”“不能用后者,”“火山爆发”“爆发革命”以及“爆发力”不能用前者。

2.混混沌沌•浑浑噩噩

    原句: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夏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的过去。《故都的秋》


展开全文阅读
    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浑浑噩噩:混沌无知的样子。

3.萧索•萧条

    原句:足见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怨,严厉,萧索的感触来。《故都的秋》

    萧索:缺乏生气,不热闹。如“仓皇的天底下,横着几条萧索的乡村“。萧条;形容经济衰微,也形容景象的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4.刻不容缓•迫不及待

    两个成语都形容十分紧迫,但有区别,”刻不容缓”是一分一秒也不允许拖延的意思,多形容情势紧迫。“迫不及待”是急迫的不能等待的意思,多形容心情急迫。

5.嗜好•癖好

    原句: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殊的嗜好和爱情的任务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钞票了,而且是国的。《灯下漫笔》

嗜好:指习惯性的偏爱,因为有偏爱,所以用贬义。

6.数见不鲜•数不胜数

    原句: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灯下漫笔》

数见不鲜:指经常看见,不再新奇,偏重次数。数不胜数:形容很多,数不过来,偏重个数。

7遏制•遏止

    原句: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一种感情。〈《我为什么而活者》〉

遏制,着重在控制;遏止,意在阻止。

8否则

   “否则”等于“如果不这样,那么”,后面不能再出现假设的情况,直接跟结果。

9反而

   “反而”是语气副词,它表示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跟所预料的或按常青在某前提下应出现的情况或现象相反,“反而”可用在单句中,但更常用在复句中。例如:有些演员唱歌、演奏必伴之摇摆、扭*股的动作,以为可以赢得观众,谁知不但没有博得喝彩声,反而引起了多数观众的议论和指责。

10.不免•难免

    两者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不如意的结果。两词常换用。“不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副词,一般做后一小句的状语。“老栓见了这样子,不免皱了皱展开的眉心”。“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可以跟否定词,意思不变,如“一个人难免不犯错误”,另外,“难免”是形容词,除作状语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如“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占一点农田是难免的”。

    另:“未免”与“难免”意义是不同。“未免”指人对过分的事情不以为然,委婉地给以否定的评价。如“这样说,未免太简单了”。

四.词语解释

1.寥落:稀少。

2.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亢高歌,这里指     写文章。当,当作。

3.桀骜:形容性情倔强。桀,不顺从。

4.喋血:流血满地。喋:流出来的样子。

5.浸泽:浸润,渗透。

6.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殒:死亡。恤:顾虑。

7.落寞:冷漠,寂寞。

8.秋士: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9.歆羡:羡慕。

10.蹊跷:奇怪可疑。

11.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艰苦。

12.芸芸众生:拂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13.心悦诚服:诚心诚意的服从或佩服。

14.累赘:使人感到多余的麻烦。

15.数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多奇。

16.万姓胪欢:万众欢呼。万姓,老百姓。胪欢,欢心鼓舞。

17.编纂:对有关资料进行编辑整理。

18.直截了当:形容做事说话不绕弯子。

19.厘定:整理规定。

20.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21.恬淡:淡泊不追求名利。

22.怪僻:古怪的,与众不同的癖好。

23.名列前茅:前茅,指古代军队前哨斥候为通报后军而 举 的前茅。

24.熠熠发光:形容闪闪发光。

25.泰然自若:形容镇定不在意的样子。

26.愤世嫉俗:对不合理的社会和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27.触目皆是:视线接触到目光所及都是这样。

28.佼佼:胜过一般水平的。佼,美好。 

29.睿智:英明有远见。

30.游刃有余:比喻做事熟练,解决事情轻松利落。

31.瑕疵:指玉的疵病:比喻微小的缺点,后泛指一切缺点。

32.大煞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欢快的场合使人扫兴。

33.怜悯:对遭遇不辛的人表示同情。

34.吹毛求疵:有意抓住别人的小过失。

35.怏怏不乐:失望而很不快乐。

36.根深蒂固:已变成性格的中心,难于或不能改变,减少或消灭。

37.夸大其词:说或写过头的话。

38.怨天尤人:抱怨天埋怨人。指不如意的事一味的归咎于客观。

39.郁郁寡欢:指不愉快,心中憋气。

40.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文言文 

五.通假字

1.《诗经》

于嗟鸠兮     于,通“吁”。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

说怿女美     说,通“悦”     女,通“汝”

2.《离骚》

来吾道夫先路也      道,通“导 ”

3.《孔雀东南飞》

箱帘六     帘,通“奁”。 

蒲七十苇纫如丝        纫,通“韧”

4.《梦游天母吟留别》 

列缺霹雳       列,通“裂”

5.《诗七首》

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

6.《六国论》

暴霜露      暴,通“曝”冒着。

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

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如果。

7.《游褒禅山记》

长乐王回深斧   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8.《石钟山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

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

9.《项脊轩志》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你的。

10.《五人墓碑记》

亦曷故哉  曷,通“何”什么。

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通“资”,资财,钱。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通“又”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缙,通“晋”,插。    

11.《登泰山记》

须臾成五采  采,通‘彩’彩色。

多平方,少圜  圜,通“圆”。

六.古今异义

1.送子涉淇.

古义:你。

今义:孩子

2.泣涕涟涟

古义:泪

今义:鼻涕。

3.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荒唐 

今义:水大的样子。

4.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做主张。

今义:不受约束。

5.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怜悯。

6.感君区区怀


展开余文
古义:真情挚意。

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7.渠会永无缘

古义:他

今义:水道。

8.便利此月内

古义:吉利

今义:方便。

9.叶叶相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水陆运输的总称。

10.老大徒伤悲

古义:年龄大了。 

今义:排行第一。

11.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容貌。 

今义:色彩。

12.又非蠢蠢求前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古义:智慧、力量,是偏意的复词,强调智。

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并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13.率赂秦耶

古义:一概,全部。 

今义:①率领;②不慎重。

14至.于颠覆

古义:终究,到…结局。 

今义:常用作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15.其实百倍

古义:那时间情况。 

今义:实际上。

16.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父辈。 

今义:指父亲的父亲。

17.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表示一次又一次。

18.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为一个词,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19.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2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古代分数的表示法为母数、子数连用,中间不用“分”和“之”。 

今义:数词,基数词。

2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22.至于幽暗混或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 

今义:①表示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起一事。

2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古义:“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缘故”。 

今义:常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4.于是余是叹焉

古义:“于”,介词,译为“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 

今义:合用为连词。

2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

古义:推究。 

今义:一般用于名词“原则”,副词“原来”等。

所以:

古义:由代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的原因”。

今义:一般用于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26.抑本其成败之迹

古义:或者。 

今义:常用于动词“抑制”等。

27.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古义:到…去。 

今义:时候,舒服

28空中而多窍

古义:中间是空的。 

今义:指“天空中”。

29.与向之噌吰这相应

古义:先前。 

今义:方向,相对。

30.先大母

古义:去世的。 

今义:常指在前边,与“后”相对。

31.而母立于兹

故意:你。 

今义:常作连词。

32过余:古义:我。

今义:常指多余的,剩下的。

33.来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常指回来。

34.凡再变矣

古义:两次。

今义:常作“又”讲。

35.往往

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36.比去

古义:及,等到。 

今义:比较。

37.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古义:品行。 

今义:举动。

38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故义:心腹之人。 

今义:个人和个人之间的或属于个人或以个人身份从事的,非公家的。

39.吴之民方痛心焉

古义:痛恨。 

今义:极端伤心。

40.断头置城上

古义:城墙。 

今义:城市。

41.素不闻诗书之训

古义:《诗经》《书经》。

今义:泛指诗歌等书籍。

42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古义:不一般的,此之篡夺帝位。 

今义:十分,极。

43.令五人这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古义:头颅与脖颈。 

今义: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44.颜色不少变

古义:脸色。 

今义:颜料或染料及其他。

45.至于泰安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46.多平方,少圜

古义:平正方直。 

今义:指数是2的乘方或平方米。

七、常见实词归类

1.《<诗经>三首》

      士也罔极(无,没有。)

罔    罔罪尔众(不要,不可。)

      欺罔视听(欺骗,蒙蔽。

      夙夜忧叹 (日。)          

夙    夙兴夜寐(早。)

      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

                                      

 2.《孔雀东南飞《并序》》

      大人故嫌迟(总是,老是。)  

      知是故人来(老朋友,此处指原配丈夫。)  

故    故作不良计(故意,有意地。) 

      君何以与项伯有故(旧交情,老交情。)           

                               

      处分适兄意(适合,依照。) 

      始适还家门(出嫁)  

适    适得府君书(刚才。)

      适彼乐土(往,到。)

   

      多谢后世人(劝告,劝诫。)

 谢   谢家来贵门(辞别。)

      阿母谢媒人(谢绝,拒绝。)

3.《梦游天姥吟留别》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拔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选取。) 

      项庄拔剑起舞(抽出。)  

      熊咆龙吟殷岩泉(yǐn,动词,震动。)

殷    殷红的花朵(yān)  

      期望甚殷(yīn,深厚。)

      民殷国富(yīn,富足,富裕。)

         

                                                                                                    

  4.《琵琶行(并序)》

     别有幽愁暗恨生(深沉。)

幽   幽咽泉流冰下难(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清幽幽的。)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暗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昏暗。)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5.《词七首》

      早生华发(huá,形容词,花白。)。)

      春华秋实(huā,动词,开花。,  )

华    光华夺目(huá,光彩,光辉。) 

      朴实无华(huá,文采,外表的修饰。)

      暮色渐起(jiàn,副词,慢慢地) 

      黄昏清角吹寒(jiàn动词,渐进逐步进人。

渐    防微杜渐(jiàn名词,苗头,事物发展的开端。)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jiān,浸湿,溅湿。)

   

 6.《六国论》

暴    暴霜露(暴露,动词,读pù。)

      暴秦之欲无厌(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b ào。)    


展开余文
                        

犹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像,好像,动词)

      良将犹在(还,副词。)

终    终继五国迁灭(终于,副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始   始速祸焉(才,副词。)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起初。) 

    

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如果,连词。)

     并力西向(对着,这里有"对付"的意思,动词。)

      

欲   则秦之所大欲(想,想要,动词。) 

     暴秦之欲无厌(欲望,名词)             

非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错误,不对。)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

当与秦相较(互相。)         

相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译为"我"或"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n宰相,辅佐君主的大臣。)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形状。)

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

     势其势弱于秦(实力。)

      

 7.《游褒禅山记》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通"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观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名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动词。)

谬   盖音谬也(错误,形容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动词。)

                        

常   非常之观(平常,寻常,形容词。) 

     常在于险远(常常,副词。)  

名   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明,名词用作动词。)

得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助动词。)

     往往有得(心得,收获,名词。)

     此言得之(对,说得对,动词。)

     较秦之所得(得到、获得,动词。)

8.《伶官传序》

归   皆背晋以归梁(动词,归附、依附。)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动词,返回。)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动词,归还。)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动词,返回。)

   

易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形容词,容易。)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形容词,轻易。)

     以乱易整,不武(动词,替代。)

     天下事有难易乎(形容词,容易。)

    

告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动词,祭告。)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动词,告诉、告知。)

     告惧其不已,告之于帝(动词,上报、报告。)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动词,祭告、祷告。)

     自告奋勇(动词,表明。)

   

盛    盛衰之理(形容词,兴盛。)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形容词,兴旺、昂扬。)

      方其盛也(形容词,强盛、兴盛。)

      盛以锦囊(动词,装。)

      山寺桃花始盛开(形容词,繁盛。)

      与尔三矢(动词,给。)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动词,给。)

与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与……交好、亲附、亲近。)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介词,为、替。)

      与战胜而得者(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介词。)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连词。和。)

9.《石钟山记》

      微风鼓浪(动词,振动。)

鼓    噌眩如钟鼓不绝(名词,一种打击乐器。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动词,击鼓。)

莫  至莫夜月明(名词,通"暮",晚。)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副词,不)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副词,不要。)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不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人。)

殆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形容词,危险。)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副词,大概,恐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怠",懈怠。)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副词,几乎,近于。)

10.《项脊轩志》

 

稍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公家给的粮食。)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稍微。)    

 

制    其制稍异于前(形式,规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

      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

书    借书满架(书,书籍,名词。)

      或凭几学书(字,文字,名词。)

11.《五人墓碑记》

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

      而大声发于水上(发出、发生。)

      发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发射、射出。)

      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出发。)

      发间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征发、征调。).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开花。)

私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自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向。)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私下里,偷偷地。) 

                                 

堪    众不能堪(忍受。)

      不堪设想(可,能。)

卒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士兵。) 

卒买五人之腽而函之,卒与尸合(最终。) 

      五万兵难卒合(通"猝",仓促,短暂。)

                         

旌    以旌其所为(表彰。)

      旌旗蔽日(名词,旗帜。)

徒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一类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白白地。)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只不过。)

12.《登泰山记》

      自京师乘风雪(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俱乘高台(登,升。)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shèng,量词。)

乘    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shèng,四。)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坐车,坐上战车。)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战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           

           

阴    其阴,济水东流(山北。) 

      阴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天。)

      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暗中。))

                                             

视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看。)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起。)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看待。) 

                     

阳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山南。)

      阳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温暖一

      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表面上,假装。)

   

13.《病梅馆记》    '

使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让。)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指使。)

     使人皆得以隶使之(役使。)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使",派。)

 

穷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尽。)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完结,终了。)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穷根究底(追究。)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得志。)

      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解开)

解    后虽经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解释。)

      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明白,懂得。)

      太后之色少解(缓和。)

                                                 

厉    甘受诟厉(辱骂。)  

      坚甲厉兵以备难(磨,通"砺"。) 

      以厉三军(鼓励,通"励"。) 

      声色甚厉(严肃,严厉。)

        

绳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约束,动词。) 

      王道有绳(标准,法则。)

      木直中绳(木工用l于取直的墨线。)  

                                      

八.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鸷鸟之不群兮(合群)

事事四五通(每试穿一件衣服。)仕宦于台阁(任官职)

云青青兮欲雨(yù下雨)

虎鼓瑟兮鸾回车(弹奏)

个以赠之(作诗。)

谁令骑马客京华(做客)

辇来于秦(古代的一种人拉的车,名词。带宾语,做动词。)

以的事秦(名词带宾语,作动词,侍奉。) 

以事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礼"带宾语"天下之奇才"用作动词;礼遇。)

义不赂秦(名词,活做动词,为"坚守正义。)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带补语"于其址",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以故其名之曰(代词"之"一般不用名词修饰。名,用在代词之前,用作:命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者"的前面一般不用名词修饰。名,用在代词"之"前,作动词用:指名,指其本名。)

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根源,活作动词,推究。)

微风鼓浪(名词:"鼓"带宾语,作动词。)

乳二世(喂奶。)

执此以朝(上朝)

又去北向(朝北)

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建坟墓。)

其疾病而死(换病)

以旌其所为(表扬。)

买五人之?而函之(用匣子装)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照)

日上(上,升起来。)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之以天下之梅也(束缚)

而江浙之梅皆病(患病)

(2)名词作状语

旱削县割("日""月":分别作"削…'割"的状语,表时间、动作的持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仓皇东出(方位词"东"作"出"的状语,向前。)

负而前驱(方位词""作"驱"的状语,向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名词"舟"作"行"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坐船。)

事不旱见耳闻(名词"目""耳"分别作"见""闻"的状语,表  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眼睛用耳      朵;亲眼,亲耳。)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名词"夜"作"泊"的  状语。)

前辟四窗(从前面。)

雨泽下注(向下。)

使不上漏(从上。)

内外多置小门(在内外。)

东犬西吠(向西。)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

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奴隶一样。)

汶水西流(向西。)

济水东流(向东。)

昼夜勤作息(白天黑夜。)

手巾掩口啼(用手巾。)

左顾凌鲜卑(向左。)

古来万事东流水(向东)

訇然中开(从中间。)

中原北望气如山(向北。)

赢得仓皇北顾(向北。)

2.形容词活用

始速涡焉(形容词带宾语,活用作动词,招致。)

不能独完(完好,此处活用作动词: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尽头,此处活用作动词:干到底。)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受否定副词"不"与助动词"能"  修饰,用作动词:走到头。)

火尚足以明也("明"受副词"尚"和"足"修饰,用作动词:  照明。)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带宾语"夫游之  乐",用作动词:尽情享受。)

乱者四应(形容词"乱"作动词: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兴:

亡,动词用作使动:使……亡。)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形容词用作动词:弄错。)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形容词作  "于"的宾语,活用为名词:细小的事情。智勇:形容词作主  语,活用为名词:有谋有勇的人物。)

不能容于远近(远处,近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亦以明死生之大(明:表明,形容词用作动词。大:重大意 义.形容词用作名词。)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表率,形容词用作名词。)

明烛天南(光明,光亮,形容词用作名词。)

山多石,少土(多:多有。少:少有。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

斫其正(正的枝条,形容词用作名词。)

删其密(密的枝条,形容词用作名词。)

锄其直(直的枝条,形容词用作名词。)

必复之全之(保全,形容词用作动词。)

穷卜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尽,用完,形容词活用作  动词。)

3.动词活用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而告以成功(作介词"以"的宾语,动词活用作名词。)

虽大风浪不能呜也("呜"后面省略宾语"之"--"钟磬"。  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呜。)

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屈身,动词使动用法)

扶而仆之(使……仆,使……倒下,动词使动用法。)

则其至又加少矣(活用作名词,译为"到的人"。)

既泣之三日(为动用法,为……哭泣。)

4.使动用法

足以荣汝身(使……荣耀。)

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惊,使……惊动。)

艰难苦恨繁霜鬓.(使……增多。) 

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九、特殊旬式

1.判断句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也"表判断。)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也"表判断。)

  ④今所谓慧空禅院,褒之庐冢也("……也"表判断。)

  ⑤此三者,吾遗恨也("……者……也"表判断。)

  ⑥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 表判断。)

  ⑦噌眩者,周景王之无射也("……者,……也"表判断。)

  ⑧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⑨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⑩斯固百世之遇也。此东海也。贤士大夫者,同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2.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②有碑仆(于)道

  ③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④还矢(于)先王

  ⑤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⑦(妪)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⑧断头置(于)城上

  ⑨谁为(之)哀者?

  ⑩激昂(于)大义

  ⑩待圣人之出而投缳(于)道路

3.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③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④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⑤得双石于潭上

  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⑦然余居于此

  ⑧鸡栖于厅

  ⑨而母立于兹

  ⑩室西连于中闺

  ⑩其制稍异于前

  ⑩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⑩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⑩忠义暴于朝廷

  ⑩荣于身后

  ⑩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⑩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⑩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定语后置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铿然有声"是中心词"石"的后置定  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的)

  ②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③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3)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句中,否定副词"不"后面的代词  "余"作"欺"的宾语,前置。)

  ②余是以记之

4.被动旬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示被动。)

②洎牧以谗诛(主语"牧"是被动者,成为意念上的被动。)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

④为天下笑("为"表被动。)

⑤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表被动。)

⑥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⑦不能容于远近

十、常见虚词用法

    谨拜表以闻(用法同"而",表示承接关系。)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是以,即"以是",因此。)

以  臣俱以表闻(用,介词。)

以愚触罪,谪潇水上(介词,由于)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与"无"连用,意为"没有用 

来……的办法"。)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用。)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凭。)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介词,因为)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助词,表被动。)

于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东流人于潇水(到。)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和。)

        

    河汉清且浅(又。)

且  父母且不顾(尚且。)

    且年且九十(将近,将要。)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句首,表示换个角度议论。) 

    ①移船相近邀相见②及时相遣归(副词,表示一方对另

一方的动作。)

相  执手相看泪眼(副词,表示双方动作。)

    无物以相之(动词,帮助。)

    儿已薄禄相(名词,命相。)

    

      飞鸟相与还(结伴。)

相与  相与为一  (相互接交,相互联合。)

      相与目笑之(相互示意。)

      疑义相与析(共同,一起)

十一、文学知识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儒家列为经典之一。《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 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中国屈原。"楚辞":一种诗歌样式,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 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楚辞》:书中主要收集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 歌。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3.乐府:原指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为"乐府"或"乐府诗",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 乐府"。乐府的艺术特色:①叙事性强。②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样式多样。④不少作品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4.《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首句作题目。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干金"。

5.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号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 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代表作有《白马篇》等。

6.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后人称之为"诗仙"。

7.自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是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白氏长庆集》。代表作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 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还有《卖炭翁》(七言古诗)、《钱塘湖春行》(七律)。

8.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人。名篇有《鸟呜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七绝)、《观 猎》(五律)。"昧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

9.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曾官至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著有《杜工部诗集》。其作品显 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世称他为 "诗圣"。"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刘禹锡:字梦得,中唐诗人。选人中学课本的作品有《陋室铭》《石头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有《李义山诗集》,代表作《无题》《贾生》《夜雨寄北《锦瑟》。12.李煜:史称南唐后主,代表作《虞美人》《相见欢》《浪淘 沙令》。

13.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名篇有《雨霖铃《八声甘州》。

14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15.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16.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17.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诗作《关山月》《书愤》《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世传诵,《诉衷情》《钗头凰》是很有艺术特色的词。著有《剑南诗稿》。

18.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蜡。小说有《沉沦 》《 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散文《故都的秋》。

19.巴金,现代著名著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灭亡》,中篇小说《寒夜》《爱请三部曲》《雾》《电》《雨》,《激流部曲》《家》《春》《秋》。1982年获得"但丁文学奖"。

20.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和代表作家,著名的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21.屠格捏夫,俄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猎人笔记》

22,字名允,别号老泉,北宋文学家。著有《嘉佑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23.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仙,官达宰相,封荆国公,溢号文,世称王文公,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24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瓮,六一居士,溢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糜文风。六一诗话对以后的诗歌理论有很大的影响。

25.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称震川先生,是名代著名的古文家。著有震川文集。

26.张溥,字如天,明代文学家,天启年间组织应社,崇桢初年,又复创社从事文学和政治活动。《五人墓碑记》选自他的《七录斋集》。

27姚鼐,字姬传,一字梦古,,人称惜抱先生,清代桐城派古文家。著有《惜抱轩文集》,《登泰山记》。

28.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著有《龚自珍全集》,已亥年间在辞官途中写了315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

标签:教师随笔 高中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第三册第五、六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必修)
下一篇: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